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东新闻网  >  阅读影评
本期话题:如何看待阅读方式的变迁?
2016-11-28 09:03:19来源: 今日金东 黄飞亚 王特桑 程玲仙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数字化阅读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优劣之争随之而起。有人说,书本阅读方式好,“故书不厌百回读”;也有人说,数字阅读好,经济、快捷、容量大,未来将取代书本阅读。那么,你对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有什么样的体会?如何看待这样的阅读方式变迁?本期话题就此展开讨论。

  重回纸质阅读 品味纸质之美

  在笔者今年阅读的近三十本书目中,只有最开始的三本是依靠电子书阅读器kindle进行的,虽然纸质书很重很占空间,但笔者还是义无反顾选择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切身体会告诉笔者,纸质阅读有着回读性强、弱干扰、高沉浸感、资源丰富等优点。

  经常看书的人或许都有这样的经验,即看到某一章节突然会回看之前的内容,这在叙事流畅的小说上表现的不明显,而在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书目就比较突出了。在已经看过的内容中找东西,这是凸显纸质阅读优势的地方之一。尽管kindle增加了跨页预览的便利性,但是受限于其机能,回读的流畅度依然不高,而iPad、智能手机等纯粹翻页速度倒是快很多,但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回读翻页的准确度。

  怎样的阅读过程最舒服?就个人而言,干扰性低是排在首位的。找一个安静的环境,抛开手机等通讯工具……这些都是客观环境,可以一一实现的。但在数字阅读过程中,被诸如调节亮度、字体的功能所分神,完全不由自主的。而纸质书这类干扰很弱,偶尔盯着书角发会儿呆倒是有,被新书的油墨味带跑也是有的,但不失为一种享受。

  也许是个人阅读喜好,就像油墨香一样,手捻纸翻页的动作会让笔者更专注些,而用kindle看书时,想实现同样的高沉浸感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用iPad阅读,则能忍住不去按home键已经拼尽全力了。至于资源丰富这一优势更是不用说,太多的书目只能找纸质版本。

  挪威斯塔万格大学阅读研究中心的安妮·玛根教授曾做过研究,显示屏与纸张两种介质在物理性质上的不同,直接决定了人们无法从电脑上获得传统的阅读乐趣。玛根指出,在阅读传统的纸质图书时,文字本身不会移动,可以让人平心静气,但在电脑屏幕前阅读时,鼠标点击和滚屏不可避免地会打断人的注意力,令人失去耐心,以及对文字全面的把握。此外,手指在触摸纸张和显示屏时,对大脑感知区域的刺激也完全不同。前者更有助于激发人的潜意识,帮助深入理解文字之美,而不是仅仅止步于获得信息。

  纸质阅读,读的不仅仅是内容,内容之外,读者品味的是一种阅读之美、纸质之美。纸质书的纸张、封面材料、色泽、开本、字体、字号、版式、装订方法以及印刷、制作方法,还有触手生温的质感与纸张散发出的清香,都令人回味。纸质阅读是一种习惯,一种愉悦,一种享受。

  少了青灯黄卷和书香墨痕的阅读形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可能由此造成的人们思考水平的降低和思维能力的弱化。纸质书是慢媒体,在快媒体时代生存下去,需要厚度。人既需要碎片化的阅读,也需要厚度阅读。碎片阅读不是知识的拥有者,只是知识流通的途径。重回纸质阅读,捧一本书,边读边写,在书香墨痕中重温这一传情达意的文本载体和婉转从容的交流方式。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不要让书籍成为了记忆中的古董,不要让传统阅读成为了遥远的“传统”。

  变的是方式 不变的是文字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的流行,数字阅读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常见的阅读方式。我们迈进了一个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共存时代,有人青睐纸质书,也有人迷恋电子书,关于两者的争论甚嚣尘上。

  在笔者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各有千秋,大可不必孰重孰轻争论不休,两者应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不管是现代的数字阅读,还是传统的纸质阅读,两者各有优缺点。前者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等优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及时了解各种信息,知晓天下事;后者是一种情感体验式的深度阅读,人们能够深度了解文章大意,伴随着反复阅读和思考,感受故事情怀。

  在读者的生活中,数字阅和纸质阅读同时存在,各取所需。在这个泛阅读的时代,阅读的对象不仅仅是文字,更涵盖了影像、画面等内容,利用碎片化时间,我会用手机刷微博、刷网页、刷朋友圈,见缝插针地浏览文章、观看视频。每天早晨起床时,自己习惯点击一些电子书籍公众号,洗漱时用耳朵去“浏览”文章。而在晚上或周末,我又喜欢纸质书的质感与存在感,选择性的阅读书籍,避免碎片化的心灵浮躁和浅薄,就像是和书籍来一场灵魂的对话。

  个人认为,两种阅读方式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数字阅读能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使一些沉睡的书籍重新苏醒过来。在笔者身边,就有人因在朋友圈看到有关某本书籍的文章,为其所动,便入手书籍深度阅读。而纸质阅读培养的思考习惯,又加强了我们的阅读能力,能更好地进行碎片阅读。

  纸质阅读也好,数字阅读也罢,变化的是载体,不变的是文字。对于一个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来说,从文字中获益才是关键,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共同塑造了人的精神世界。面对信息多元化社会,我们应该结合这两种阅读方式的优点,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提升阅读的效率和质量,扩大阅读范围,尽量实现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的作用最大化。

  数字阅读也能造就书香门第

  当下,全国推行书香社会,我们呼吁让阅读成为习惯,我们倡导让人们拥抱书籍,可是,什么才是阅读?很多人认为,只有阅读纸上的文字才叫阅读,其实,在笔者看来,这种认知有点儿固步自封,阅读无处不在,在互联网时代,电子阅读来势汹汹。

  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既有着与时俱进的美好,也让人们不无担忧。具体来说,就是出现了浅阅读的情况,人们借助网络、借助手机,阅读的都是碎片化的文字,信息爆炸的时代,内容浅显、仅供消遣的浅阅读无所不在,阅读变成了“读网”“读手机”。这也难怪,我们处于一个步履匆匆的时代,处于一个娱乐泛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再加之电子产品的介入,也就让我们对电子阅读有了些许偏见。

  不少人在担心,纸质阅读渐行渐远了,我们的文化还能回归吗?这种担心,其实是杞人忧天。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不是天敌,原本可以和平相处,只是我们人为地将两者对立起来,不是只有“书架上的书”才是书。在笔者的身边,不少朋友都有阅读习惯,他们告诉笔者,他们的很多书都是在电子阅读器上看完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来,电子阅读正在往深阅读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碎片化、娱乐化、浅层次的阅读正在逐渐变成“深阅读”,一些有着文化色彩、内容丰富、知识厚重的电子阅读产品受到了青睐,这是一个好的苗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也渐渐转变了,载体也发生了变化。但是,这是只是阅读形式的变化,阅读还是无处不在的,阅读的性质和收获,不会因为载体的变化而不同。我们没有必要非把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弄得水火不容,两者并不矛盾。

  以前,笔者也特别喜欢纸质阅读,手捧书籍的感觉确实是踏实的,看着屋子里的书架都被装满,心里有种幸福的感觉。但现在我也加入了数字阅读的行列。因为,每次出门,带着几本厚重的书总是不方便,而现在只需带一个电子阅读器,出门的时候依然可以阅读。

  数字阅读确实有很多好处,一方面,这样的阅读可以节约纸质资源,更加环保。另一方面,它可以让外出携带更加方便,而且喜欢什么样的书籍可以收藏起来永久保存,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如果想查阅内容,还可以进行检索。

  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都是阅读,我们不妨坦然接受阅读形式的改变,说不定再过100年数字阅读也还会发生变化,成为其他载体的阅读。这都不是问题,只要我们有一颗热爱阅读的心就行了。

  书房里摆满书架,书架上摆满书籍,这是我们传统认知中的“书香门第”。而现在,这种看法确实需要改变一下,电子时代,读书未必需要“破万卷”,“数字深阅读”也能造就书香门第。

  微言大义

  网友“爱上你的笑”:周围坚持传统阅读的人不多,大家都觉得厚厚的书本携带不方便,还是数字化阅读好。

  网友“清尘”:将一本本看完的书整齐叠放在一起,会让人很有成就感,时不时翻看回顾一下,也是一种情怀。

  网友“小毛孩”:选择传统阅读还是数字阅读,我觉得还是得看我们阅读的是什么类型的书。一些名家著作或者经典文学作品,个人觉得还是买纸质的书比较好。

  网友“断了的弦”:除了盗版书,永远优先考虑纸书,光是拿在书中,可以翻,可以感觉,可以直接在书中做笔记就足够了。

  网友“借口”:喜欢电子书的搜索,记得只言片语就能迅速定位。喜欢电子书的携带方便,不用背着沉甸甸的纸质书跑来跑去。

  下期话题

  对于家庭医生你有何期待? 感冒、发烧,打个电话就能得到专业建议;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医生全程帮助随访管理与健康指导;病情较重、需要转院,提前预约优先转诊;行动不便、需要护理,可以开设家庭病床……今年7月初,我区开展2016年新一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了签约家庭医生带来的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今后,家庭医生将逐渐进入百姓的生活。对于家庭医生,你有何期待?下期话题就此展开讨论。

  责任编辑:徐小霞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