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天气晴好,家住澧浦镇南王埠村的王大伯来到江边散步,发现江边多了一个立杆式摄像头。一番打听后,王大伯才知道这是用来监测东阳江该区域的水面情况。像这样的摄像头,在东阳江金东境内全域37公里的堤防上还有28个。“它是我们的千里眼,每个摄像头能监测到方圆1公里左右的区域,水位、水体和水质情况尽收眼底。”区水务局党组成员叶小明介绍道。
监控摄像头连接的是电子显示屏。3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孝顺镇的金东东阳江流域管理站,看到了一面由40块显示屏组成的电子显示墙,工作人员戴钢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并时不时操纵鼠标放大某一区域查看。“不管是垃圾漂浮、堤坝种菜还是污水乱排,都能在显示屏上显示。一旦发现问题,我们第一时间通知巡防员进行处理。”戴钢说,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不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有利于及时发现危险状况,防止发生事故。
使出多种“新式武器”,这是金东深入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水利工程的建管两端很不平衡,“重建轻管”现象比较普遍,导致水利工程面临安全运行压力。自2016年以来,金东区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扎实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积极探索创新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新模式,累计投入700万元,全域按2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对河道治理工程安全评估、运行维护等,实施全过程标准化运行管理。
“3月14日8∶58,严店堤占用背水坡种植;13∶10,植物清理完毕。”每天,东阳江堤防上都活跃着一支巡查队伍,他们沿规定路线对堤防的每个角落进行细致检查,每发现一处异常情况,都会通过随身携备的移动设备进行摄像,实时上传到金东区东阳江流域管理站水利工程标准化运行平台,并根据平台反馈的处理方案及时进行维修养护。“巡查员上传情况后,管理站会及时给出处理意见,一般问题都会当天解决。”戴钢说,标准化管理实现了巡查留痕、数据入库,提升了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据悉,东阳江金东境内11个标段的立体化信息采集和工程监控体系工程目前已完成90%,预计到4月底全部建成,届时将在全市率先实现水利工程“水陆空”立体化监督。
编辑:胡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