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东新闻网  >  人文民俗
藕花深处有书声
金华城东七百年古村东藕塘采风
2016-10-31 14:28:59来源: 今日金东

  “北山峥嵘,芙蓉秀拔,不胜其拱向也;长堤济济,毂击肩摩,不胜其聚会也;群鸟飞鸣,游鱼跃水,不胜其活泼也……而皓月渐升,波幻成玉界,于是洗盏更酌,击楫浩歌,传杯月下。斯时也,荷香扑鼻,月印波心,往来人静,惟闻僧舍钟声……”

  这番描写,令人生问。此地能看见北山芙蓉峰,则既非杭城西湖,也非赤壁江水。那么,这人间胜景位于何处?居住在东孝街道东藕塘村的村民们说,这描写的就是城东第一大塘——东藕塘,是他们居住的地方。

  

  ▲站在东藕塘边可远眺北山

  

  ▲《藕湖金氏宗谱》中的村图

  

  ▲金氏大宗祠位于今东孝小学处,拆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照片提供者:金剑光)

  

  ▲石门框爬满枫藤,气派应不减当年

  

  ▲“乐善好施”牌坊

  

  ▲东藕塘印书坊刻印的《金华王鲁斋先生传集》书页

  

  ▲七进厅的第五进,当年的图书版库

  东藕塘边聚居着

  理学大家的后裔

  近日,记者来到东藕塘村,此时塘隅的藕花早已谢,站在东黄线路边望去,塘面上是一行行的珍珠养殖浮子。虽然景致与诗文中描述的不一样,但抬头即见北山绵延于天际,远处的塘堤上绿树成行,湖山仍是十分的秀美,可以知诗文描写非虚。

  东藕塘,素来以面积广大著称。在《金华府志》中,它是金华城东最大陂塘,在现在当地村民口中,它是金华除湖海塘以外最大的塘。总之,人们对东藕塘的印象是它的大。

  如此大的塘,自然景观也不错。据《藕塘金氏宗谱》记载,第一个为东藕塘的景观倾倒的人就是藕湖金氏的始祖金若龙。他祖籍兰溪桐山,是宋元之际大理学家金履祥的第三孙。元至和年间,他从为官之地临海返乡,途经东藕塘,眼前的一切令他着迷,因而在此地安家。世代更替,到了清朝,族人中间已流传着“藕湖十景”的说法。宗谱上的村图画着节孝坊、白莲庵、亲恩亭等等大小景观20余处。可谓生活气息与自然风光并美。七百年后的现在,东藕塘上莲花已少种了,旧时村中的建筑也多已被新式的楼房取代,而金氏的后人却已繁衍成了东藕塘周边的多个村庄。

  起义前秋瑾曾在此塘谋划

  东藕塘对这样的变化自然是毫不在意的,就像它在宋代时经常于夏秋之际枯水而涸,多水之季又恢复原貌,它本身见证过的大变化就不少。现在最令村里老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前夕的那次隐匿的巨变。

  1907年的1月和3月,鉴湖女侠秋瑾两次来金华联络当地的反清组织加入“光复会”。这两次,她都寄宿在雅芳埠村的进步人士金南山家。当他们交谈到深夜时,离村子不远的东藕塘就是他们常去的地点。在堤岸上,他们有时低声商议,谈到激动处又慷慨悲歌。夜深人静,中天亦静。两人的万丈豪情也只有这东藕塘上的空旷之境才能承载得下。中国巨变前夕东藕湖边的这一情境,正巧被金南山的弟弟金长山目睹并写文记下。

  革命对于秋瑾与金南山二人来说,都不是一时的冲动。秋瑾夫家颇有权势,而反对清朝科举制度的金南山,本身也是能诗能赋的秀才。在这风光无限的东藕塘边,他们的放歌是一种反思,反思着金氏大宗祠、九进厅等等东藕塘边数百年来的沉淀。

  集取民间巧思的九进厅

  说到九进厅,可能会让人有疑问。古代社会等级森严,九这个数字又意义特殊。平常人家的房屋多为三进。普通百姓造九进的“豪宅”不会引来灾祸吗?

  山东曲阜孔府就有九进,它是中国古代除皇宫之外最大的宅院。居住者是孔子的后裔,朝廷所封的衍圣公,到了明朝时已位列文臣之首。即使这样,衍圣公府的九进也分为了公私两部分。衍圣公和他的家人所居住的,只是后面的三进房屋和作为最后一进的花园。

  与衍圣公府不同,东藕塘村的九进厅是货真价实的九进民居,只是“进”的方式有所不同。村上今年73岁的金文江老人说,九进厅的正中是一座三进建筑,以它为中轴线,两旁各有一三进建筑,拼组在一起,就是一座气势雄伟的九进厅。组三进为九进,这是民间的一种取巧。

  如今,宅子的房屋已只剩下了门楼和第二进的局部,但其石条仍存,门口还有砖雕“紫气东来”四个字。金文江说,这里就是这座宅院的正大门,这砖雕不仅显出了宅子的气派,其实还告诉人们一个信息——这座宅院是坐西朝东的。

  中国传统的民居多为坐北朝南,这样最有利于接收阳光。而在江南,宅院以东西为朝向多是地形的原因。金文江告诉记者,九进厅朝东开门原因是,人们要把它建成一座“步步高”。

  所谓“步步高”,指的是宅院从前门向后厅走去,地势越来越高。这样的称呼是一个吉利的说法。记者发现,从前厅往后走有多级台阶。“整座九进厅就是建在山坡。”金文江说,宅院依山而建,风景相当好,他也曾听老人们说过,打开九进厅一条直线上的门,向后厅望去就是山顶,再向下望去就是大塘,美不胜收。

  九进厅这种形制在金华极为少见。究其原因,建造这样的大宅院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金文江说,谈说这座宅子就自然离不开说到这座宅子最初的主人金孔斌和他建起七进厅的弟弟金孔时。

  全国罕见的“乐善好施”

  牌坊惊现村中

  据《藕湖金氏宗谱》记载,金孔斌、金孔时(金律)两兄弟早年丧父,但兄友弟恭,与人为善。经过长年辛苦经营,兄弟俩都发家致富。哥哥金孔斌造起了九进厅,弟弟金孔时造起了七进厅。村上至今还流传着关于他俩致富的传说故事。

  如今,兄弟俩之中弟弟金孔时的名气更为响亮些。村民说,那是因为他做的好事多到数不清,还是乾隆皇帝认证过的大善人。

  保留至今的凭证是位于村中的“乐善好施”牌坊。这座牌坊位于村中的乐善路路边,完全融入了周围的民居。牌坊高7.4米,三间面阔5.9米,四柱五楼。主楼之上为葫芦宝顶,正面悬挂有“恩荣”青石陡匾,明间额枋正面刻“乐善好施”四个楷书大字,枋中题记“为浙东善士金律立”,这些字都清晰可辨。

  古人建造的牌坊多为纪念性的建筑,主要用来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用来表彰乐善好施算是其中的冷门。事实上,在金华市牌坊类的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点中,这座“乐善好施坊”是唯一的用于表彰行善的。这类牌坊即使在全国范围内也属于罕见。

  翻阅金华一地的宗谱及方志,其中做了好事的人着实不少,为什么唯独金律获得了建“乐善好施”坊的殊荣?

  《金华征献略》记载道:“孔时在金华仅中赀,而慷慨好义于今鲜偶。”就是这样一个在金华范围内,经济实力只算中等的人,慷慨而为的善事却无他人能比。在史料记载中,金律一生修路造桥建亭无数。村民们说,现在金华人所熟知的通济古桥,也有他的“投资”。当年修缮建成于元代的通济桥时,金律曾一人捐献了修一个桥洞的资金。至于接济族中贫穷孤寡之人,这些在记载中一笔带过,想必也是数不胜数。

  村庄曾是“大学城”

  金律还相当重视教育。“金华号称‘小邹鲁’,随着时代推移,探讨学术的氛围越来越淡,金律为了让金华的学术氛围再兴,快把这个村建成一个‘大学城’了。”金文江说,“他在自家七进厅后花园中建起奎光阁作为书院,聘请了多名金华的知名学者讲学,曾经主讲过金华丽正书院的经师王崇炳也来此担任主讲。自家的七进厅里,许多房舍成了学生的宿舍,供远道求学的学生居住。”此外,金律还倡建了金仁山祠,宋元之际的金华学派理学大师金履祥激励着金氏后人和学生们。奎光阁上,金律将重金购得的珍贵书籍、字画藏于其中。从奎光阁远眺,能东观日出,西赏斜阳,尽享湖山之胜。这里无疑是一个精神上的圣地,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更加富庶而风雅的村庄。金文江说,他小时候曾见到过当时那些读书人留下来的诗文手稿,厚厚的一叠有5公分高。

  现在,为善士金律而立的牌坊还在不倦地“讲述”这一切。牌坊立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距今261年而保存完好。10年前,它已成为金华市第二批文保单位。牌坊前就是过去金华到义乌的古道。据附近的村民说,牌坊之所以没有气派地横跨于路,只是谦退地处在路边,还是金律自己的意思。

  印书坊出版了十多部

  金华理学大家著作

  东藕塘村,不仅人善、屋多、塘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书多。

  在清代雍乾时期,由于金律在东藕塘村创办了书院,读习诗书之风大兴。学习没书怎么行?为了满足大家看书的需求,东藕塘村中还诞生了一家出版社。“郡东藕塘贤祠义学藏版”字样就是东藕塘印书坊的“商标”。

  古时候,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族以宗祠的名义请人雕版刻印并不稀奇,但这样的刻印多是为了制作族谱,或是刻印本族先贤的作品,以留教子孙。所刻书籍也大多只在本族或地方流传。东藕塘的印书坊所印却丰富得多。

  金履祥与何基、王柏、许谦一道被历代理学家尊为“金华四先生”,是金华人的骄傲。然而,因为相去四先生的时代越来越远,他们的著作也不同程度地散失。为了避免这些著作再出现“贵于珙璧”而不可得的窘境,金律凡见到“金华四先生”的书,必购买,然后交给请来在奎光阁教书的先生们校勘,最终由自家的印书坊刻版出版。有热情、有资金、有学者、有巧工,清雍乾时期东藕塘边的刻书成了外人眼里的得天独厚。

  金履祥的《宋金仁山先生传集》《宋金仁山先生年谱》,王柏的《金华王鲁斋先生传集》,许谦的《许白云集》,有关“金华四先生”,这里就刻印有其中三人的著作10余种。东藕塘也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理学著作渊薮。清代本地博通天文、数学、文学的大家张作楠就曾说自己是在受赠东藕塘印书坊出品的《东莱集》等15部著作后,才“稍窥婺学渊源”。

  书坊出版的部分书籍

  收入《四库全书》

  东藕塘印书坊所印书籍不仅影响了金华的学者,还用了一部书,使得金华的先贤扬名全国。这部书就是因收入《四库全书》而广为人知的《金华征献略》。此书分12类,分别记述了八婺之地自古以来的先贤事迹。

  正史往往不能具载一地先贤,方志限于篇幅,而宗谱家传又多溢美,地方士人的史传对于后人来说价值极大。自元代吴师道《敬乡录》、明初宋濂的《浦阳人物记》,明末吴之器的《婺书》之后,士人为先贤立传的传统又在《金华征献略》中得以延续。 如今,当年校书先生和刻工、印书工的忙碌只能由读者想象。金文江告诉记者,七进厅的第五进就是原本保存当年所刻书版的库房,“书版一架一架地整齐摆放起来,放在那一进的二楼,我们小时候都是见到过的。只可惜,新中国成立前夕,一伙强盗到了村上,其中的书版皆被焚毁”。所幸的是现在还有两块印书版保存在一户人家家中,未罹于难,硕果仅存。

  阅尽东藕塘村的古迹与故事,漫步在东藕塘边,阴晴不定的天气使得北山忽隐忽现,天光在塘中忽明忽暗,周围的景色亦有多彩。这不禁让人想到,东藕塘的人文之韵是如此的丰富,它绝非单纯的一口大塘。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