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东新闻网  >  人文民俗
宋濂的故乡情结
2016-07-27 10:02:20来源: 今日金东 本报记者 朱纯 浙江日报记者 何贤君

  七月初的天气火伞高张,在傅村镇上柳家村的东北角,窄窄的乡道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宋濂故居遗址”字样。在一片绿意葱葱的草本植物中间,石碑显得格外显眼。经过岁月的冲刷,石碑已有些龟裂。它就这样静静的作为宋濂曾经存在过的印记,立在漫漫岁月长河中。

  故居遗址 荒草丛生待新生

  1310年,宋濂出生在这里的一个普通家庭。如今,周围早已看不出任何当年宋宅村存在的痕迹,1268平方米的故居遗址,只竖了一块碑,这块碑还是1996年底金华县政府竖立的。

  柳文义告诉记者,其实,真正的宋濂故居并不在石碑竖立的地方,而是石碑的后方,禅定古寺的西北角,那里古代叫作宋宅村,宋濂整个家族都住在那儿。宋濂在《萝山迁居志》一文中称:“余世居金华孝善里之潜溪,其地在县东七十里禅定院侧。”“当时金华县政府拨了一笔款,用于确定宋濂故居的位置,那时我们在禅定古寺的西北角挖到了古建筑的瓦片,这才确定了宋濂故居的具体位置。”柳文义如是说。

  宋濂出生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初的二十年。另据道光《金华县志》载:“元至正十年,濂复迁居浦江青萝山,匾曰潜溪,示不忘本也。十九年,还居潜溪。”如此见来,宋濂对故乡的感情不可谓不深。

  如今的宋濂故居遗址荒草丛生,里面还种着菜。宋濂被朱元璋奉为“开国文臣之首”,如此盛名之下,却是此番景象,不免令人感怀。

  禅定古寺 因宋濂而闻名于世

  离宋濂故居遗址不远处的禅定古寺幽深寂静,黄色的寺庙外墙掩映在一片绿色的田野中,更添神秘。宋濂刚出生时,禅定古寺的钟声响起,似乎就注定了之后宋濂对古寺非同一般的情谊。

  来到近前,只见大门上方写着“禅定古寺”。今年80岁的村民柳志明旧时听长辈们说起禅定古寺,都说宋濂小时候曾经在古寺中的明月堂读书。他指着大门正对的方向,原本这里有幅对联“何地可参禅,此间堪入定”,是禅定古寺的寺名出处,是当年宋濂请明太祖朱元璋题写的。

  禅定古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1800多年),在漫漫历史长河里,屡废而屡兴,几经兵燹而存。现存的部分建筑,是清宣统元年重建的,在文革期间被毁坏了,近年又进行翻新改造。如今,来自金华、义乌的香客络绎不绝。每年的正月和农历九月寺庙里做法事,更是香火旺盛。宋濂的出生地荒草萋萋,所幸因他而闻名于世的禅定古寺依旧焕发蓬勃的生命力。

  村里人都说,宋濂一生命运坎坷,但从未说过别人一句坏话,始终保持着一颗纯粹的心,这与禅定古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小生活、学习在如此单纯的环境里,让他始终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渊源颇深 上柳家人的“宋濂情结”

  宋濂,出生于潜溪,号潜溪,潜溪在他的人生中一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跟随着柳文义的脚步,记者见到了如今的潜溪,在禅定古寺的侧面不远处。柳文义告诉记者,这并不是当年的潜溪,前些年政府由于改造需要改了潜溪的流向,原本的潜溪就在宋宅和禅定古寺边,距离更近,河面也更宽,溪水也比现在要湍急一些。虽然不是同一条溪,但村民们还是把它保护得很好,看到它从村中缓缓流过,就仿佛能看到宋濂儿时在小溪边嬉戏。

  宋濂与上柳家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濂20岁时师从柳贯,渊源来自于书。宋濂曾读到一本手抄本,是当时一代儒家柳贯在京为官时的游记诗。宋濂觉得柳贯的诗作很有奇气,宛如融融春光,漫步柳堤,有如“老将统百万雄兵,旗帜鲜明,虽戈甲辉煌,不见有喑呜叱咤之严”,而且柳贯当时正住在浦江老家,于是宋濂慕名而去。之后,他与柳贯的儿子柳因也成了好友。上柳家村和下柳家村的祖先就是柳因,宋濂与他的交情,从他到此建村便可窥探一二。后来,宋濂的侄孙女还嫁给了柳贯的孙子柳穟,因此宋家和柳家还有亲戚关系。

  “我们都是柳因的后人,与宋濂也算是远亲。”柳文义说,从2010年开始,他成为了禅定古寺的负责人,而在这之前,一直是他父亲柳文洪负责管理。管理古寺的岁月里,父亲没有收过任何酬劳,且四处筹钱兴修寺庙,而如今,他接过了负责人的头衔,连带着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虽然如今的上柳家村早已没有了宋濂的后人,但柳家人作为宋濂的远亲,依然在这片故土上繁衍生息,为他守着这片曾经诞生和养育了他的土地。

  责任编辑:杨悦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