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东新闻网  >  垃圾分类  >  垃圾分类特别报道
金东区垃圾分类特别报道三:一场由此及彼的蝶变
2015-05-07 15:03:52来源:

  关键词:加速器

  家园,一头牵着群众生活品质,一头牵着社会和谐稳定。家园建设全面不全面,村美、家美、人美都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区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工作全面展开助推家园建设,“美丽家庭”创建活动如火如荼,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观,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得到提高,村级组织建设不断深入,改善了环境,美丽了家庭,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了回应。如今,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真正成为优美环境、文明乡风、幸福生活、和谐社会的加速器,美丽金东在垃圾的分类减量中实现了华丽蝶变。

  1.家家户户拼美丽

  在曹宅镇杜宅村,洁净的大街小巷绿树成荫,别致的乡村庭院错落有致,精心装扮的“笑脸墙”上张贴着一张张村民质朴的笑脸,一幅环境美、人文美、和睦美的优美画面展现在眼前。

  据了解,杜宅村是“美丽家庭”创建试点村,而这面“笑脸墙”便是由该村6户“美丽家庭”示范户和59户“美丽家庭”户的笑脸照片组合而成。村民曹艳飞是该村“美丽家庭”示范户之一,对于荣誉的取得,她坦言,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工作为自己提供了机会。在这项工作推广之初,曹艳飞就带头搞好自家的环境卫生,并按垃圾分类的要求投放垃圾,因此她家在“美丽家庭”创建时“庭院环境美”这一栏几乎是满分。现在,她每天坚持早起一小时打扫卫生,扫地、拖地板、抹桌子,把垃圾分类放到门前的定制垃圾桶里。“这已成为全家人的习惯。”她说。

  “垃圾分类实施后,农村垃圾问题得到妥善处理,房前屋后干净了,污水横流不见了,村庄环境变好了,平时邻里之间的互动也多了。”在杜宅村支书杜跃春看来,村庄是大家,家庭是小家,只有大家小家都好,才是村民的美丽家。

  除了杜宅村,其它村庄也将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工作同“美丽家庭”创建活动紧密结合。

  走进孝顺镇金三村,干净整洁是大家的第一印象,放眼望去路旁除了些许落叶,几乎看不到别的垃圾。家家户户门口都植有各式各样的花木,满园春色,屋内也被主人打理得井井有条。该村通过创建“美丽家庭”“红黑榜”,村民已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在保持庭院整洁的同时争着清扫村中的街道,实现了村容的华丽蝶变。

  “要是整个村子卫生环境乱七八糟,家里就是打理得再美、再干净也没有用,苍蝇蚊子、烟灰尘土、‘白色垃圾’照样飞进院子里。”该村的“美丽家庭”示范户王根芳由衷地表示,以前都是隔好几天才草草收拾一次,如今搞卫生都是“全家总动员”,全家人心情也跟着舒畅了。从她的举手投足间,可以看出村民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

  去年,我区开展“美丽家庭”创建活动,按照“庭院环境美、家居人文美、勤劳致富美、邻里和睦美、爱心奉献美”的“五美”要求评选,涌现出了一大批“美丽家庭”户和“美丽家庭”示范户。目前,我区共有12953户“美丽家庭”户,1409户“美丽家庭”示范户。

  “美丽金东不仅需要村庄环境的优美,更需要人文环境的美丽。”区妇联主席陈倩告诉记者,垃圾分类工作优化了村庄环境,而“美丽家庭”创建有利于提升美丽乡村内涵,两者相辅相成展示金东的美丽形象,从而创造更大的发展优势。据了解,为将两项工作紧密结合,区相关部门多次召开动员会,在“美丽家庭”创建活动中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中评比“美丽家庭”。随着两项工作的协调推进,大家较着劲讲卫生、爱清洁、比健康,变“要我清洁”为“我要清洁”,从“跟着干”到“主动干”,“美丽家庭”多了,村里的环境也更好了,形成了上下互动、人人动手的良好氛围。

  2.男女老少齐动手

  去年7月,澧浦镇作为全区农村垃圾分类试点乡镇,率先开展该项工作。为了让垃圾分类落到实处,镇、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推行党员干部联系户、“门前三包”等制度,利用宣传栏、农户墙面张贴宣传资料,向村民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村妇女主任更是深入每户家庭发放围裙、垃圾桶等,从家庭主妇入手,倡导大家一起来开展垃圾分类。

  去年年底,全区全面铺开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利用创建“美丽家庭”,评选“美丽家庭”示范户这一载体,更好地营造垃圾分类的宣传氛围。同时,发挥团委、妇联、教育等部门作用,引导家庭妇女参与分类,组织在校学生回家做父母、长辈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转变思想,从而做到了全面发动,百姓全员参与。

  现在,一提到垃圾分类,村民们都纷纷竖起大拇指,为这一项工作点赞。“有一次,我在家里吃水果,随手就把果皮扔到可回收的垃圾箱里,可奶奶看到了以后,连忙叫我捡出来,还教育我应该扔到不可回收的那个垃圾箱。”曹宅镇小黄村村民于凤琴说,现在村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已经逐步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于凤琴说,垃圾分类确实是件好事,环境好了,住起来才会更加舒服。

  借着垃圾分类的宣传推动热潮,各乡镇都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通过示范村带动,以点带面,在全镇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村垃圾分类和环境卫生整治热潮。通过集中性的清扫,集镇和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许多乡镇、村庄还结合实际,制定出适合本镇、本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和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结合“党员公益日”活动,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对村里的沟渠、小道、房前屋后等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并组织人员开展垃圾分类培训,从源头上巩固环境整治成果。如今,全区已经实现了垃圾分类全覆盖,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专门分类的垃圾桶,村上建起了太阳能垃圾减量化处理房,建立起了一套收集可回收垃圾、进行精细分类、集中送到处理房的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对农户的卫生评比也由简单的室外有无垃圾转向了垃圾分类、庭院特色、家居人文等以“美丽家庭”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全方位评比,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得以纵深推进。

  3.“变废为宝”成现实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减量化工作的实质是提高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区农办主任傅得芳介绍说,要真正解决好垃圾问题,处理环节十分重要,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既节约运输费用、处理成本,又节省填埋空间,破解垃圾“变废为宝”的难题。

  在源东乡阳郑村,有一座六舱六门、占地120余平方米的太阳能垃圾减量化处理房,格外显眼。“它可以‘吃’下我们村420余人三四年的有机垃圾,这些垃圾经过处理,变成生物肥做有机肥料,渗滤液进入厌氧池,废气无害化处理后直接排入大气。”说起太阳能垃圾减量化处理设施的妙处,该村村支书曹如载赞不绝口。

  据介绍,太阳能垃圾减量化处理是利用太阳光照提高生活垃圾分解的环境温度,加快生活垃圾分解,提高垃圾的资源利用效率,分解后的残渣不会影响周边的环境,可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在岭下镇上保村,每天晚饭后村民刘菊仙都会按时掏出塑料垃圾桶里的垃圾,将它们分为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并扔到门前的简易垃圾分类桶里,其它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则放到村里定点的垃圾分类点。她指着垃圾分类桶告诉记者:“笋壳、西瓜皮是会烂的垃圾,包装盒、塑料袋是不会烂的垃圾。”第二天一大早,村里的保洁员刘大元会开着保洁车对村民分类的垃圾定时收集,对分不到位的垃圾进行二次分类,最后再将可降解垃圾统一运到太阳能垃圾减量化处理房集中处理。

  “我要对垃圾进行二次分类,像蔬果类能降解的直接倒进去,废纸、塑料、玻璃制品、金属物品等进行回收,电池、日光灯管、药品等有害的废弃物,送到就近垃圾填埋场,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刘大元说。

  据了解,太阳能垃圾减量化处理设施对剩饭剩菜等厨余垃圾、腐烂果蔬、市场肉品及果蔬的下脚料、家禽粪便、残枝枯叶等易腐烂垃圾,基本能达到减量90%以上。截至目前,我区442个项目村中太阳能垃圾减量化处理房已建设308座,其中已建成投入使用270座,已建成未投入使用26座。

  4.村级组织固根基

  每天早上,鞋塘办事处石泄村村支书庄跃飞都会到村子里转一圈,指导和监督村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并检查是否存在房前屋后随意堆放现象。

  鞋塘办事处石泄村共有农户187户,504人,原先是周边有名的软弱落后村,村庄基础条件差,各项工作推进缓慢。可如今再看,石泄村村庄干净整洁,每天都有村两委成员巡逻,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善。

  “看到邻近支家村把村庄弄得这么干净整洁,我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村两委成员都说,把村庄弄干净漂亮不是难事,别的比不过人家,这个咱们一定不能落后。”庄跃飞说,从那以后,村两委班子成员团结一心,积极学习先进村的好做法,比如每天安排两名村两委成员巡逻,发动村里的党员带头做好垃圾分类示范,每月组织一次清扫垃圾行动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里垃圾明显变少了,房前屋后堆放的杂物也消失了,曾经的卫生死角更是不见了踪影。

  通过村两委的努力,垃圾分类工作得到了极大推动,村民都能自觉将垃圾分好类,通过平日里村两委巡逻,指导村民垃圾分类,村民和两委成员之间的话题多了,关系也变得融洽了。3月底,全区要求各个村进行卫生费收缴,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特别是对一些不理解的村民,他们更是耐心地宣讲政策,分析收缴卫生费的原因,在村两委的不懈努力下,石泄村清明节前收缴率就达到了85.32%,提前完成了既定的目标要求。

  垃圾分类工作的出色完成,改变了石泄村村两委过去消极、怠慢的工作态度,带动了村级组织建设,“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土地清表、基层党建等一批重点工作也在有序开展。

  在全区,像石泄村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走进澧浦镇横路塘村,村中的水泥路上清清爽爽,老人们坐在树荫下拉家常,小孩绕膝嬉闹,其乐融融。“这一切都得益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开展。”村主任吴一凡告诉记者,村里刚推行这项工作时,先后召开了村两委、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将相关政策及具体的指导方法宣传到位,营造工作氛围,统一思想认识。在“统一战线”后,村干部和党员分小组三天两头上门做工作,归纳简洁的分类方法,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发挥了先进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完善了村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带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后进村”变成了“后劲村”,反过来也促进了垃圾分类工作的长效开展。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