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您当前的位置 :金东新闻网 > 两美金东 > 乡村旅游 正文
澧浦豆花: 一脉相承,十里飘香
2014-11-25 09:59:55 来源: 《今日金东》 实习记者 陈博雅

  在熙熙攘攘的闹市街头,总有一种味道让你魂牵梦萦,在蜿蜒的里弄小巷,总有一种美味让你流连忘返,它们可能看起来并不那么精致,味道可能比不上大饭店的菜肴,但却是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这就是民间小吃的独特魅力。从本期开始,本报将寻访金东民间小吃,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让它们“走出深闺”。

  在澧浦镇上八九十岁老人的记忆里,有着如此光景:天刚蒙蒙亮,老街上便传来了忽远忽近小贩吆喝声:“豆花,豆花……”。人们循声前往,点上一碗豆花,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常。小镇就在这般轻声细语中苏醒了过来。

  清晨,大饼油条一向来就是豆花的“最佳搭档”,大饼油条配着豆花,既有了面食饱满的香,又有了豆花恬淡的滑,再加上葱、大蒜和酱油的点缀,一碗豆花足以缓解清晨的饥饿。吃完豆花,人们都纷纷忙活了起来,而小镇的一天这时才算真正开始。

  这就是澧浦豆花留给老澧浦人的美好回忆。而今,我们循着这种记忆,来到了澧浦豆花的发源地———澧浦老街,试图揭开这小小豆花背后的故事。

  豆花技艺 一脉相承

  83岁的老人贾美仙如今仍住在澧浦老街的巷弄里。她是澧浦早期豆花小贩贾延奇的侄女。虽然舅舅早已过世,但老人依旧可以回忆起当年舅舅和有着传奇经历的贾氏豆花的故事。

  贾延奇是东阳人,他因家境贫困外出谋生计,辗转来到澧浦镇。在老街上一间老旧的石头小屋里,独居多年,他靠着卖豆花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虽然生活艰辛,但贾延奇做豆花的手艺可是让人赞不绝口。他做的豆花入口即化,清香可口,吃过的人几乎都成了他的常客。经过多年的口口相传,贾氏豆花成了澧浦集镇早餐一绝。

  贾氏豆花虽盛名在外,却不曾有技艺传授与人。现如今镇上现存的豆花制作技艺,都源自于一位名叫王根木的豆花小贩。根据坊间的说法,王根木是澧浦镇蒲塘村人,每逢集市,他便将做好的豆花拿到集镇上贩卖。他的豆花吸引了周边许多村的村民前来购买,而王氏豆花独特的手艺也从那时候流传开来。 年近六十岁的程有文是王氏豆花的第二代传人。自上世纪80年代初王根木歇手不做豆花后,程有文便与他学习做豆花,同时,他把王根木制作豆花的工具也一并买了下来。至此,王氏豆花在程有文手中得以传承。“豆花生意和大饼油条生意是相辅相成的,有了豆花,大饼生意就更好了。”早年卖大饼出身的程有文向记者道明了豆花的重要性。学成之后,程有文夫妇便每日早起做豆花,练就了一手细致而精湛的豆花制作技艺。这一做便是十年之久。

  “作为凝固剂的石膏在使用之前要用炭火烤熟,若不经过碳烤,凝固而成的豆花达不到那么嫩滑的口感。”程有文说,“这就是程氏豆花与现在市场上豆花的区别。”然而,由于豆花制作太过繁琐,程有文夫妇最终舍弃了卖豆花的行当,转行做起了饼干。而程有文的大嫂程雁群,在熟悉了程式豆花的工艺以后,成为澧浦的第三代豆花传人。“虽然做豆花又苦又累,但总要有人将这门技艺传下去,因为澧浦豆花是澧浦人最珍贵的家乡美食,不管走到哪里,家乡的味道永远无法磨灭。”程雁群说。

  时光流转,老手艺悄然变迁

  一台老式豆浆机,一个灶台,几个任意摆放的小木桶,构成了厉绍海家的厨房。这位继程雁群之后,澧浦豆花工艺的第四代继承人,显得质朴而沉静。48岁的厉绍海和妻子蔡惠平在澧浦卫生院旁经营着一家早餐店,他家豆花虽不如程氏豆花来得滑嫩,但也不失为豆花中的上品。

  “口感之所以会不同,是因为制作工艺的简化。”厉绍海说,上好的黄豆被恰到好处地浸泡后,方能最大限度地产出浆水,而如今黄豆的浸泡时间已大大缩短了。磨浆方式也从原来的石磨研磨到现在的机器出浆,虽然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出浆质量却有下降。此外,滤渣程序亦有差别,以前是将沸水倒入浆水中再滤渣,而今直接加水,煮沸后再滤渣。如此一来,制成的豆花不如从前澄清。而制作豆花所用的石膏更是有所差异,从用炭火烤熟的自制石膏,到用现成的石膏粉作为凝固剂,现代豆花已然丢失了一份原始的嫩滑。

  时代的变迁为豆花的制作工艺加入了新元素,但人们对它的感情却从未削减。经过时光历练的澧浦豆花,非但没有被没去光华,反而更加熠熠生辉。它虽不如山珍海味那般珍贵,却是能让大众享用的平凡美味;它虽然只是主食的伴侣,但失了它却也失了千般滋味。澧浦豆花流淌着古老的血液,承载着几代澧浦人对生活的渴望,它正以新的面貌继续前行。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