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东新闻网  >  人文民俗
天冷,烫一壶老酒
2018-01-26 09:11:18来源: 今日金东 ◎黄紫依/文 盛瀚潇/摄

  金华老酒,拥有比金华酥饼与金华佛手更为悠久的历史。时至今日,土生土长的金华人依然保留着秋冬酿酒的传统。

  今天,不妨寻个酒厂打碗老酒来唠一唠。早就听闻多湖街道东盛村有一个酿酒坊,酿出的酒口感醇厚、香味勾人。我们循着浓郁的酒香,在村里转过几个弯,终于在一个小巷的深处,找到了酒坊。

  这真是一个“上了年纪”的酒坊,它由一个小学的旧址改造而成,斑驳的墙壁早已脱了一层“皮”,屋内的地面坑坑洼洼,藏酒室里还留存着旧黑板、旧公告,一下子将我们的记忆拉回了那个年代。

  酿酒的师傅姓丁,名能枝,今年51岁,酿酒已经24年了,是村里唯一还在继续酿酒的人。丁师傅告诉我们,以前村里的人都是在自己家里酿酒,一到冬天整个村子都弥漫着酒香。后来,村民们都觉着酿酒麻烦,便不酿了。丁师傅说:“村里的人都会找我帮忙酿酒,我嫌家里的地方太小,便出来租了这块地酿酒用。”

  更确切地说,丁师傅的酒坊应该是个代加工厂,每逢过年,邻里们都会准备好糯米和红曲,找他加工。丁师傅酿酒技术精湛,酿出的酒不仅香醇而且收费低,长此以往,名声也渐渐传开了。

  话语间,丁师傅给我们介绍起他酿酒的方法。先把优质的白糯米用水浸泡一整天,将浸过水的糯米上蒸笼。接着按比例加入红曲,和糯米拌均匀后就放入大缸。然后就是发酵了,在缸上盖上一层薄膜,细心的给它“搭个窝”,然后摆放于屋内,耐心等待发酵。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在过程中,丁师傅每天需“掀盖”搅拌一番,让糯米和红曲混合得更均匀,酒缸里还时不时咕噜吐出鲜活的气泡。他用手指蘸了蘸酒,放在嘴里尝了尝甜度。“酒的甜度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当酒不再甜的时候,就说明酿好了。”

  大约花上一个月,米酒就酿好了。我们打开一缸酿好的酒,舀上一勺,满室醇香。米酒虽然成了,但人们的追求却是无穷尽的。诱人的米酒可以成为制作新酒的原料。丁师傅把米酒沥出来倒入蒸馏的器具内,然后将大把大把的柴火送入旺火中。白酒就这样被蒸馏出来,酒色透明而醇香,我们将它称之为“烧酒”。

  静置冷却一会儿,抿上一口,整个人都暖了起来。为了避免酒精过多蒸发,熟酒一蒸完便会立即装坛,用黄泥封口。民间酿酒追求的是“味正”。在丁师傅眼里,细节决定了酒的口感。“优质选材、均匀搅拌、控制温度和发酵时间等,每一个看似很小的细节,都不能忽略。”

  丁师傅酿的酒种类有很多,除了糯米酒,还有高粱酒、荞麦酒,也有猕猴桃酒、无花果酒等各式各样的水果酒。每种酒酿造的方式不同,处理的细节也不同,这些掌握起来都需要经验的积累。“我酿酒的手艺是向我的老丈人学习的,老丈人已经酿了60年的酒,终于找到了我这个传人,他很高兴。”提到这里,丁师傅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米酒就像是和唐诗宋词一起散落在山水间的精灵,有着悠久的历史。丁师傅现在在做的,就是让记忆里的酒保持新鲜的活力。但当我们问到,那你找到传人了吗?他无奈地笑了。“还没有,随缘吧,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个。”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可以如愿找到一位有天赋的徒弟,传授其酿酒技艺,让这传统的文化一直流传下去。我们相信,他总会等到那一天的。

  忘记在哪里看到的一段话,用来形容丁师傅做的米酒很是贴切:一杯热酒,一指流年。一切熟稔的久违的,一切清晰的遥远的,都在梦里泊着,从未老去。故乡的糯米酒,让我沉醉,让我欢欣,让我搁浅在旧时光里,不愿醒来。

编辑:胡城璐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