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东新闻网  >  美丽乡村
聚焦小城镇系列报道 之八——傅村镇
2017-05-17 10:26:24来源: 今日金东 王特桑 戴晨曦

艾青故居2.jpg

傅村镇位于金东区东大门,距金华城区约28公里,距义乌仅20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区域内有“无水港”、中外运等物流中心,是外贸货物中转地,更是金义都市新区的核心区域。傅村镇境内有杭金衢高速公路服务区,杭金衢与甬金高速公路互通口,03省道穿镇而过,境内的金港大道、四海大道全线贯通。全镇共计35个行政村,区域总面积35.22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年底,本地户籍人口25689人,外来人口46400余人。

傅村镇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孕育了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中国诗坛泰斗艾青。1986年6月,傅村镇被金华市人民政府定为革命老区。上柳家村边的禅定寺,在抗日战争时期,金萧支队第八大队主要领导曾在寺内办公,抗战胜利后,八大队在此集结北上。沈约后裔集居地山头下村,建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建筑,2010年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同年,畈田蒋村被评为国家美丽宜居示范村。

近年来,傅村镇党委、政府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为方向,围绕“提升产业结构、加快城乡融合、保障改善民生、构建节点强镇”的工作主线,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工业强镇、商业活镇、人文兴镇”四大战略。加快工业项目落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城乡统筹融合,着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基础设施投入,促进民生持续改善;加快社会管理创新,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该镇始终坚持把工业发展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全镇支柱产业有印刷、电器、包装等,其中工农业、种养殖业、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现有华丰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洁灵家居有限公司、帅达毛纺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超亿元企业10家,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去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03.39亿元,其中规上企业产值39.68亿元,出口交货值40.92亿元,其中自营进出15.22亿元。

目前,该镇已建设1400余亩上荷塘畈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完成“薯—稻—薯”轮作示范项目,建成千亩溪口马铃薯无公害生产基地和300亩冷水菱角设施钢架大棚栽培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花之海”园艺有限公司从国外引进高档花卉品种,杜鹃宝珠在中国花卉·茶花品种登录中心登录,年育容器育苗1000多万株,带动了周边农户种植品种。

坚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牢牢把握机遇,傅村镇正昂首阔步走向更高、更强。

地心世界.JPG

现实短板

近年来,傅村镇发展迅速,镇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不断攀升,但城镇化过程中也产生了新的问题。随着外来人口的集聚,整个城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停车难、流动摊贩整治难、集镇卫生保洁难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集镇的发展。比如停车“一位难求”的现象,尤其在节假日、赶集日,停车难甚至影响到周边的交通。傅村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同时,随着这几年我区美丽乡村建设及工业园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傅村镇农村环境和工业发展都有了很大改善。但总体而言,因为缺乏规划,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不明显,此外,集镇建设标准不高,建设和管理品味有待提高。同时,该镇的产业发展仍以低端制造业居多,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大图.jpg

特色优势

01

区位优势充分显现

乘坐连通金东和义乌的快速公交三号线,在都市新区站下车,再有10分钟左右的车程,就到了傅村镇。这个离全国著名的义乌商贸城仅20公里的大镇,毫无疑问处于金义都市新区核心区域,是浙江金东经济开发区的重要区块。

傅村镇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使其成为我省乃至全国外贸货物中转地。区域内的金华中外国际物流中心便是傅村镇物流业高度发达的证明,该国际物流中心以国际和国内货运代理、仓储和分拨为主业,以集拼、配送、电子信息为配套,以标签、再包装、查验、检测、融资、信息查询等增值服务为依托,形成年货物吞吐量63.0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08万的物流规模,具有无水港、国内物流、金融物流、保税仓储等“四大核心功能”,标志着近年来金华物流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

以区位优势为基础,傅村镇以物流业、工农业等为支柱产业,以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为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过去的五年,是我镇综合实力提升幅度最大的五年。”傅村镇党委书记陈卫强表示,在这个金东大开发、大建设的五年里,傅村经济发展融入城镇化、产业化的大潮,规上企业增至47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增至10家,上市企业2家,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74%和25%;全镇500万以上工业企业增至100家,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66%;2015年完成税收2.15亿元、工业产值99.10亿元、规上企业产值40.71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分别增长79%、65%、63%。

02

旅游文化发展迅猛

“《沈氏家训》共13则,包括孝父母、敬长上、尊师道、务耕读等,还上过中纪委网站呢。”前几日,傅村镇山头下村村民余巧升自豪地当起了导游,带着哥哥一家人参观起了家风家训廉政文化馆。今年年初,山头下村被成功评选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游客纷至沓来。山头下村从普通古村落成长为3A景区,是傅村镇大力推进旅游文化发展的成果之一。

寨春农场·青蛙乐园则是傅村旅游的另一张名片。“我们园区以‘农旅融合’为发展方向,以高科技农业为资源本底,以农业旅游为新增长点,致力打造一个以‘农业科普、农事体验、采摘观光、亲子游乐’为特色的浙中首家‘农旅融合’主题乐园。”农场主人沈寨春说,园区2015年成功创下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示范点,也是浙江省首批采摘旅游基地。

近年来,傅村镇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可谓强劲,逐步形成了以“艾青名人故里游”为核心,以山头下、溪口等古建筑村落、双尖山景区、集镇古建筑老街、上荷塘科普农业园为支撑的旅游文化产业链。“万亩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主打项目‘寨春·青蛙乐园’完成4A景区创建;持续推进畈田蒋艾青故居旅游建设,完成艾青展览馆改造提升工程,成功举办高规格首届艾青诗歌节;推进双尖山旅游开发建设、祝湖湿地公园建设……”借助“特色农业、古街古建筑、名人故里”三大优势,傅村镇一直在积极探索文化旅游新路子。

“接下来以寨春农场为核心,傅村将打造花之海、双尖山、上荷塘、名人故里8公里旅游经济圈,创建‘两横三纵’旅游带,建立傅村‘自然山水、名人故里’品牌,‘十三五’时期力争创4A级景区3家。”陈卫强表示。

01

重点工作推进有力

“村上112户人家,每户都有1立方米的雨污分流池,分离出的污水通过管道再流向终端142立方米的发酵池、过滤池,三道工序保证生活污水处理得干干净净。”傅村镇江沿山村村支书傅献春说起江沿山的污水管网工程,如数家珍,“污水管网建设全面完成以后,可以保证生活污水全部流出,剿灭劣Ⅴ类水的基础才算夯实。”

江沿山村的建设成果是傅村镇强势推进五水共治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过去五年,傅村镇投入资金2.1亿元,完成21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累计拆除养殖场321家,拆除面积达13万平方米,基本完成了集镇以西真爱、金利华段截污和纳管和东线截污纳管工程。同时潜溪、长堰溪,航慈溪傅村段的溪流改造治理全面完工,傅村溪、垦溪中小河流治理持续推进,健立健全河道保洁机制,开展清三河行动、实施水库洁水养殖。

“五水共治”持续深入推进,傅村镇“三改一拆”、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同样成效显著。“这两年集镇的环境明显变好了,小摊小贩乱占位子的少了很多,马路宽敞了,也干净了。”家住傅村牌楼的吴女士说,今年政府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大,对集镇占道经营、环境卫生等进行集中整治,效果更加明显。

近年来,傅村镇集镇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全面推进,完成了03省道华丰路段、振兴街、清荷街、清坊街等优化改造以及森山路、清源街南北路段集镇路网和杨家停车场建设,全面强化集镇长效保洁管理机制,提升集镇城市化管理水平。而在治违拆违方面,累计拆除违法建筑53万平方米,全力推进“无违建”乡镇创建,严格落实“控新”长效监管机制,结合“整治环境·靓化金华”行动,抓好“两路两侧”整治,100%完成三批市级交办点整治任务。

GD2A2011-3.jpg

发展方向

当下,全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如火如荼,傅村镇积极响应,举全镇之力全面开展整治行动。在集镇整治方面,镇里集中对03省道沿线、清坊街、清荷街、四海大道等主干道进行了多次集中整治。针对集镇车乱停问题,镇里决策出配建三个停车场的方案,截至目前,集镇范围内已有四个停车场可投入使用,大大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对于集镇内流动摊贩和商店的占道经营问题,镇里加大人员投入,召集11名集镇整治协管员配合行政执法队员工作,在集镇的重要街道分段分岗的进行整治。对于集镇上的“牛皮癣”问题,镇里特意聘请了四名专门清理牛皮癣的人员随时清理牛皮癣。针对线乱拉的的问题,也有专门的电工专门进行清理。同时,大力开展马路菜市场整治,对振兴路、清坊街、市场东路等马路市场进行了常态化规范管理,加强对临时菜场、市场的日常管理,杜绝重收费、轻管理现象发生。

截至去年年底,傅村镇共整治清理了955余个临时摊贩、137余个违章搭建,清理僵尸车38辆,移除占道广告牌235余块,清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63余车,共计96余吨,处理违章停车960余辆。如此高强度的整治力度之下,镇容镇貌明显改善。乱堆乱放不见了、路面干净整洁了、占道经营改善了,一个崭新的傅村集镇正慢慢显现。

“治乱、拆改只是手段,升级才是最终目的。”陈卫强表示,接下来,该镇将紧紧围绕“抓规划、抓项目、抓整治、抓长效”开展下步工作。打造精品集镇是首要任务,镇里将全面开展优化集镇路网建设、精品街建设提升工程、镇街景立面改造工程,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集镇长效保洁管理机制,提升集镇城市化管理水平,形成规范、有序、舒适的经营和集镇环境。

同时,注重加强规划设计引领,打造诗歌小镇。加大历史文化挖掘力度,充分彰显古镇名人文化效应,持续挖掘宋濂、沈约、艾青、傅文光等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增加名人文化的影响力,扩大名人故里周边旅游链,实现单一旅游产业向多元文化发展。此外,充分发挥乡贤力量,推动“潜溪书画园”建设,实现政府引导、乡贤主导、社会运作,充分吸引诗歌爱好者、文化产业制作人,有效实现文化人才、资源、项目集聚,打造傅村诗歌品牌。

陈卫强表示,未来三年傅村镇的小城镇建设发展,要从生态农业、新型工业、慢休闲旅游业和乡土文化四位一体来打造,以突出傅村城镇新型风貌,彰显傅村历史文化魅力为目标,围绕环境卫生、城镇秩序、村容镇貌整治三大方面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打造出一个全新的诗歌小镇。

责任编辑:盛琳虹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