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东新闻网  >  身边榜样
江东才子徐立星
2016-03-04 09:54:35来源: 今日金东 记者 徐盼

  徐立星,江东镇国湖村人,人民日报社评论部评论员。春节期间,他回到家乡,看到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有感而发,陆续写了《有人心的乡土,载得动更多乡愁》《莫为乡“愁”遮望眼》等数篇文章,在朋友圈内引发热议。才子点赞金东,众人点赞佳作,金东乡村建设成果因他之笔被广泛传播,引来一片叫好声。

  家乡巨变

  油然而生点赞之情

  这次春节回来,家乡的变化让徐立星赞不绝口。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得到很好的照顾;垃圾分类,专人打扫,集中处理;池水清澈,池岸光洁;苗圃动人,细柳成荫……走在河边绿化带上,无论是东方欲晓,还是夕阳西下,随处可见“小桥流水人家”之可爱。

  春节到多湖街道牛皮塘村拜年的经历,让徐立星感触很深。“记忆中一直是一个遥远的村落,小时候父亲骑着自行车带我去拜年,感觉要走很长时间,而现在经过二环东路,一下子就到了。村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小洋楼,百姓生活非常富足,变化真的很大。”徐立星感慨,金东的农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不论是村庄的变化,还是村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都越来越向城市靠拢。他认为,金东真正把消除城乡差距、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落到了实处。

  爱看书善思考

  在学习的道路上不停“折腾”

  从金华一中到浙江大学,再到中央民族大学,徐立星完全称得上是“学霸”,这与他一直以来养成的爱看书、善思考的习惯密不可分。

  “以前,家庭居住条件比较差,就是那种土坏房,上下隔一层楼板,算是‘两层’。我就住在阁楼上,有个小窗,窗前有棵大树,和电视剧《天下粮仓》里米河闭门读书的阁楼有点像。很多玩伴总以为我那时很苦,其实,我是幸福的。我在那读书、听广播、想问题,没有电视机,也没有电脑,最爱听时政和评书类广播。‘一枝一叶总关情’,独自坐在窗前的写字台上,望着窗外的大树,听着风声雨声,想着民生民瘼,就这样构成了我的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正是在这个狭小的天地里,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徐立星回忆道。

  说起自己的学文经历,徐立星告诉记者,其实单从成绩而言,他高中以前在学科上一直偏向理科,中考也是靠着自然科学、英语、社会这几门近乎满分的成绩才考进金华一中,语文反而相对较弱。即便如此,到了高二分班时,他还是果断选择了文科。“因为文科不简简单单是文字,它和考试作文不同,文科中最具含金量的部分是思想。那时候经常在家后面的小山坡上吟诵诗词,无论是朝阳还是晚霞,看着流过的武义江,经典诗词的美学与意境总是给人一种气度,生出一种光辉。”徐立星解释道。

  读大学时,徐立星选择了浙江大学中文系的古典文献专业,去深入学习、体悟中国古代精英文人的理想抱负、修养情操。在这片肥沃的文化土壤里,徐立星心中的思想种子得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同时,他还双修了法学,曾去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进行学习交流。本科毕业那年,更是以400多分的成绩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随后,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成为法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并获得过教育部颁发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毕业时获得了“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

  过五关斩六将

  成为人民日报评论员

  徐立星称自己从事媒体行业是一个偶然。学生时代,因为爱好思考和写作,徐立星经常会给一些征文比赛投稿,也获得过不少荣誉。在中央民族大学学习期间,他担任学校研究生报的主编。“民大和其他学校很不一样,这里有很多来自边疆和民族地区的老师、学生,通过编写他们的文章,能够从各个方面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徐立星说。后来,他又去人民网、北京日报社等媒体单位实习,更加深入地接触,并喜欢上了这个行业。

  毕业那年,徐立星有着多重选择,北京多家单位的考试都已通过,最后还是决定去人民日报社。“人民日报评论部这个平台很吸引我,这从它的作品里就可以看出来含金量,比如说任仲平、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都有很大的影响。”每年应届生招聘,报社都会收到上万份简历,而且多是名牌大学的佼佼者。竞争之激烈,用万里挑一来形容,也不为过。“当时笔试面试轮流进行了两次,再加上简历筛选,足足五轮,我们那一届还要求有跨专业的学历背景。”徐立星回忆起应聘过程时显得很平静,在他看来,重要的不是自己应聘成功,而是能够在这样的平台上,更好地锻炼自己,更好地传递党心与民意。

  身为人民日报社评论部里的一员,忙是工作常态,恨不得把时间掰开来用。即便如此,徐立星还是很享受,并且热爱这份工作。“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工作之余,徐立星还喜欢和各行各业的人交流,从中体会社会的脉搏,感知时代的温度。

  未来还想继续

  为家乡摇旗呐喊

  虽然每年只能回家一两次,但徐立星都会在和父母通话中关注家乡发展。“比如,居家养老这件事,就是父母亲先说起的,后来我又看到了电视和报纸上的相关报道。”徐立星感慨,越是隔着时间,就越能感受到家乡的变化。2012年春节,他邀请同学到家中做客,那时候正好碰上金武公路开修,道路坑坑洼洼,而2013年再回乡时道路已经修好,速度很快,而且这几年路面基本上看不到明显破损。

  “我对家乡的感情是很深的,初中时看《乡土教材》,就对艾青、吴晗、邵飘萍等乡贤心生敬意。”徐立星说,在高中时读到金华一中编写的名人合集,更加了解了金华的文脉传承,上学时也会经常到校园里瞻仰名人的塑像。到了大学,他对宋濂、吕祖谦、陈亮所做学问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知道金华是浙东学派的重镇。

  今年春节,徐立星先后在中央最高媒体平台上发表的两篇探讨家乡成功治理经验的文章,可以说对金东起到了很大的宣传推介作用,但他谦虚地说:“金东文化内涵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金东,它的知名度已经被推介出去。我只是写下,而不是创造金东的美好,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更好的提炼家乡发展成功经验、传递家乡之美的作品。”

  责任编辑:吴奕静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