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东新闻网  >  人文民俗
71岁老人52年的吆喝
——澧浦老街系列报道之一
2018-01-29 10:32:00来源: 今日金东 ◎黄紫依/文 傅颖川/摄

  你有这样的童年么?夏天的菱角塘,如绿色的地毯,铺在河面上。你窝在菱角桶里,游弋于密密麻麻间,偷几颗新鲜的菱角摘下扔进菱角桶。

  那菱角木桶,既是享乐的船,又是藏宝的工具。

  在旧时,木桶是非常实用的工具。除了菱角桶外,放糖果点心用的托盘、洗脚用的脚盆、打水用的吊桶、洗衣用的捣衣盆、储存粮食用的米桶,还有嫁女儿时候随嫁的子孙桶,都得请人来做。

  这一行,叫箍桶。

  那个年代,经常会看到挑着一个担子,嘴里不停地吆喝着“箍桶”“箍桶”的箍桶匠走村串巷,为百姓们制作修理各式各样的木桶制品。

  在澧浦老街上,也有一个箍桶的老匠人。

  他叫胡富星,今年71岁了。结实,寡言,双眼有神,一双手上布满老茧。从澧浦老街的家里出发,一路吆喝,已坚持了52年。

  在小小的房间里,他埋头干活,房间的架子上、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些精致的木桶、和盖子。随着锯子的上下拉动,碎木屑从胡富星的指尖旁滑落,原木的清香味儿在空气里弥漫,我们也见证了这位老箍桶匠人的手艺。

  “箍桶不像做家具,每一块板都有它的缝导,要用划好刻度的平尺反复度量反复刨。”胡富星把每一块杉木板都刨成切面为梯形的桶板。“如果不算过,按标准在平刨上刨过,做出来的桶不是外围缝大就是里面缝大,迟早是要漏水的。”做好了板,要一一打孔,用竹销子相互连接固定。“销子得是竹的,才不会烂不会有缝隙。”他说。一圈板子连接好后,要先用一字刨刨平棱角,再用胎刨刨光滑。刨完就是箍桶了。“最早是用长竹片箍桶,不耐用;后来用了铁丝,再到长铁片,用久了会烂。只到最近几年才用上镀锌铁片,牢固耐用。”

  箍完了桶,还有桶底和桶盖。这一回,他做的是个养鱼桶,造型别致,桶壁、桶底和桶盖上都有刻意凿的缝。

  胡富星告诉我们,这个养鱼桶是他的创意,家里养鱼出门钓鱼都能用,既保证了桶里水的流动性,又不像渔网那样让鱼无法动弹。不仅新颖,还牢固耐用。

  胡富星生在一个穷苦人家。刚上初中那会儿,由于家里负担不起学费,他读了两个星期便从学校退学了。他鼓足勇气,跑到镇上找木匠拜师学艺。

  彼时,他只有16岁。

  在那个年代,学徒每天只有3毛钱工资,而米却贵到了2块4一斤。他回忆起那段苦日子。“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一个人一整天下来就吃2两米饭,有些时候配些野菜,大多数时候只能饿着。”

  胡富星跟着师傅学了3年手艺,便开始上工了,背着近50公斤的工具担,开始游走在大街小巷,吆喝着“箍桶!”“箍桶!”

  凭着出色的手艺,他的生意不错。一天一工,从早到晚,赚2元钱。“一天大概要做10个小时,很辛苦,不过那个时候吃不饱穿不暖,能赚钱就非常开心了。”

  印象很深的一次,他拿到一天的工资,开心地回家,却发现孩子病了。抱着孩子去诊所看病,花费的钱比他一天挣的还要多。“舍不得,真的舍不得,可是孩子病还是要治啊,日子还是要过!”他干得更有劲了,遇到大方的老板,一天甚至能赚到5元钱。

  就这样,胡富星的足迹踏遍了金华,一年到头干不完的活,家里的日子也慢慢好转。“生意好得不得了,人家都是早早来我家预约,到人家家里干活是包吃包住。”说起箍桶生意的“黄金年代”,胡富星脸上荡漾着难以言说的幸福。

  然而,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制的澡桶、马桶、脚桶等逐渐进入了老百姓的生活,这些塑料桶既不怕摔,也不怕漏,更不用每年去修理,因而渐渐取代了木桶,胡富星的生意也逐渐清淡。

  再加上,箍桶工序繁琐复杂、手工比较辛苦,一些老艺人都纷纷改行去工厂上班了。他也成了老街上所剩无几的箍桶匠人了。

  古稀之年的他,箍桶也随着自己的心情去了。“现在,都没什么人用木桶了,有熟人想做木桶,我就帮他们做几个。主要是身体吃不消了啊。”

  最后,胡富星扶着一个木质平刨,向我们挥手道别。这是他16岁入行时买的第一个工具。

  “十六岁上平刨。”是当时的一句行话,意思是成年了,该独当一面了。

  他留着这“老伙计”,或许为了纪念它陪他走过的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或许是纪念着那段骄傲的日子。当吆喝声已成往事……

  编辑:胡赣昌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