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00
980*60
980*60
980*60
您当前的位置 :金东新闻网 > 人文民俗 正文
生产队的那些事儿
2014-10-08 09:31:36 来源: 金东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 程梦倩

  1982年8月的某一天,在塘雅镇桥头陆村的一片稻田中,村民徐法荣一家正顶着烈日在田里劳作,大家或挥舞着锄头,或弯腰施肥,谁也没有半刻的懈怠,大家都盼望着几个月后晚稻能丰收。

  在那个时代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而现在,这个被定格的瞬间却成了为数不多记录桥头陆生产大队劳作的影像。

“咱大队可是当年的先进典型”  棉花亩产曾高达82.5公斤

  如果说这张老照片是证明桥头陆大队光辉历史的物证,那么村里的老支书朱茂松则是重要的人证。1954年,塘雅镇桥头陆村、前溪边村和下吴村由于党员人数偏少,三个党支部便合并成为含香乡第二分支部,而朱茂松是当时该支部的书记,也是桥头陆村第一任村支书。

  令朱茂松没有想到的是,他上任后没多久,村里的基层组织就发生了变化。1958年9月,国家根据“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在全国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其各级权力机构分别为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社员代表大会。生产队的建立掀开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当时,我们村共有10个生产大队,每个大队都将近有90亩的土地。”朱茂松说,那时候,村上的900亩土地都种了粮食,但亩产却只有20多公斤,全村人连温饱都成了问题。

  不过,这样的窘境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1959年,根据国家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桥头陆村有440亩土地成了棉花种植区,目标亩产皮棉为50公斤。“第一年由于大家种植经验不足,皮棉亩产只有47.5公斤,到了第二年,产量就超过了计划目标,达到57.5公斤,在那之后,村里的棉花年年都是大丰收,产量也逐年攀升。”朱茂松颇为自豪地说,1977年,村里的皮棉亩产一度达到了82.5公斤。

  金华市农业战线先进集体、金华市棉花种植先进单位……正是棉花的年年高产,让桥头陆大队获得了不少荣誉称号。“我记得整间办公室的墙上都挂满了锦旗、奖状,数都数不过来呢。”朱茂松笑着说。

“一年忙到头,还得要挨饿”  在生产队的日子清贫却充实

  村民陆兆余与照片中的徐法荣一样,是生产队的一员,他所在的第四生产队有60多人,负责50多亩良田。“我们每天5时上山出工,中午休息片刻,12时继续开工,一直到下午6时下山回家。”陆兆余至今还能回忆起当时和大伙上山干活的情景,“那时候虽然累,但过得很充实。”

  生产队员们不仅每天的工作量大,而且基本上全年无休。陆兆余给记者列出了他们工作的时间表:1至3月是农闲时节,4月播下棉花种子,5月插早稻秧苗、收割小麦和大麦,7月收割早稻,7月底插晚稻秧苗,8月收割棉花,9月除草、耕田、施肥,11月收割晚稻,12月种植小麦、大麦和油菜……“除了农闲时节,其它时间我们都要下田干活。”陆兆余说。

  干农活也并非枯燥无味,大伙会一边干活一边聊天,说着永不过时的话题,聊着天南地北的趣事,田里总能听到阵阵欢声笑语。

  尽管劳动繁忙,但村民的生活依然清贫。陆兆余说,除去必须上交的各种税收,一个人拿到的粮食一年还不到150公斤。“到了上世纪80年代,土地包产到户之后,咱们农民才算真正过上了好日子。”陆兆余说。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