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70
您当前的位置 :金东新闻网 > 金华新闻 正文
有了“义乌兵”大规模外出经验, 才有后来“鸡毛换糖”成群结队出外经商?
“义乌兵”崛起与“敲糖帮”兴盛渊源几何
2014-10-22 11:14:41 来源: 金华新闻网 记者 钱关键 文/摄

  明朝嘉靖年间,2万多义乌兵跟随戚继光抗倭。8年时间,他们的战线从江浙沿海,经福建一直拉到广东、海南地区,走过了中国沿海的大半个海岸线。之后,又有上万义乌兵随戚继光北上,抗击鞑靼兵、训练战士、筑守长城。这算是历史上义乌人一次大规模的迁徙外出、复又返回义乌的过程。(根据研究,义乌兵因战事留在外地的人数,应该超过回义乌的人)。

  与此接近的是,义乌“敲糖帮”的历史,也是义乌人成群结队外出的历史,只不过这次是为了经商谋生,并且这个周期绵延更长,前后足有数百年。而义乌“鸡毛换糖”的吃苦精神,是义乌创造今天小商品市场奇迹的重要原因。

  随着对“义乌兵”历史研究的深入,学界提出了“义乌兵”与“敲糖帮”的产生、“义乌兵”与义乌传统商业文化之间,存在某种推动和联系的观点。这一观点,在义乌的部分专家学者中,已口头流传多年,也散见于他们的一些个人文章,但大多只有只言片语,系统性的研究因材料的缺乏还很少。

  “义乌兵”,“敲糖帮”,两段辉煌的历史,究竟有哪些内在联系呢?这几天,记者查找了一些资料,采访了义乌市志编辑部的几名编辑,试图梳理出其中的一些脉络。

  【追溯】

  “义乌兵”崛起

  推进了“敲糖帮”?

  前天,义乌市志编辑部主编吴潮海告诉记者,2001年,《义乌市志》编纂工作启动,他们就开始了对“义乌兵”资料的收集整理。当时,他们查阅资料后,提出了“义乌兵”与“敲糖帮”历史的某种内在渊源的论断。但由于材料缺失,这些论断大多停留于初浅阶段,国内对此也极少有专门的研究。

  “敲糖帮”们肩挑货郎担、手摇拨浪鼓,走南闯北、走村串巷,从事着农业社会最为边缘化的“鸡毛换糖”小生意。义乌货郎担的发展,历有渊源。早在宋代,王柏就曾指出:“今之农与古之农异,秋成之时,百逋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卷七)。这表明,在宋代,百姓为解生活之困,有不少已从事小本买卖。

  货郎担是在宋代出现,但形成规模是在明代和清代。在《义乌县志》等各种记载中,明朝以前,义乌人挑着货郎担外出谋生的记载很少。有学者认为,到了明代中后期,随着“义乌兵”的崛起,其返乡者推进了这一行当的兴起,操此业者越来越多,甚至影响了周边县的人也加入这一行列。

  对于“义乌兵”有无加入“货郎担”,目前还没有发现直接的历史记叙。不过,有专家指出,清代康熙《新修东阳县志》中有这么一段话:“后万历年间(1572年~1620年),率多习兵应募,已而罗募营废,皆散入江干(杭州),徙为他业,如肩挑买卖不等,每当冬春之交,来者熙熙,往者攘攘,不啻数千人,其余迁居著籍者,又不胜数也。”这间接表明,“义乌兵”因连年在外游走征战,回乡后有些人已不善务农,只好改为他业,做肩挑买卖。这义乌、东阳等地,颇为流行。

  至清代顺治年间(1643年~1661年),随着种蔗制糖技术的引进,义乌以“鸡毛换糖”的敲糖生意迅速崛起,到清代乾隆年间达到极盛,约有糖担万副。

  【疑问】

  敲糖帮的“糖”字何解

  根据康熙、雍正朝修的《义乌县志》和《浙江通志》记载,种蔗制糖技术,是清代顺治年间传入义乌的。“义乌兵”历史要晚于蔗糖种植传入一百年。那么“义乌兵”历史能和“敲糖帮”、货郎担联系起来吗?明朝时,义乌人挑担售卖的又是什么呢?

  对此,吴潮海认为,最开始,义乌人挑担售卖的主要是一些小的手工艺,也有糖粒和糖块,但主要是饴糖和麦芽糖,就是民间俗称的条状“白糖”,而不是由甘蔗榨汁熬制而成的红糖。

  吴潮海认为,蔗糖种植技术传入义乌后,刚开始种的人并不多。到了康熙、乾隆年间,制糖技术才有了快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种植才多了起来,“敲糖帮”在清代乾隆年间第一次达到兴盛,名气越来越大。民国初期,义乌从事货郎担的人也有一万余人。建国后,以物易物的“敲糖帮”渐渐衰落,并一度销声匿迹。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重新繁盛。整个义乌,又以廿三里、苏溪两地最为集中,形成了规模浩大的“敲糖帮”,并孕育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拨浪鼓文化”。

  义乌市志编辑部编辑傅健也认同此观点。他翻出《义乌县志》的中的记载,清乾隆十五年(1785年),义乌已有户籍人口513878人,人多地少,“糖担”现象变得愈加突出。

  【发现】

  抗倭将士也是经商能手

  对于“义乌兵”回乡后,极有可能参与“敲糖帮”的推断,最近华中师范大学2011级历史基地班义乌籍学生金哲为,在自己公开发表的论文《“义乌兵”个体经商史料的发现及背景分析》一文中写到,根据2003年重修的《稠州石楼陈氏宗谱》中记载,在戚继光麾下效力的义乌兵陈景祥、陈文科、陈文庆,当兵回家后,后来都置业,成为家境富裕的人。其中,还有陈文凤随兄陈文科前往京营,开店数年的记载,这些都为“义乌兵”回乡经商积累了经验。

  明代万历《义乌县志》亦有“(义乌兵)以军功显而子弟多食衣税悬金以诧闾里,人益骛于战功矣”。意思是,当地青年男子不愿从事农耕而梦想建立军功,效仿前人,然后由于征募停止,这些年轻人为了生存,很多便做起了《新修东阳县志》中所说的“肩挑买卖”的行当。

  【推论】

  “敲糖帮”或借鉴了

  义乌兵的组织架构

  “义乌兵”崛起,与后来义乌“敲糖帮”的兴盛,有无关系呢?对此,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课题组编写、出版的《义乌发展之文化探源》一书,在第6章《元明清时期义乌文化的繁盛》中探讨了“义乌兵的崛起及其意义”。其中写到,“义乌兵”的崛起,除了有力地推进了义乌人尚武勇为的文化传统外,也为义乌“拨浪鼓文化”商业传统奠定了重要根基。

  “义乌兵”崛起是如何影响“敲糖帮”发展的呢?吴潮海认为,义乌兵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胆子大、信息灵通,尤其到了福建等东南沿海,他们知道很多地方的特产、技术,知道除了种田,还有一些附加值较大的行当,所以敢于出门。“一个农民,一辈子从没出过远门,估计也不敢挑担外出闯荡。”

  义乌市志编辑部编辑傅健,则从三大方面总结了“义乌兵”崛起与“敲糖帮”兴盛的关联。

  第一是经济方面,义乌资源贫乏,征战结束到清初,部分义乌兵及其后裔回到义乌后,呈现在他们眼前的义乌,因受倭寇祸乱及人丁锐减的影响,有些凋敝,有的人家甚至已无立锥之地。农业生产无法满足他们的生产,所以想到了“货郎担”。

  第二是组织架构上,“义乌兵”有严谨的组织制度,战阵“鸳鸯阵”又要互相配合,而后期的“敲糖帮”,内部分工日趋合理、组织严谨,或有借鉴“义乌兵”军事架构之处。“敲糖帮”,在组织结构上大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担头,即挑担走街串巷者;二是坐坊,即为担头提供各类服务者。因业务能力的不同,担头又分为四个级别:老路头,统领一路糖担,多是熟悉“敲糖”业务的老手,由本乡各大族共同推举。老路头下辖5~7个拢担,拢担之下有5~7个年伯,年伯之下有5~7个糖担。拢担一般由各村众糖担自行推动。年伯则是直接销售的指挥者,糖担一般为初次出门者。这种分工,与军队打仗分工,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精神文化基础,抗倭期间,义乌人长年在外征战,练就很好胆识,尚武崇文,胆子和见识,会比一般农民大。

  按照地域不同,“敲糖帮”行进路线遍及江浙、湖南、江西、安徽、福建等地。《义乌兵》一书作者、义乌人张金龙认为,抗倭结束后,部分义乌兵包括受伤、年老回乡者,加入到了货郎担的行列。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