980*100
980*60
980*60
980*60
您当前的位置 :金东新闻网 > 身边榜样 正文
记赤松镇黄泥垅村村民薛德荣
越战战场曾出生入死 一心捐遗让生命升华
2012-08-08 10:57:35 来源: 《今日金东》 记者 周建福

  他当过文艺兵,从越南战场上下来,幸运地保全了性命;他当过村支书、进过企办,为集体谋利从未有过私心;他凭着一份爱心和信念,选择在死后将遗体捐献,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他就是赤松镇黄泥垅村村民薛德荣。

  援越战场,亲眼目睹生离死别

  8月3日早上,天空下着蒙蒙细雨,记者在赤松镇黄泥垅村见到了薛德荣。年近七十的人,看上去顶多五十多岁,衣着得体,精神饱满。当记者说明来意后,老人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1964年12月,21岁的薛德荣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在越南的土地上,美越交战正酣,在美国飞机的狂轰滥炸下,越南兵节节败退。中国为了保家卫国,决定派兵赴越参战。不久,薛德荣所在的部队作为抗美援越的7大支队之一,奔赴越南前线。

  薛德荣自小喜欢文艺,凭其特有的文艺天赋,入伍后当上了文艺兵。在越南战场上,文艺兵也表现出大无畏气概,他们经常冒着枪林弹雨,到战场一线,钻进一个个防空洞表演节目振奋士气。

  “在越南的那几年,我见过太多的生离死别。最让人痛心的是,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班长在美军的轰炸中牺牲。当时现场弥漫的血腥气,到现在还让我记忆犹新。”讲到曾经并肩作战的班长的离去,老薛的眼圈红了。

  班长是浙江天台人,当时二十七八岁,再过几个月就退伍了,没想到敌人扔下的炸弹会在他的身旁爆炸,把他炸得血肉模糊。为了防止敌人空袭,战友们只能强忍着眼泪,从下午3点多等到晚上7点多,才像送别亲人一样把他的尸体掩埋了。1969年2月,老薛退伍前,还专程到班长的坟上扫墓。 “战场上吃一餐饭要躲防空洞好几次,剃个头要分好几次。”想起抗美援越时的艰难,他常对子女们说,他那么多战友牺牲在战场上,连个安葬之处都没有,能活到现在,有家有儿女,已很知足了。

  复员还乡,一心为公铁骨铮铮

  “我文化程度低,初小都未毕业,是部队培养了我,让我学会了坚持做一样事情,就一定要做成,让我学会了忠诚。”薛德荣说。

  1969年4月,26岁的薛德荣光荣退伍,与同村的张海风喜结连理。回到老家后,他作为武装民兵参加过义乌东海舰队工地的义务劳动,当过3年的村支部书记,进过乡里的企办。无论做哪一件事情,他都非常认真。

  1986年,他担任了黄泥垅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正值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没几年,村集体经济薄弱。他和村干部商量后,在如今的赤松镇下杨村附近办了一个石灰厂,用于增加村集体收入。在他的努力下,村集体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改善。

   除了“开源”,他还“节流”。村里有什么事情开会,原来都安排在白天,他考虑到白天村干部要下地干活,村里开会耽误工夫就要发补贴,为了节省村集体开支,他就把开会的时间安排在晚上,这样下来,一年可为村集体减少六七千元的开支。

  个别村干部因为私心,暗地里责怪他“抠门”。但薛德荣有自己的原则,为了集体,能省则省。在他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起来。

  进入乡里的企办后,他负责做一些工厂倒闭后的扫尾工作。处理机器设备,变卖厂房,可谓是“油水很多”。当时经常有人上门送礼,请客吃饭,他一概回绝。 1999年,薛德荣再次当选村支书,在别人看来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但他以年事已高一口谢绝了。

  古稀之年,签定协议了却心愿

   “我今年快70岁了,已经是一个老党员了。年轻的时候为党为国家做事情,人老了,考虑还是把遗体捐了。器官虽然是老化了,可是让人看看还有什么是有用的,哪个能用就给他们用,减除他们的痛苦,延续他们的生命,不是挺好吗?要是不能用了,就给医学院,让他们做实验攻克疾病,也是造福后世的好事嘛。咱年轻时为国家作贡献,老了也不能没用了啊。反正烧了一把灰,烂了一把泥,没有意义。这是对社会、对医学、对人类都有益的事。”对于遗体捐献,薛德荣毫不避讳,“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我觉得神鬼也就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编造出来,压迫百姓的一个工具。”

  其实早在1999年,薛德荣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器官捐献、遗体捐献后,心里就萌发了遗体捐献的想法。他到过很多地方打听,想办理手续,都没找到接受部门。直到2009年,老薛才在网上看到,浙江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会接受遗体捐献,通过电话咨询,了解到金东区红十字会可以办理捐献登记。

  薛德荣清楚地知道,一边是数千年来国人一直推崇的“入土为安、死要全尸”等传统观念;一边是各医学院医用遗体奇缺,不少学生读书5年无缘解剖一具遗体,制约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为了完成心愿,外界阻力肯定不小。家人、亲戚朋友会阻拦,背后还会有外人的“非议”。

  之后,他与老伴商量,死后要捐献遗体。薛德荣说,死了墓葬既占国家土地,还要后辈不辞辛苦地拜望,而捐献遗体能为医学作点贡献。开始时,老伴不同意。老薛执着地做了两三年的思想工作,最终打动了老伴。老伴不仅同意丈夫遗体捐献,还让丈夫把自己的名字也登记上去,并约好“谁先走,对方就先替谁了却心愿”。

  老伴的思想工作做通了,他又做子女的思想工作。老薛的女儿薛黎明今年也40岁了,她非常了解父亲的为人,知道父亲认定的事情别人轻易不能改变。她闪烁着泪光对记者说:“他是个唯物主义者,什么事都放得下。我们做子女的,站在他的经历上换位思考,对父亲的所作所为就能慢慢理解。”

   2012年年初,薛德荣跑到区红十字会了解情况,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他从区红十字会拿回了几张表格,认真填写后,让女儿在表格上签上了名字。5月29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薛德荣从区红十字会领回了遗体捐献证书,一桩多年的心愿终于了却了。

   遗体捐献者用一份顽强的信念,一份无私奉献的精神,选择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以另一种方式存在,有人说这是一种超越生与死的大爱,有人说这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另一段生命的开始。薛德荣夫妇用自己的一纸公证书,作出了人生中最重大也是最无私的决定。

  如今,薛德荣虽年近古稀,但夫妻俩住着自己造的两层小楼,靠着老薛每月领取的退伍社保,日子过得很充实。

  两人都加入了老年骑游俱乐部,每周二、六出行。老薛的腿由于在战场上受过伤,不能长距离骑行,因此开着电瓶车跟随骑行队出行,曾经到过永康、武义等周边县市。比他小七岁的老伴张海风则保持了年轻时不服输的劲头,总是爱骑行在队伍的前头,如今已游历过三个省。 除了骑游,老薛还上了老年大学,爱上了摄影,经常和一些老年摄影爱好者到各地采风。

  编者的话:年轻时,战火纷飞中铸就忠诚;退伍后,回乡实践,一心为公铁骨铮铮;暮年,选择遗体捐献,让生命再次绚烂。薛德荣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在他身上看到了不平凡的品质。他是行的高标,他用行动向人们昭示了什么是“物质富裕,精神富有”。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