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东新闻网  >  社会民生
冬季削霾 金东治气“每微必争”
2017-12-20 14:15:58来源: 今日金东 记者 黄紫依 通讯员 王胜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今年金东区把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列为十件民生实事之首,制定了《金东区2017年治气“每微必争”攻坚行动计划》,围绕不同季节开展“夏季控臭氧、秋季降扬尘、冬春削雾霾”三大战役,力争做到PM2.5年均浓度“每微克必争”。

  冬季是雾霾高发季节,也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削霾治气,金东该怎么做?

  治气目标年年加码

  区环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金东区PM2.5浓度均值为39ug/m? ,比去年同期下降13.3%,比13年同期下降43.5%;空气平均优良率(AQI)为80.3%,优良天数达到281天,空气质量持续明显改善。

  据悉,金东区今年治气目标为PM2.5平均浓度达到44ug/m?以下,优良天数达到290天以上,今年的治气目标是在去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情况的基础上按照拉高标杆、提高标准、抬高要求的原则制定的。去年,金东区实现了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治气基准年)下降36.6%,AQI提升到79.3%,不仅改善幅度居全省前列,而且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了市区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16.9%以上的要求,以及下降20%以上的“自我加压”任务,可以说金东的治气目标年年加码、年年提高。 “我们不仅要把空气质量改善的数据作为目标任务,更要把老百姓认为最能反映空气质量好坏的‘蓝天白云’作为直接标准,全力以赴,精准治气,切实使大气PM2.5浓度‘一微克一微克’的下降,做到PM2.5年均浓度‘每微克必争’。”区“气尘合治”办相关负责人说。

  找准“病根”精准发力

  12月14日下午,金东区召开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专题会议。会上对明确了开展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治理和减排的相关工作要求,并进一步部署了涉挥发性有机废气排放“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将金东治污减排推向深处。

  为了让蓝天常驻,减少污染排放,金东区紧扣重点,推进工业企业有机废气治理,改造水泥、工业锅炉等行业领域废气清洁排放,开展挥发性有机废气排放重点行业企业现状调查,摸清摸准全区工业企业有机废气排放总量和治理情况。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10家工业企业有机废气治理、11个大气减排项目,可实现全区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污染物排放量同比2016年分别下降6.6%和2.6%,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达到200吨以上。

  除了治污减排行动,金东还围绕大气污染物PM2.5源解析结果对症下药。相关数据显示,本地污染来源中,扬尘占比20%,之后依次是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生产废气、餐饮烟气、其他民用生活面源及自然源、秸秆焚烧等生物质源等。

  推动煤炭消耗减量,已累计完成高污染燃料锅炉整治356台,并督查锅炉燃料使用情况,防止淘汰锅炉“死灰复燃”。开展建筑工地“7个100%”扬尘整治,规模以上工地均安装视频监控,对主次道路实施16小时洒水作业,减少扬尘污染。通过低小散整治,完成全区189家“两违”和“四无”企业(作坊)整治,关停取缔“低、小、散”加工作坊103家。成立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整治小组,负责区域内油烟净化设备的定期检查制度,督促商家做好油烟净化设备的定期维修和清理工作。开展秸秆(垃圾)禁烧专项行动,建立区、镇、村三级禁烧责任体系,落实网格化巡查机制,设立秸秆收集点。 “我们通过‘控煤、降尘、管车、治气、禁烟、严打’,调整能源结构、严控扬尘污染、减少尾气排放、狠抓面源污染、强化废气整治、遏止违法行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不断改善。”区“气尘合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削霾治气任重道远

  “近年来,金东区削霾治气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难度不断增大、能力建设薄弱等问题。”区“气尘合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明年金东区治气总体思路是围绕“天更蓝、空气更清新”总目标,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做到力度更大、措施更严、责任更清,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记者梳理发现,具体可分为工业生产、城市管理、机制建设三方面。

  工业生产方面,金东区将打好控控煤治污攻坚战,进一步控制减少煤炭消费总量,推进城市建成区内大气重污染企业的搬迁改造;推进加强涂装、印刷包装、塑料制品等涉VOCs排放行业污染整治,加快重点行业废气提标改造。城市管理方面,继续推进扬尘精细化污染防治,开展建筑工地扬尘监测试点;加大禁燃力度,加快推进各乡镇(街道)烟花爆竹全区域、全时段禁燃工作;继续推进餐饮油烟污染防治,有效落实油烟净化装置定期清洗机制;建立健全秸秆禁烧网格化监管机制,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全面推进秸秆(垃圾)禁烧工作,切实减少国家卫星遥感火点数。

  机制建设方面,努力推进治气办建设,配强力量,形成全区完善的治气工作体系;加大环境质量通报频次,对空气质量进行预警,引起各部门、各乡镇(街道)重视,营造“比学赶超”的治气氛围;加快治气基础建设,重点推进乡镇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压实属地责任,解决治气“最后一公里不落地”。

  编辑:张静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