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70
您当前的位置 :金东新闻网 > 金东骄傲 正文
雷烨::青春在战火中永生
2014-09-15 08:59:22 来源: 《今日金东》 记者 周建福 实习记者 王特桑 通讯员 余艳阳

  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这300位烈士中有一位是金东人,他叫雷烨,1914年出生于孝顺镇后项村。

  雷烨原名项金土,学名项俊文,在不同历史时期,还曾用过雷雨、雷华、朱靖等名字。抗战爆发后,雷烨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位与魏巍、沙飞等齐名的战地记者,以笔为刀,奋战在抗战第一线。

  1943年4月19日深夜,他与敌人周旋了十几个小时后,终因寡不敌众,在河北省平山县南段峪石堂村身负重伤。为了不让手中的资料落入敌人手里,他砸碎了心爱的照相机和望远镜,用最后一颗子弹自尽,年仅29岁。

  英雄出自寻常人家

  走进雷烨故居,记者发现房子不大,却整齐地摆满了雷烨的生前作品和所获奖项,俨然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现在守在老房子里的是严平平,他是雷烨二妹秀华的儿子。他告诉记者,雷烨故居的老物件和照片都是雷烨的小弟秀文搜集来的,秀文已于2008年去世。

▲严平平老人的坚守

  每天早晨,老人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地擦拭屋里的陈设和老物件。老人为人低调,偶尔有人过来瞻仰雷烨故居,他总会平静地诉说着母亲跟他讲的关于舅舅的点点滴滴。

  严平平说,雷烨祖上世代务农,家里兄弟姐妹五个:项金土(俊文)、桂妹(秀英)、云凤(秀华)、飞凤(秀娟)、顺金(秀文)。雷烨自小是一个成绩特别优异的孩子,从唯一留在故居的遗物——小书柜中,我们可以想象到,年少的雷烨在书柜前埋头读书的场面。

▲雷烨留下的唯一遗物——小书柜
▲雷烨(中)与弟妹的合影

  雷烨家里条件原本还算宽裕,但自从外公积劳成疾中年早逝后,全家的重担就落在了外婆的身上。“卖田卖地也要让金土读出山!”外婆非常重视教育,雷烨更是不负重望,考取了浙江省立第七中学,也就是现在的金华一中。

  外婆靠祖上留下的田地,夜以继日操劳农事,勉强维持全家生活,含辛茹苦终至积劳成疾,一病不起。雷烨才读完初二,就不得不辍学回家种田。不久,外婆也依依不舍地抛下五个幼小的子女,永远地离开了。

  父母双亡,长兄为父,刚辍学的雷烨没有伤心流泪的时间,他不得不挑起照顾弟妹的重担。曾去义乌埠头等地教书,又在金华当“土地测绘员”,他以其微薄的工资养活弟弟妹妹。

  但是生活的重担压不灭青春的热情。他在1934年给挚友许为通的信中写道:“不会于这世界上空跑一趟”。他还时常对好友严金明说:“我要出去闯一闯,找一个既可以读书又可以工作的地方。”

  当时,国内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动乱的时局让雷烨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从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才能转化为革命的力量。于是,他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鲁迅、老舍等文艺著作,并认真作了笔记。日子越久,心中革命的火焰也越燃越高,终于,他下定决心“要出去闯一闯”。走之前雷烨对弟妹一一作了安排:大妹秀英嫁到浦江完婚;二妹秀华虽未及婚龄,但她也力促其与好友严金明及早成婚;12岁的秀娟妹妹送人当童养媳。抗战爆发的1937年7月,又毅然把9岁的小弟托严金明(严平平的父亲)带到杭州,进浙江省立贫儿院念书。

  一腔热血只身北上

  安排好家里的一切后,雷烨心无牵挂地奔向了他的理想。1938年春夏之交,雷烨典卖家屋,得银圆100枚作路费去延安。

  在这里,他给自己改名为雷烨。雷烨,有闪电雷击过后重现光明灿烂的意思。他是要让全世界知道,他要做黑暗天空一道霹雳闪电,为大地万物带去灿烂,为新中国带去光明。

  雷烨参加了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因擅长文学创作和摄影,兼任各报刊的特约记者和通讯员,随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写的通讯《创造抗战突击队员的斗争——抗大献给抗战一周年的礼物》、《抗大同学毕业上前线》及拍摄的《抗大四期毕业欢送大会上毛泽东先生致训词》、《参加欢送大会之学员》等照片,先后在1938年8月4日和9月1日武汉的《新华日报》发表。

  1938年8月1日,从延安“抗大”第四期结业后,八路军总政治部为加强敌后新闻报道,特从“抗大”学员中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和写作水平兼优的共产党员,组成八路军总政治部前线记者团。雷烨入选并被任命为记者团第一组(晋察冀组)组长。

  11月20日,在总政治部的安排下,雷烨带领记者团从延安出发,跋山涉水,穿越敌占区,于12月下旬顺利抵达晋察冀边区,受到了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接见并合影留念。受《抗敌报》总编邓拓委托,雷烨写了《谈延安文艺工作的发展和现状》,在《抗敌报》1939年1月1日至28日分十期连载,详细介绍了延安文艺工作的特点、在抗战建国文化运动中的地位及贡献、延安的文艺组织等,对团结和鼓舞文化工作者以文化形式对敌人展开斗争,起到了良好作用。

  1939年5月前后,雷烨主动要求随军挺进冀东抗日最前线,深入到冀热边境长城内外,在极端困难和险恶的环境中,从事新闻采访报道工作。此时正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东大暴动失败之后,日寇趁我军主力向南转移之际,对民众进行野蛮屠杀。雷烨目睹这种惨状,义愤填膺,用笔与日伪进行坚决斗争。

  为了团结冀东文艺界人士,沿着鲁迅指引的道路前进,雷烨发起创立了文艺团体“路社”,创办了文艺刊物《路》、《文艺轻骑队》、《国防最前线》等,亲自担任部分编缉工作。这些刊物对人民群众和部队都起了很大的教育作用,在冀东地区很有影响。他成为了冀东从事摄影采访最早、报道成绩最突出的前线记者。他随军转战在长城内外、滦河两岸及热南伪满边境,拍摄了很多战地珍贵照片,真实地反映了冀东军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英勇事迹,记录了日寇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的累累罪行。

  悲情英雄以身殉国

  雷烨在冀东工作近4年间,承担多种工作,贡献殊多,为此被当选为晋察冀边区参议会参议员。

  1943年1月22日,边区参议会结束后,雷烨把他在冀东四年来的战地摄影资料送到驻平山县曹家庄的晋察冀画报社,让报社保存使用。社长沙飞看后如获至宝,大为赞赏,当即决定在《晋察冀画报》第三期出版专辑,作为向画报社成立周年的献礼。沙飞请雷烨留下协助选定照片,编写说明,并撰写一长篇纪实文章,对冀东抗日战争作全面报道,配合照片一同发表。

  4月19日深夜,雷烨刚刚完成照片选定和说明编写,突发敌情,数百名日军自南而北朝曹家庄方向奔袭。沙飞首先通知雷烨带领两个警卫员率先转移,同时指挥画报社人员迅速坚壁设备与资料,向敌人包抄尚未合围、兵力相对薄弱的西北山沟突围。但雷烨并未立即转移,他首先去察看村民的转移情况,巡视中他发现有几百位村民转移到一处容易遭敌轰击的地方,立即指挥村民转移到另一处相对安全的地方,并向张家川党支部书记刘廉芳交代了有关注意事项。

  果然不出雷烨所料,日寇疯狂地向原来村民的转移地点炮击。把村民安置好后,画报社同志也已经转移。雷烨带领两个警卫员匆匆向北突围。因天黑有雾走错了路,至4月20日拂晓走到南段峪石堂村,与尾随敌人遭遇,击毙敌寇10余名。交战中雷烨不幸负伤,在敌人步步紧逼的生死关头,雷烨毫不犹豫地对警卫员说:“我来掩护,你们赶快突围!”警卫员执意不肯:“就是背也要把你背走,要死一起死!”雷烨斩钉截铁地说:“要死死一个,不能都死,你们快撤!不要管我!这是命令!”两个警卫员突出重围。雷烨孤身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自知难免一死。他迅速撕毁身上携带的文件,砸碎了心爱的相机和望远镜,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年仅29岁的生命。

  真实记录永不灭

  雷烨不是专职摄影记者,但精心拍摄的照片,是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人心的,与专职摄影记者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

  摄影作品《日寇烧杀潘家峪》系列,充分表达了悲壮、深沉的艺术情怀。大片的房屋只剩残垣断璧,空地上成堆的尸体,烧焦的尸体成团扭结似在挣扎。雷烨把自己为群众苦难而燃起的悲痛融入人民群众愤怒的海洋,向世界发出了悲壮的吼声。雷烨的悲壮没有丝毫的绝望和伤感,却满含着对敌人的无尽仇恨,对战士无尽的温情和由衷的敬意,这就是他作品的深沉之处。

  作品《熊熊的篝火》(1942)的画面里,山林朦胧,篝火腾跃,烟雾飘荡,以余晖映于战士身躯,显示了一种柔韧的诗意美,既有温煦的情调,又有浓郁的韵味,展露了作者即使身处一个动荡的年代却仍怀有最美好的心灵。

  雷烨殉难至今,纪念他的文章、书刊、影视从未间断。1986年吴群著《中国摄影发展历程》发表“模范共产党员,优秀摄影战士雷烨”一文;2001年河北保定电视台摄制全景记录中国红色摄影历程的纪录片《瞬间》,第五节《血染的底片》介绍了雷烨为红色摄影事业捐躯的事迹;2000年5月海南出版社出版《正义与勇气———世界百名杰出战地记者列传》,汇集了20世纪世界110名杰出战地记者,“血染长城脚下的雷烨”名列其中。

  时间带走了连天战火,也带来了安宁的生活,我们无法重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只能听严平平老人细细地描述。雷烨当年离开的时候,严平平还未出生,现在他已是一个迟暮的老人了。老人有两个女儿,都非常优秀,学至博士,都在外面工作,只有老人和他的妻子还守着雷烨和自己母亲居住过的老房子。年轻时老人也不住在这里,但随着年纪慢慢增长,终于落叶归根。当记者问到以后这老房子谁来守时,老人眼里闪过一丝落寞。“只要我在一天,这个房子我就守着一天,”严平平说,他时常跟晚辈们说雷烨的事迹,他要让英雄的事迹代代相传。

  为拯救中华,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雷烨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奔赴慷慨悲歌的燕赵前线,又随战鼓浩荡入关东,以相机的“瞬间”记录了战士们的永恒,以笔为刀表达了人民的痛苦和希望,体现了一名战地记者不可缺少的品格——正义与勇气。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不会于这世界上空跑一趟!”

  每年的清明时节,位于孝顺镇烈士陵园的雷烨墓碑前总是摆满了鲜花,除了来自于家人的,还有其他自发前来吊唁的村民。英雄就在身边,雷烨以年轻生命献礼祖国的故事在孝顺镇村民中口口相传,早已成了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英雄已逝,但英明长存。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