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东新闻网  >  人文民俗
“窑”望古今:藏在时光里的手工陶艺
2016-11-30 09:46:22来源: 今日金东 记者 朱纯

  澧浦镇缸窑村的古窑文化源远流长,陶器制作可以追溯到明朝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该村曾以做工精良、品种繁多而闻名遐迩,一度成为当时的典范。

  这里的手艺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半弯着腰摆弄着泥巴,让一个个作品从平凡的泥土中诞生。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是故事。11月中旬一个温暖的午后,记者走进这个风景旖旎的缸窑村,探寻昔日辉煌的制陶岁月。

  

  

  

  

  这是一个

  由陶器装点的村子

  11月的金东,风吹稻花香,到处弥漫着收获的气息,沿着金义东公路一路向东,人们便可看见“缸窑”两个醒目的大字。

  缸窑村与琐园村一路之隔,琐园村面对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每天迎来送往,而不远的缸窑村田园牧歌般的风景另有它静谧的美,成百上千只陶缸静卧在屋旁、路边、山麓,无言地邀请来客感受这个曾经以制陶工艺生存的古老村子的悠远气息。

  缸窑村座落在澧浦镇王姆山脚下,属于宋宅行政村下的一个自然村。就是这个小小的自然村里,村景非常奇特,自成一派。房前屋后,几乎家家门前都种了许多植物,而这些植物,大多是种在残破的陶缸里。一些老房子的墙壁,并不是用砖头和黄泥砌起来的,而是由一个个形状各异的陶缸和瓦片垒起来。

  “这是我们村的特色,别的村子并不多见,早些时候村里制陶业兴盛,制陶过程中也不免产生一些残破件,村民们就用它来种花种草、砌墙、接雨水等。”村监委主任宋春景告诉记者,一直到现在,村里依然能看到许多或完整或残破的陶制品。

  

  当年兴盛的制陶业

  给村民带来红火的日子

  随处可见的陶制品让人窥探到当年缸窑村制陶业的兴盛。缸窑村的人民一代代继承祖业,古窑历史和手艺绵延600余年而不绝。上世纪70年代,村里还是有许多人在传承这门手艺。

  当时,缸窑村生产的陶器品种非常多,大多是实用型的,有酒缸、水缸、花盆、盐钵、瓦片等20多个品种,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村里有一条古窑叫作龙窑,全村所有的手艺人都用龙窑来制陶。“一星期烧一窑,一窑能做2000多个坛子,数量很多,利润也很可观。”宋春景回忆,那时村里办了个宋宅陶器厂,作为村办企业,生意非常红火,过年给大家的分红很丰厚,村子非常富裕。隔壁村的村民都来他们村购买陶器,有自用的,也有拉出去卖的。

  缸窑村的陶器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许多村民用小推车推出去卖,赚头不少。远近的村子里用的陶器一般都出自于缸窑村的村民之手。所有陶器中最受欢迎的就数酒坛,浙江人有自家酿黄酒的习俗,用这样的陶土酒缸酿酒、装酒,或保存或外运,只要封存得好,可长年不变质,越陈越香,因此缸窑村的酒缸十分走俏,绍兴许多卖酒的商家都来订购酒坛,一窑的酒坛,一制成便售罄。

  慢慢地,80年代初期,随着塑料制品在市场上的普及,许多商家都改用塑料桶来装酒,陶制酒坛工艺费时费力,优势难以与塑料制品相匹敌,村里的很多手工艺人都被迫转行。“我20岁时开始制陶器,做了几年市场不景气了,陶器卖不出去,我只好转行去开了拖拉机。”今年59岁的村民徐达云遗憾表示,村里许多村民都和他一样,无奈转了行。

  村民们转行后,龙窑便闲置了,当时有几户村民承包了龙窑,但因陶器卖不出去,均以亏本收场,龙窑则彻底归于寂静。

  

  缸窑村里

  古朴的龙窑经年已不在

  在缸窑村的山麓上,记者见到了这条古老的龙窑。它卧在山坡上,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窑址选在山麓上,并顺着山形向山延伸,这样,火可以均匀地沿山坡而上。

  这条龙窑到底有多久远,村里没人说得清,大家都模糊表示建村以来似乎就有了龙窑,说法的真伪无从考证,但龙窑里烧制的成千上万个陶器,一定铭记着这段悠远的历史。龙窑一共长60多米,但很可惜,记者见到的只是龙窑的遗址。龙窑从80年代开始荒废了几年,由于无人照管,不幸坍塌了,之后也没有再修过。

  如今,原先的龙窑被人承包了,早些年种过水果,这两年改种樟树了。在树林中,你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原来龙窑残存的痕迹。一些树旁有几个矮矮的墩子,这是之前龙窑的柱子。窑上的大树郁郁葱葱、高大挺拔,证明了龙窑停烧的时间已不短。龙窑旁边原先也都是制窑的厂房,如今房顶坍塌了,只留一部分破败的墙壁,墙壁里面,已经长满了绿色藤蔓,有的已蔓延到隔壁房子的房顶。

  据村民们介绍,村里并不止龙窑一个窑,龙窑再往里走,村民们称之为“里缸窑”的地方,还有几个稍小一点的窑,当然,在岁月的冲刷下,它们早已不复原来的样子,但地上时不时还能看到一些残破的陶制品,印证着它们曾经存在。

  今天,

  依旧坚持纯手工制陶

  如今,村里会制陶的人还大有人在,50岁左右的人一半以上都会这门手艺,但还在以制陶为生的只有3户了,宋开友就是其中之一,他是3户人家中制陶时间最久的。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修胚,天气微凉,他只穿了薄薄一件衣服,挽着袖子,粗糙的手上满是泥巴,他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天气是有点冷,但我一直忙活着就不觉得冷了。”

  宋开友的生产作坊大约50平方米左右,所有的制陶工序都在这里完成,一旁的烧炉也有20年左右的历史了。宋开友表示,他今年52岁,从17岁学习制作古窑手艺以来,已经有35年多了。一开始,他烧制一批陶器有许多都是残破品,后来慢慢娴熟,残破品从五六个减少到一两个。烧制陶器的火候很难把握,大多时候要靠长久岁月烧制摸索出来的经验,只有尝试得多,才能慢慢进步。

  宋开友介绍,缸窑人制陶器依旧坚持着纯手工的方法,制作一个陶器,需经过取土、搅拌、做坯、成型、风干、烧制等多道程序。制陶器的土是从孝顺镇周边的山里挖的,陶器对土的要求很高,不能有一点石头,由里向外慢慢变红,并且要有足够的黏度。原料解决后,接着就是捣土。陶土要按比例加上水,反复踩踏和搓揉,使之变成“熟土”,这个步骤也要花上整整一天的时间。

  他现场给记者展示了做坯的过程,他先将“熟土”搓成一条,围成一圈,然后根据缸的大小,一圈圈往上接,最后形成坯的雏形。制坯时他用两把槌子反复槌打,使之成型,再用沾过水的布将缸坯外表搓光滑。

  “接下来要处理的环节是阴干。或把泥坯放在工棚里慢慢风干,或可在太阳下晒干。泥坯一般晾晒10天左右才能进窑烧。等烧制完成后,出来的就是陶器成品了。”宋开友表示,一个产品从开始制作到成品,至少需要一个星期至半个月时间。

  手工制陶

  重新焕发出生机

  搅拌黄泥土直接用脚踩,双手摆弄泥,让坨状泥慢慢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宋开友手脚并用,手指、脚尖滑过的泥,似乎都还留存着从前的温度。

  他正在忙活的,是义乌客户订的一批酥饼炉芯。年轻时,宋开友和村民们一样,也是以制酒缸为主,随着塑料制品冲击市场,他之后改做酥饼炉芯。现在,村里其余2户制陶的人家也是以酥饼炉芯为主要产品。

  虽然机器制品造价低、生产速度很快,但到底有许多比不上传统手工艺的地方。“机器制作的酥饼炉芯比我们手工做的要薄很多,不防冻,冬天容易冻裂。而且机器制作的酥饼炉芯和我们用的不是同一种土,我们用的土粘性很高,硬度也相应高,不容易破裂,而机器制作的会在土里掺石头粉。”宋开友笑着说,一开始,有一些客户到他这边订做炉芯,但之后嫌要价比机器制作的高,就不继续订了。然而机器制作的炉芯容易坏,更换得勤了其实成本更高,于是客户还是会回头来购买手工制作的炉芯。传统工艺的优势是机器制造永远无法取代的。

  据了解,手工制作的炉芯小的70元一个,大的140元一个。宋开友的陶坊去年卖了2000多个炉芯,今年到目前为止卖了1000多个炉芯。对于今年市场行情不如去年,宋开友并不介意。“每年市场行情有波动是正常的,目前我挣的钱完全可以养活家人,而且我喜欢做这个,时间上很自由,而且这么多年了,对这些土都有了感情。”

  

  土陶艺人的守望,

  年轻一辈的传承

  老一辈的手艺人对制陶技艺感情很深,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这项技艺无法传承下去。漫步缸窑村,村里的年轻人很少,他们都到外面的世界里摸爬滚打,不愿像祖辈一样起早贪黑摆弄泥巴。土陶艺人一天天在缩减,其手工技艺就像一盏油灯,在万家灯火中发出微弱的光。

  “这活想要精通很难,因为手艺不精的人做出来的陶器厚薄不均,在烧制过程中容易破裂,而且一件陶器需要很多步骤,任何一个步骤不当都可能导致陶器损坏,需要无数次尝试才能掌握窍门。而且制陶很辛苦,比如烧制时,早晨4点就要开始,一直到晚上10点,是不能间断的,期间要控制火力,一刻都不能松懈。”宋开友说,“陶器很重,一个炉芯大概有20公斤,一个一个搬运也不是个小工程。这些原因都导致大部分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制陶。”

  但让宋开友欣喜的是,他22岁的儿子宋呈祥只要放假,就会帮他一起搅拌泥巴,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宋呈祥眼中,这是传统传承。如果他们年轻人不去学习,缸窑村的古窑制作手艺就会失去传承。 另一边,宋开友的堂哥宋兆良也是制作炉芯的,他的儿子宋冰阳今年上半年也开始了制陶学习。“一些基础的步骤我已经大致掌握,但比如做好胚后的精细打磨我还没完全学会,这里面门道很深,我还需要多多练习。”宋冰阳说,目前村里在坚持古窑制作的本就不多,而且他们都已是父辈的年纪,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这项手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所以继承和发扬古窑制作手艺,是他们的责任。

  责任编辑:徐小霞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