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东新闻网  >  人文民俗
寄情木雕 明志匠心
2018-04-11 15:32:00来源: 今日金东 吴奕静 王倩雅/文 盛瀚潇/摄

  大地宁静得只听得见呼吸,黎明刚过,清晨五点,远方山丘最先泛起了鱼肚白,又一点点晕染开来。有一个人,总是会在这个时间,驱车往东。

  这个人叫王国营,木雕工艺大师。52岁的他,从16岁拜师学木雕起,至今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勤勤恳恳做着手艺。

  初见王国营时,他正在雕刻一桩香樟木,手边的凤凰和牡丹已然栩栩如生。王国营一手握刻刀,一手拿铁锤,一分一毫地推,直到仙鹤的羽毛变得丰满立体。他说:“我在雕的这只牛腿,叫‘凤鸣鹤唳’。”

  江南传统老宅,让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其精致的雕梁画栋,而其中最精细考究的部分当属“牛腿”了。可是,历史演进过程中存在太多遗憾,许多“牛腿”早已不知所向。

  王国营所做的努力,正是弥补这种缺憾。“这座古宅叫明厅,它堪称金东第一厅。”王国营的话语中,透露着业内人对于明厅的情有独钟。

  这座老宅位于江东镇雅湖村,始建于咸丰年间,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厅内砖、木、石三雕并用,精美绝伦,梁柱硕大无比,“牛腿”的奢华程度让专业的木雕师傅都目瞪口呆。“去年江东镇开始修缮明厅,许多师傅来看过,都说没办法。”王国营说,他接下了这个任务,花了大量的时间仔细揣摩古人的木雕技艺和深邃内涵,再着手修复。

  “工艺品和艺术品,是不同档次的,雕刻要有灵感,更要知道里头的深意。”王国营口中的深意,雕在木头上,是一句句成语、一个个故事。“西边‘牛腿’是赴任登程,东边就是衣锦还乡。还有寿星麻姑、三英战吕布、八大锤大闹朱仙镇、文武天官……”再仔细看“牛腿”和压方,句句典故化作每一次手起刀落,里头的功夫深浅,只有王国营这样的手艺人自己知道。

  王国营手边摆放着的,正是陪伴了他30多年的刻刀。50多把刻刀整齐排列,每把刀看着相似又各有不同,而相同的是刀柄上长年累月敲出的印记。“我做学徒的时候,就不喜欢躲起来雕刻,我喜欢把工具带到茶馆,边上人就会围上来,对我指点一二。”王国营笑着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好。

  谦虚如他,却早已是国内知名的工艺大师。在两年前的中国杭州G20峰会上,领导人会见外宾时摆放在他们身后的屏风,正是王国营参与制作的“西湖十景”彩石镶嵌巨幅屏风!

  “作品能被摆上世界舞台,是我这辈子难得的机会。”王国营一边说着,一边并未停下手头的活计。完成巨幅屏风后的王国营,选择重新回到了金华,继续做着老宅的修复工作。“我又不想出名,就是自己喜欢这个事情。做得好了,就觉得很有成就感。”朴素的话语中,透露着谦和踏实。

  不靠天不靠人,凭着满是老茧的手,在家乡,做一份让自己骄傲的活计!王国营竖起这方“牛腿”说:“看!是不是和古人雕的一样?”

  是啊,最让手艺人骄傲的,大体就是作品能成为艺术品,登博雅之堂,受众人喜爱。

  编辑:胡城璐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