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您当前的位置 :金东新闻网 > 人文民俗 正文
农民画家的艺术之路
2014-11-05 08:46:34 来源: 金东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 黄飞亚 文/摄

  不久前,全区召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曹宅镇杜宅村、岭下镇岭五村以及澧浦镇蒲塘村,大家在欣赏精美的堂馆设施时,被三地的墙体水墨画所吸引。殊不知墙上所描绘的杜宅祖训、岭下非遗文化、蒲塘五经拳招式等墙体作品,都出自澧浦镇洪村的画家朱佩军之手。

  深秋,微风轻抚,记者如约来到朱佩军的画室。朱佩军,45岁,中等身材,眉毛浓黑而整齐。看人时,眼神十分专注;微笑时,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初看上去,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而就这位谈吐从容的农村大叔,却有一项一般农民都没有的技能———提笔作画。

  从临摹小人书起步

  朱佩军的祖祖辈辈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朱佩军觉得自己之所以爱画画,完全是受小人书的启发。

  “小时候,我就非常爱看连环画。有时候大人给的零花钱,我都用来买小人书,像当时流行的《杨家将》、《岳飞传》等,其中的故事情节到现在还记忆尤新。”朱佩军说,当时他渐渐地对里面的人物画像产生了兴趣,开始一遍一遍临摹,并乐此不疲。“有时课上到一半突然来了兴致,我就会用左手立着一本书做掩护,右手则在底下拼命地画。被老师抓到后,总免不了被教育一番。”回想起以前的糗事,朱佩军憨憨地笑了。

  在那个年代,朱佩军既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也没有良好的艺术氛围,全凭自己的兴趣一点点摸索。直到高中,朱佩军才碰到了一位对他影响很大的老师。“虽然老师是教历史的,但对绘画颇有研究。我几乎每个周末都要跑到老师家里去请教作画技巧。”他说。

  1989年,朱佩军高中毕业,当时的原塘雅高中开设了全金华县第一个美术课程班,朱佩军机缘巧合下成了美术老师。就这样,他一边做着代课老师,一边继续研究书画,在与学生一同进步中,度过了充实的两年。

  执着追求至美术最高学府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没有滋味。事业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绝不能放弃。”这句话是对朱佩军经历的最好诠释。朱佩军说,中学时的美术兴趣小组有20多人,但到高中毕业后,就只剩他一人还坚守在美术求学的路上。“在同村人眼里,一个农村孩子不拿锄头反而拿起画笔,多少有点怪。”朱佩军感慨地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朱佩军说,当了两年的美术老师后,他深感自己如果真想要在绘画方面做出成绩,必须还得经过系统学习。家人在得知朱佩军的决心后,同意了他到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进修的请求。有了名师的指导,加上自身的努力,朱佩军在素描等基本功方面有了飞跃式的进步,每天都感受着画画带来的快乐。

  有道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在生活的压力下,朱佩军和妻子于1997年在澧浦集镇开起了广告店,帮人制作广告牌。妻子开玩笑说,朱佩军就只会画画,之所以选择开广告店,也是考虑到他的生活离不开画画。而事实也像妻子想的那样,朱佩军除了美工外,其他活基本不管,只要一空闲,他就钻到房间里搞创作。

现代少数民族风情人物画

  曾先后四次举办个人画展

  由于生活在农村,周围的一花一草都成了朱佩军作画的灵感来源。他经常出现在老房子里、农村庙会上、热闹集市中……在新农村建设的种种场景中挖掘写生素材,其中水塘、水牛、牧童这一系列的景致是他的最爱。“我喜欢农村人,看见村里人喂猪、养鸡、插秧、耕地,我感到很放松,都想去画一画。”朱佩军说,自己的作品能反映当地人的生活情况,表达大家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艺术的灵感来源于生活。近年来,朱佩军充满激情地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人物画作品。如《悠悠江南》系列,《南国风韵》系列,《回家》系列,无论是布满皱纹的农家老伯,还是浑身沾满泥巴的打工仔,都反映了真实的时代轨迹,讴歌了社会的真善美。

  如同演唱会对歌手的意义非凡,画展对画家来说亦是如此。朱佩军迄今已经举办过4次个人画展。“第一次画展是2002年,在赤松黄大仙景区展出了水浒108将。”朱佩军说,因正逢“五一”期间,当时有几万人前来观看,人山人海的场面至今难忘。2005年、2006年,他先后在杭州举办了两次画展,受到了专业人士、绘画爱好者以及收藏家的赞赏和追捧。

《黄大仙生平传奇百幅组画》节选
 

  创作出世界首套黄大仙组画

  在2007年前后,朱佩军产生了创作黄大仙组画的想法。“一方面为弘扬黄大仙文化增光添彩,另一方面黄大仙是‘善仙’,深得历代百姓敬仰,对当下浮躁的社会有很好的指引作用。”正是抱着这样的出发点,朱佩军开始了漫长的创作过程。

  对有着20多年人物画经验的朱佩军来说,在纸上勾勒轮廓并非难事,最难的是前期的组画构思。而这或许连他自己本人都没想到,归类文史资料、考究民间传说……光素材收集就花了6年时间。

  朱佩军坦言,一开始,自己没设定会画多少幅,但因前期累积了丰富的素材,画着画着就有一百幅了。当天,记者看到了长度近80米的黄大仙生平传奇百幅组画,黄大仙的道骨仙风形象跃然纸上。黄大仙的出生、少年逸事、青年学道成仙、普济金华山等生平善迹逸事,被一幅幅组画有序地串连在一起。虽然人物环境不同,姿态各异,但却始终保持相同的精神面貌,那就是正义善良、普济劝善。

  10月22日,2014金华山国际黄大仙文化研讨会在金华召开。当海外及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看到朱佩军创作的黄大仙组画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拍手叫好。据了解,在这次探讨会上,不少专家呼吁黄大仙文化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有人认为,黄大仙传说碍于语言等问题,很难国际化,这就需要在文化层面多做文章。“艺术无国界之分,他们觉得我的组画来得太是时候了!”朱佩军表示,自己很高兴能为宣扬黄大仙文化出一份力。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