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您当前的位置 :金东新闻网 > 人文民俗 正文
金东作家看傅村
2014-11-07 09:27:09 来源: 《今日金东》

  傅村,一个人文底蕴深厚、诗性源远流长的地方。

  这片热土是“诗坛泰斗”艾青的摇篮,是明代开国文臣宋濂的故乡。这里有恬静的美丽乡村,有现代化的农业精品园。这里既是市委、市政府“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战略的黄金节点,也是金东的经济重镇和文化名镇。

  近年来,傅村镇按照区委、区政府“两美金东”建设要求,立足于保护秀美乡村景致,挖掘乡土文化资源,逐渐形成现代科技游、名人故居古建筑古村落游、宗教历史文化游、农业休闲观光游、名山大川游等“五大旅游主线”。

  一个文化创意型旅游小镇,正如诗如歌般绽放。

 

  宋濂:精神理想的雕塑师

  ◎玄子

  中国文学史上名列“明初三大家”的宋濂,是金东这块热土哺育出来的一代英杰。从古称“东山”的傅村走向全国的宋濂,正如他的名号一样,是一条甘冽的溪流,所过之处,留下了净化人心的启示。他用自己的好学、苦读和重教的养分,不断滋养着书山学海中的学子。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句话: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你的脚上,牺牲了自己成全别人。

  1310年,宋濂出生于一个名叫潜溪的村子。幼时的他体弱多病,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苦药罐里泡大的孩子,却身负天资聪敏和勤奋好学的特质,并把苦药酿制的“苦”学精神一直贯穿整个人生。

  6岁的宋濂已能吟诗赋词,在乡里小有名气,被人称之“神童”。22岁因早已在潜溪遍观群书,他便翻山越岭去拜谒一代名儒———吴莱。当时,吴莱正执教于浦江白麟溪畔的东明精舍,也就是现在的“江南第一家”。

  宋濂先入精舍读书,由于他好学的品质和聪颖的天性,不久接过吴莱的教鞭成为主教。宋濂借助这方教学相长的圣土,广交名儒,拜师学艺。他在翰林大博士柳贯、元代著名史官黄缙这些饱学宿儒老师的“推波助澜”下,很快以文章名闻海内。

  由于声名远播,1349年,元朝征召宋濂为翰林院编修。而此时,元朝却已走过了它的鼎盛,显得日薄西山。皇帝的昏庸,奸臣的专权,处处显示出颓败的气象。气节高远的宋濂开始想尽办法推脱,为此更是想出了一条妙计:逃到仙华山龙门谷当道士去,取道号玄真子,并请刘伯温等知名人士给他写文章(送他去当道士的序文)造舆论。人都入山求道了,还能入朝吗?他在龙门山一呆就是十年。可是十年的隐居生涯,并没有泯灭他报效国家的信念,也没有使他忘却外面的世界。他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天下形势的发展。

  1358年12月,朱元璋兵克婺州(今浙江金华)。为了扩大社会影响,他礼贤下士,对应聘儒士妥善地给予安排和任用,因才授职,用其所长。朱元璋的做法,使这些文人看到了新的希望,宋濂也不例外。所以,当朱元璋派使者邀请他出山建功立业时,他欣然应召。初到应天的纯儒宋濂,没有刘基的谋略,也提不出朱升那样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见,仅仅说了一句“愿明公不嗜杀人”的建议,受到朱元璋的称赞,并被命为江南儒学提举,给太子讲“五经”,为皇帝起草各种公文,主修《元史》和《大明日历》,从1358年出山,到洪武十年(1377)致仕前后总共十九年。在这十九年的时间里,宋濂以其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行,赢得朱元璋的尊重和信任,并一直“恒恃左右,备顾问”。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说的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总是光明磊落、刚直不阿、坦荡无私、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行为也十分舒畅安定。如此说来,称宋濂是君子是丝毫不为过的。作为皇帝的侍从学士,宋濂随侍左右,有很多当面进言的机会,而且“直谅不务文饰”———实话实说。明太祖朱元璋很喜欢他的这种风格,对他说“卿可参大政”,希望他担任政务官。宋濂立即顿首力辞:臣没有其他长处,只会用文墨议论服务皇上,一旦出任政务官,没有功效,恐怕辜负皇上。所以一直到退休,他仍然是侍从学士。他虽然“直谅不务文饰”,却很注意保守宫禁机密,严格约束自己,对朝中诸事绝不向外人道及,甚至向皇帝提交书面意见之后,都马上焚毁底稿。

  为了能时刻自我警醒和约束,宋濂还在自己的住室中写了“温树”两个大字,每当有人问起朝内之事,他就指着这两个字作为回答。“温树”原是汉成帝时孔光的故事。当时孔光官任御史大夫,谨慎守法度,对家人亦绝口不言朝中政事,家人或问宫内温室树皆何木,孔光也嘿然不应。宋濂用这两个字,其用意不言自明。不过,宋濂对太祖却很坦荡,就算是家里的事情,如果朱元璋问起来也一一道之,言辞中没有丝毫的隐瞒和闪躲之意,把君子的特性展露得淋漓尽致。有一次,宋濂和朋友在家中喝酒,生性多疑的太祖暗中派人侦察。第二天,太祖问宋濂:你昨天喝酒没有?跟谁一起喝?用些什么菜肴?宋濂都据实回答,太祖很高兴,笑着说:一点都不错,你果然没有骗我。宋濂终以诚信获得了太祖的好感,但他更以自己磊落的品行,赢得了太祖的信赖。他长期侍从内廷,但从不说别人的坏话。有一次,朱元璋询问群臣的好坏,宋濂只举出那些正直的大臣,对其他人则一言不发。太祖问他,他就说:我说他好,是因为他和我是朋友,我了解他,才说他好;那些没和我交往过的人,我不知道他好坏,就无法说了。朱元璋常在朝廷上说:古人最高等的是圣人,其次是贤人,再次是君子。宋景濂侍我十九年,未曾讲过一句谎话,未曾批评过一个人的短处,宠辱不惊,始终若一,他不只是个君子,可以说是贤人了。

  宋濂大半生是布衣,51岁入朝为官,实际在朝约14年。在朝期间,他利用自己“王者之师”的身份,竭力向朱元璋和皇太子灌输爱民思想,强调“国以民为本”、“天下以人心为本”,要爱恤至穷至苦的农民,认识“稼穑之艰难”。对做官,宋濂认为应为“安民”、“救民”,不应为一己之荣名爵禄。孟子首重“兼善”,没有出路时也接受“独善”;而宋濂只要“兼善”,不要“独善”。不管个人穷达如何,都要有益于社会,坚定地践行着“生补于世”的理想。

  宋濂一生读书很多,文章也写得好,当时的人都以能得到他的文字为荣。相传刘基曾对太祖评论当代文章时说,天下文章以宋濂为第一,自己不过居第二。从少年到老年,宋濂没有一天离开过书,在学问上没有他不涉及的方面。所作文章精纯深邃,蕴含广博。在朝廷供职时,郊庙、山川、朝会、宴享等重要事件,以及边远地区的贡赏、赐慰辛劳的诏书,元勋、重臣的碑石文刻,都要宋濂来作文,他当之无愧成为开国文臣中的魁首。宋濂以自己的文才享有盛名,不仅在国内,而且还流传到外国。高丽、安南、日本甚至出两倍的价钱,购买他的文集,可见他的影响之大。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宋濂饱读诗书、勤勉好学的一生和故乡有着深切的关系,他的许多著作都写成于故乡,如著名的寓言集《燕书》和《龙门子凝道记》就是隐居龙门时所作。他的儒家思想、政治主张、人生理想等也都形成于故乡。可以这么说:宋濂的事业成就和金华这块他所生活、成长的沃土息息相关。宋濂还乡闲居后,在义西萧皇塘覆釜岩(萧皇岩)创办了“釜山书院”,为家乡培养人才。他主张因材施教,教育时要随器以授;对培养目标,要求通过教育培养出积极用世的“真儒”。

  宋濂,是一块历经700多年仍熠熠闪光的珍宝,他不仅是卓有成就的一代大家,更是确立江南文化在中国重要地位的杰出元勋,并且是世界级的文化名人。宋濂是一位终身学习的学者典范,他的那些难能可贵的思想,是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熬成,是经过多少次痛苦的思索拼成,又是经过多少次甘于寂寞的冷清悟成……宋濂用好学苦读的精神深深影响着金华一大批莘莘学子,他对家乡的贡献以及他对故乡的眷恋总让人为之动容。整个故乡的人民都不会忘记他。

  山头下的老宅

  潜溪的水

  ◎方伟红

  金华人都知道八咏楼、都知道南朝文学家沈约和他的八咏诗。傅村镇山头下村居住的村民,便是沈约的后代,村中绝大多数村民都姓沈。虽是大诗人之后,而山头下的村名却毫无诗意。据《山头下沈氏家谱》记载,沈约后裔的一支,在明朝景泰七年(1456年),因“经吕仙指以胜地转徙”,而从湖州德清迁至义乌沈宅。明朝时,沈约三十一世孙沈永进、沈永安、沈永计兄弟三人,又从沈宅迁居于山头下,繁衍生息。《金华市地名志》载,山头下的村名,源于“村处芩山下,因名”,仅此而已。从明朝沈约三十一世孙迁居山头下算起,距今已有500多年。

  山头下古村落是江南农耕文化鼎盛时期家族聚族而居的建筑典范之作,饱经明清两代风雨,历经几百年沧桑,在江南宗族建筑中极具代表性。目前,山头下村保存有沈氏宗祠、三益堂、西溪殿等建于明清时期的重点文保单位28幢,共260余间,总建筑面积有1.2万余平方米。该村古建筑大多为典型的婺州民居风格,其中规模较大、等级较高,装饰也较为华丽的有宝田鉴、亦政轩、和乐堂等,其厅堂一般采用严格的轴线对称布局。院落空间则均采用合院形式,主要有对合、间厢结合、间弄结合等形式。厅堂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和穿斗并用体系,亦有些采用穿斗构架做法,梁的形式大体上分为两种,即“月梁”与“直梁”。

  山头下民居多数相互紧靠,一般都有封火墙相隔,采用粉白墙,小青瓦,配以三花或五花马头,显得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其封闭式的院落既可防火也可防盗。居民的屋式规整有序,大多为三合院,一幢独立的住宅内都有一个较大空间作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即“堂前”。堂前的两次间为起居卧室。厢房面向天井并开花窗,因而光线充足,遵守“暗房亮灿”的习惯,一般用作厨房。房屋主体结构均采用上等木材,一般较大住宅的中间四柱,分别采用桐、梓、柏、椿,寓意为“百子同春”。老檐枋下往往雕有龙凤呈祥、双龙戏珠及缠枝牡丹等精美的浮雕图案,其牛腿、雀替的雕工也往往十分精细。宅院大门则由民居朝向而定。门框均以石砌或石雕而成。门柱基石上多缀有石雕图案,如吉祥、如意等等。大门多数开于山墙,傍天井,依檐廊入堂前,也有些开于院墙,穿天井而入堂前。

  如果仅仅只是有几幢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山头下还不足以顶上现在这样的大名头。山头下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其建筑布局,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县城布局一般为“丁”字形,州、府城市为“井”字形,而山头下古村落的“开”字形格局接近古代州府城市的“井”字形,在国内村落布局中实不多见。其设计与《周礼·考工记》中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有诸多暗合相同之处,为村庄营建出极为舒适宽敞的街巷空间,院落空间。山头下地形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所有街、路、巷、弄一律铺设鹅卵碎石,并利用高差设置台阶。古村周围曾经有典塘、横塘、湾塘、安塘、柑塘、思姑塘、经塘、破塘等8口池塘,形成“外八卦”图形。村里只有5个门可以进入,即东门、西门、北门,以及南面两个门。5个村门连接5条村内主要街路,在街路的连接处又各有一门,可以互相分割。5个村门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建造设计,只要关上5个村门,外人就无法进入,在里面的人如果不熟悉路径则绕不出去。这又暗合了中国传统的五行八卦思想。

  山头下往东100米,就是天下闻名的义乌。在工商业如此发达的寸土寸金之地,在钢筋水泥的层层包围中,能够保存下这么大体量、这么完整、这么有特点的古建筑群,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1999年6月,山头下村古建筑就被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山头下村古建筑群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7年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了《金华市山头下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2010年,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定,山头下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山头下村被列入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重点村项目。

  山头下村西,有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溪不宽,狭窄处不到10米;溪也不深,汛期也不足2米,村民俗称其为西溪,其实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潜溪。潜溪源自双尖,经义乌的仇宅,过金东的溪口,再过禅定寺,匆匆向山头下扑来,尔后悠悠向东逝去。潜溪流经的禅定寺以西原有一小村落,是明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的祖居。宋濂自号潜溪,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诗人艾青回乡探亲时还在禅定寺见过一块匾额,其上正是宋濂亲书的“潜溪”二字。就是这毫不起眼的潜溪水,哺育了宋濂、吴晗、艾青等文化名人,也哺育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山头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不大的山头下村和不深的潜溪,却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文化信息,让人仰视。

  诗意的摇篮———艾青故居

  ◎金丹涛

  “椽笔百年歌日月,诗章万里震乾坤。”

  艾青故居大门上的这一幅对联,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诗坛巨匠毕生对光明的不懈追求,纵使云遮雾绕、风雨如晦,诗人心中总有一个火把、一轮红日、一个温柔的黎明———带给自己信心,传给别人希望。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就已形成的性格”,诚如是,那么艾青出生和成长的这座大宅,对研究他如何从一个普通的乡村少年成长为诗坛泰斗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艾青故居位于傅村镇畈田蒋村,占地约200平方米,整座建筑坐北朝南,五开两厢楼屋,有天井,平面布局为四合院形式,主体建筑为一进堂楼,左右两侧为厢房,厢房后侧山墙之间做回廊围合,形成一座传统的封闭式院落。

  东厢房为艾青父亲蒋景望的书房。蒋景望是一位乡村地主,具有封建地主中庸、保守、悭吝的特点。艾青出世难产,算命先生说其命“克父母”,封建迷信的父亲,为了化凶为吉,便按当地风俗,将其送到贫苦农妇“大叶荷”家里寄养到五岁,使他“感染了农民的忧郁”,从而“与中国的穷苦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同时艾青父亲又是“维新派”的信徒,时常阅读《天演论》、《东方杂志》、《申报》等进步书刊,是当时资本主义新思潮的拥趸,具有一定的时代眼光,有别于其他鼠目寸光的乡村守财奴。他“把女儿送进教会学校,督促儿子要念英文”(《我的父亲》),他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如今书房里仍悬挂着其亲自撰写的一副对联:“百年燕翼惟修德,万里鹏程在读书。”艾青与他的弟妹,后来在事业上大多有自己的成就,这不能不说是家庭氛围熏陶所致。

  西厢房是艾青父母的卧房———也是艾青出生的地方,里面有艾青从保姆大堰河家回到自家后茫然抚摸过的“雕花的家具、睡床上金色的花纹”(《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的母亲是一个聪慧的人,极具语言表现力:发现别人穿的马褂硬梆梆地套在身上,她会说“像背着一个木箱子”;发现有人不断眨眼睛,她就形容为“好像眼睛里掉进了一颗芥菜子”。因为种种原因,她未能给予童年艾青更多的母爱,然而她的敏锐达观,或许早就流淌进艾青的血液里,使艾青后来的诗歌创作,总是在刹那间就捕获了一个个鲜活的意象,意蕴深远。

  故居中堂为明间,宽3.4米,纵深4.9米,堂前天井宽7.1米,深5.6米。天井檐头依然悬挂着当年小艾青并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牌匾———当然原来的匾额早已毁于日寇的战火,现存的四个大字为国学大师文怀沙所题,字体古雅雍容,刚健有力。当年,少年艾青在天井中与弟妹玩耍,抬头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定已开始憧憬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弗洛伊德说“一个人所有的行为都受童年经历的影响,所以一切因果都要追溯到生命最开始的地方”,这个小小的院落,正是天才诗人振翅高飞的起点。

  自艾青故居往西往南,还有保存完好的大片古民居。“礼耕堂”、“诚乐堂”、“中龙堂”,绵延成片,格局完整,牛腿、梁架雕刻精美。其中“礼耕堂”规模宏大,结构新颖,厅柱外高内低,整个厅堂通透明亮,其天井南北两侧的窗饰雕刻“十二孝图”,玲珑小巧,眉目传神,典雅多姿,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现在这些古建筑已经辟为艾青生平作品陈列展厅。流连其中,一边欣赏精美的先人遗存,一边顺着艾青成长的足迹领略其各个时期诗歌的不同魅力,既是一次视觉上的盛宴,又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斯人已逝,诗人的故居依然挺立,诗人的精神永垂不朽。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