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东新闻网  >  阅读影评
昔日茅草园 今日美乡村
2017-12-01 09:50:31来源: 今日金东 记者 叶帆

  诗歌《诗·小雅·小弁》中有一诗句“不属于毛,不离于里”,说的是子女与父母关系密切。澧浦镇就有一个村庄叫“毛里”,不知这村名有着怎样的来历与意义,记者带着这个疑问走进了毛里村。

  毛里村地处澧浦村东,是一个半山区的小村庄。村民叶宝根介绍,村子的祖先是从外地迁至茅山,并在茅山创建了村庄。由于山中多长茅草,故称“茅里村”。又因为“茅”与“毛”谐音,最终演变成“毛里村”。据说,村子里除了汉民居住以外,还有畲民居住。

  除了以上的说法之外,村里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在过去,这个村子并不叫毛里村,也不是茅里村。”82岁的老人叶绍云说。据老人描述,毛里村原先叫家里村。在早些年间,村庄人口稀少。为了让这个村子焕发生机,孝顺下叶村的两位叶姓兄弟受长辈所托,带着亲戚迁居这里。在考虑村名的时候,两位先祖认为彼此是血肉至亲,且村上的大多数村民都是自家带过来的,于是把村庄取名为家里村。在当地方言中,“家”与“毛”二字的发音颇为相似,再加之年代久远,当地人就把村庄叫作毛里村。就这样,原先的家里村变成了如今的毛里村。

  这两种说法成为了村民茶余饭后的聊天话题。记者了解到,由于文革时期村中的族谱及相关史书悉数被毁,人们无法进行考证,但好在故事美好且独特,一直在村中流传,从来没有人过多地在意两种说法的真假。看来,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造就了今天的毛里村,虽然过程有点乌龙,却赋予这个村庄新的含义。村支书叶建华说:“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村庄,这也可以算是我们村上的另一笔财富。”

  编辑:张静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