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东新闻网  >  旅游休闲
在南极500天
2017-03-07 10:41:33来源: 中国国家地理

  2016年3月3日下午,“海豚”直升机载着作者和科考队员们从南极中山站的停机坪起飞,5分钟后稳稳地降落在停靠在附近海域的“雪龙”号上,李航就此与南极生活的500天惜别。在这500天期间,李航经历了南极的一个冬季和两个夏季,在极昼和极夜的考验里、在极光的强刺激下,还在读博的李航,用年轻人的敏感和好奇,记录了他所感受到的美与激情。对于李航来说,南极,是诗与远方。

  2014年10月30日上午,简短的欢送仪式后,“雪龙”号在细雨中驶离上海港,一路向南。在海上漂泊的第一个夜晚,海风夹杂着淡淡的咸味扑进窗子,我走出乘员舱,在甲板上盘腿坐下来,漫不经心地敲击着笔记本键盘,开始记录这段注定不平凡的旅途。不远处有几名队员在昏暗的灯光下抽烟聊天,虽然离我很近,但话语全都淹没在了嘈杂的波浪声中,我一句也听不清。

  海浪有节奏地拍打着船舷,人走起路来也跟着摇晃,这对于第一次经历海上航行的我而言,就像欲睡的婴儿躺在摇篮里一样,是一件很值得享受的事情——直到半个月后穿越南半球西风带时,我因为晕船吐得天昏地暗,才明白这想法是多么地可笑。

  南极洲总面积1424.5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陆面积1239.3万平方公里,陆缘冰面积158.2万平方公里,岛屿面积7.6万平方公里。

  南极洲无定居居民,只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1959年12月,12个国家签订《南极条约》并于1961年生效,限定所有国家对南极洲的利用仅能用于和平目的,冻结了各国在南极领土所有权的主张,促进了南极洲科学考察的自由和国际合作。

  早在1904年,阿根廷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南极考察站,现在,坐落在南极大陆上的各国科考站数量已经超过了70座。它们大部分都分布在南极大陆的边缘地区。位于西南极大陆的南极半岛相比南极其他地区纬度低,气候相对温暖潮湿,所以很多国家选择在这里建立自己的第一座考察站(1985年,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就建于南极半岛旁边的乔治王岛),因此这里也成了南极大陆科考站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近年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南极,登陆点也几乎都在南极半岛,因此这里成为了人类在南极大陆活动最频繁的区域。

  这些科考站总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常年站,有考察队员常年驻守在站区生活和工作,例如长城站和中山站;另一类叫夏季站,因自然条件恶劣,只有在南极气候相对温和的夏季才有考察队员前往驻扎,例如目前的昆仑站和泰山站。

  目前俄罗斯在南极建立的考察站数量最多,有8座,紧随其后的是阿根廷、美国和智利。1957年,美国在地理南极点建立了一座考察站,并以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位著名探险家阿蒙森和斯科特的名字命名。

  1985年,我国在乔治王岛建立了第一座考察站长城站;4年后,中山站在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落成;到了2009年,内陆考察队成功抵达海拔超过4000米的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A,并在此建立了昆仑站;2014年又在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的位置建立了泰山站。目前,我国正计划在罗斯海域建立第五座考察站,选址工作已经展开。

  11月底,“雪龙”号抵达南极普里兹湾海域,伴随着“海豚”直升机从飞行甲板上起飞探察冰情,随后船头传来海冰被钢铁挤压、撕裂的巨大声音,“雪龙”号开始破冰前行。这时,对船上的一百多名科考队员来说,前方30公里陆缘冰外的中山站,是在这世界尽头唯一象征着家的图腾。

  和很多国家一样,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以年为周期开展。每年的11月,“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满载着货物和考察队员一路南下,为我国建立在南极大陆的考察站输送补给和人员。到了来年的3月,南极大陆即将迎来新的寒季时,考察队的夏季工作结束,“雪龙”号会赶在南极海域的冰况恶化之前,载着大多数队员返航,而留下少数队员继续驻守在考察站。留下的队员将在漫长的寒季维持站区的正常运转和部分科研工作的开展,直到下个年度的考察队前来交接,这个过程被称作越冬。越冬期间,寒冷和极夜为南极大陆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使得考察站与外界的物资和人员交换难以进行,队员们只能自力更生度过困境。

  责任编辑:杨悦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