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东新闻网  >  外媒看金东
【金华日报11月3日专版】文化创造美好 美好需要文化———美丽幸福金东建设的文化力量
2017-11-03 09:54:13来源: 今日金东


10月28日—29日,知名专家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央媒组团来到金东区,开展文化创造美好生活金东实践调研。调研组先后前往文化礼堂村———艾青故居畈田蒋村、施光南故居东叶村,澧浦琐园、蒲塘村,多湖街道厅上村,以及古婺窑火、塘雅木版年画基地参观考察,并开展座谈。经过为期两天的调研,有关专家和央媒记者纷纷为金东区创新形式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点赞,认为金东区不仅打造了文化“金名片”,更让文化产业融入百姓生活,让群众精神食粮更加丰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打造名人品牌,展示底蕴美

金东区以施光南、艾青等名人文化品牌建设为切入点,通过打造名人节会文化活动,建设与名人有关的场馆设施,加强名人研究挖掘名人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努力探索城市文化建设新机制、新载体,构筑金东生生不息的文化命脉和城市之魂。

近年来,金东区先后与省文化厅、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合作,举办音乐节、诗歌节。办节的同时,积极创新方式,强力宣传文化品牌,使名人文化节会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场,中央、省、市、区四级媒体、报视网端微全媒体对名人文化节会活动进行全方位报道,报道从一维到多维,媒体从“请”到“吸”。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等60余家主流媒体及新闻客户端,新浪、网易、腾讯、今日头条等多家商业媒体主动关注参与,今年施光南音乐节系列活动相关媒体宣传推广曝光总量达1.67亿次。

建好文化礼堂,亮出生活美

根据美丽乡村建设有“一口波光潋滟的池塘、一座其乐融融的文化礼堂、一个充满温情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标配要求,建起了一批集学教、礼仪、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文化礼堂。文化礼堂充分融合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丰富文体活动等功能,“一村一色”“一堂一品”,使之成为属于这个村子独特的集体记忆,成为承载乡愁、展现乡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村庄客厅”。5年来,全区共建成文化礼堂90家,以文化活动项目化的理念,统筹理论、舆论、文化、文明工作,以文化礼堂为主阵地,结合“我们的节日”,一月一主题,累计开展了大型活动2000多场次,近100万人次群众受惠。

此外,其他文化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全区491个行政村全部建成了图书室,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建成光南大舞台40家;投入2000多万元新建了傅村镇、源东乡等8个综合文化站大楼。全区有群众自行组织的、维持3年以上的、活动在全区较有影响的文艺团队70余个,其他文艺队伍数千支。

加快文旅融合,推动产业美

金东区立足本地实际,提升理念、转变观念,对文化及旅游资源的开发认真挖掘、创新创造;坚持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通过安排专项经费、引导社会资金、合作保护利用等形式,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强化文化品牌的包装与宣传,扎实打造创意文化旅游产品。在文旅融合推进过程中,对木版年画、婺州窑、石佛寺、坡阳古街、琐园古建筑群等文化遗产实行边保护边合理开发,并指导和扶持金华木版年画、长弓鉴庐美术馆及古婺窑火等特色民间博物馆建设。目前相关博物馆已开门迎客,举行展览100余次,去年共接待观众5.5万人次。两年来,金东区财政安排资金50余万元征集了非遗藏品90多件套,为金东区非遗馆建设打下基础。

探索文化治城,体现特色美

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探索文化治城模式,统筹文艺创作、文化活动、新闻宣传、理论宣讲等形式,金东区全面开展“美丽幸福金东”文化宣传活动,用文学记录美丽、用书画展现美丽、用乡风文明培育美丽、用媒体宣传美丽,通过展示治城历程、检阅治城成果、展望治城愿景、凝聚治城共识,最大程度营造了治城氛围,体现了治城特色,反映了全区干部群众的治城热情和智慧,基层文化成为助推城乡和谐发展的强劲动力。

“文化创造美好,美好需要文化。”金东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目前金东区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已经完善,特色文化建设渐入高潮,文化品牌不断凸显,高档次、高品位的个性文化服务开始进入普通群众生活。该区将通过文化建设,最终实现人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让百姓生活更加美好。

学者专家点评

●贺铿

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曾任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

金东的这次调研座谈,以“文化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我认为非常好,非常及时,与十九大精神完全一致。文化也是民生,文化需求是老百姓需求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各方面都应该重视文化的发展。要建设现代化强国,只有物质的强是不够的,还需要文化强起来,这是体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

发展文化要保证基本的目标,就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不管艾青的诗歌还是施光南的歌曲,都是陶冶情操的,文化发展要牢牢把握住这个宗旨。我们要把挖掘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态作为重要任务,比如金华道情,要继承和创新。我们要发展高雅的文化,只有高雅的东西才会有生命力。

此外,要进一步加强金东区的城镇化建设,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物质生活和文化的差异才会缩小。习总书记提出,要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金东区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条件,地理位置也好,我们要利用优势,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全世杰

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杂志社总编辑

近几年,金东民生事业不断创新发展,居家养老和垃圾分类工作先后被国家、省级层面传阅,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经验,垃圾分类甚至登上了“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这次来到金东,我们关注的是文化建设。在浙江,基本温饱问题解决后,文化需求应该贯穿到群众生活方方面面。同时,文化这种特殊性,也能灌输到产业的方方面面,对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增加文化附加值方面有很大作用。通过一天的实地参观,我感触很深。金东特别重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社会主义价值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开展文化活动有声有色、用心用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突出了乡村这个重点,利用了乡村的优势,发展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利用名人效应打造文化品牌,开展了一些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了群众作为文化建设主体的作用,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建设了一批文化阵地,受到群众喜爱。

●李昶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研究员,博士,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金东区是一个新成立不到20年的年轻的区,要挖掘、梳理、体验文化资源,金东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每个城市都需要文化符号,比如艾青、施光南就是金东的文化符号。有了文化符号后,我们要进一步提炼文化价值,用以体现全区的文化精神。我们要通过梳理文化脉络,加以利用、提炼,来为我们所用。

文化资源如何来进行有创意的开发利用?比如文化可以与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结合起来,可以与苗木花卉、城市设计等结合起来。

文化需要差异性,金东区的“一村一品”就做得不错,在这基础上如何提炼出“一韵”,即文化内涵,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文化产业要如何建设产业体系?比如,我们要重点发展网红大厦,要进一步拓展网红经济,文化要与经济相结合。

另外,我们要坚持文化与休闲体验、观光旅游等融合发展,将现有的设施利用起来。

编辑:盛琳虹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