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东新闻网  >  人文民俗
诗路华章 美好生活
2018-05-30 10:24:14来源: 今日金东

  5月27日,第二届中国(金华)·艾青诗歌节隆重开幕。26至28日,本届艾青诗歌节系列活动吸引了国内百余名知名诗人、作家、诗歌研究专家、文旅产业学者、文艺家、企业家共聚艾青故乡金东。他们对本次诗歌节感受如何?有什么意见建议?对此,本报记者对他们展开了专访。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助理兼副秘书长木汀

  诗歌应该于平凡小事引发思考,善于把握细节之处的美。

  作为一名诗人,木汀对艾青的诗歌有自己的见解。艾青诗歌的本质归纳成8个字,就是朴素单纯集中明快。正是因为朴素,艾青才被誉为人民的诗人,和普通百姓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在质朴、本真的表达中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如艾青一般,木汀创作背景也很简单,主题弘扬的是人性的健康发展。于平凡小事引发思考,善于把握细节之处的美。

  木汀说,两届艾青诗歌节,我都有幸参与了策划、组织。在他看来,诗歌节应该有自己的符号,金华的符号便是是艾青。金华诗歌要崛起,要注重诗歌的传承,应花些时间多研究艾青的诗歌。希望金华能成为中国诗歌的朝圣地。

  这次的对于艾青微诗歌大赛,大家的参与热情都很高,主办方更应该以一种专业的态度去对待和评选。艾青微诗歌大赛要坚持举办下去,再过2、3年,在国内都将会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比赛。

  中国著名配音演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徐涛

  艾青不止是金东的,金华的,更是中国和世界的。

  作为本次诗歌音乐会的参演嘉宾,徐涛的节目是诗歌朗诵,朗诵艾青的诗歌作品《风的歌》节选部分。身为一名演员,徐涛经常出席大型朗诵会,艾青的诗歌也是他常演绎的内容。《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许多艾青的代表性诗作,长期以来都是舞台上的“热门”,很受大家欢迎。

  本届艾青诗歌节举办的“艾青微诗歌大赛”给徐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赛征稿要求参赛者围绕“诗歌的故乡”写与金东、金华有关的内容。他认为活动是个好活动,但是范围可以再广泛一点,活动定位应该放眼全球华人,征稿要求也不仅限于写金东和金华。徐涛觉得,艾青不止是金东的,金华的,更是中国和世界的。艾青的成就和影响也不仅缘于他在文学方面的贡献,还在于他爱国家、人民、家乡和生活的精神。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战狼》系列电影编剧、总统筹高岩

  诗歌改编成影视剧能成功,但决不是诗人要考虑的事。

  高岩分享起关于诗与剧本之间区别的见解:“人类的技艺就是一种情绪性的记忆,而诗歌是凝聚情绪的载体,剧本需要强情节、强人物,而诗歌是强情绪的状态。”

  正是因为认为诗歌更接近于人类记忆传承的本源,诗歌值得发扬光大,高岩对本届艾青诗歌节也充满期待:“应该支持鼓励人们去写诗,哪怕他写得再不好。诗歌节能引起世人对那些不图名、不图利,只为情绪而奋斗的这群人的注意,这是最最重要的。”

  以此来看,诗歌注定是小众吗?高岩认为,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形式去俘获更多受众的方式,也同样向诗歌开放,只是诗歌改编影视作品需要找到一条适合它的路径。

  “我认为,诗歌更多的衍生方向应是歌曲、歌剧,把情绪先转化出来,之后再变成舞台剧或影视作品就会简单的多。”高岩说,把诗歌改编得有故事性,决不是诗人要考虑的事情。

  “85后”青年诗人代表臧思佳

  艾青是我的引导者,更是“生命之光”。

  臧思佳是第一次来金华,却对金华有着美好的想象。她说对金华的想象来自于对艾青诗歌的了解,虽未踏上艾青故土,却多了一份向往。

  艾青在臧思佳心中,是引导者,是“生命之光”,指引向上和向前,并赐予更多的精神力量。“《我爱这土地》是我学的第一首现代诗,也是我上台朗诵的第一句诗。”这次她是为了诗人而来,为了城市而来,为了发展而来。她非常期待能去金东参观艾青故居,故乡之于诗人,就像血液之于躯体,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无论艾青走出多远,家乡记忆永远定格脑中。“我很想去看看艾青故居,是否像他的诗歌中描诉的一样饱含深情,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富的地方。”臧思佳表示,艾青诗歌节是一座城市长久的叙事方式,希望能长久举办下去。

  浙江省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柯平

  艾青使我学会了说话,写诗应扎根生活。

  14年前,柯平在金华艾青诗歌节上拿到了“茶花杯”诗歌大奖。

  14年过去,柯平说:“那次诗歌节给我的印象清晰得就像是在去年举办的。”柯平说,像艾青这样的诗人,即使没有专为他而举办的节日,他和他的诗,依然会是“热”的。

  对于艾青带给他的影响,柯平用“艾青使我学会了说话”一语概括。“诗歌起源于生活,又通过技术转换成艺术。不讲‘梦话’,不讲‘鬼话’是困难的。而讲‘人话’的诗最难写。可以说,只有一个普通的人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在这一点上,艾青就是这样。”

  对于当下的诗歌创作氛围,柯平引用了诗人孙武军的话“热爱诗歌就是半个好人”,他认为喜欢诗歌的人多总是好的。当下的诗人应该扎根于生活,追求写出能够做到的理想生活,而非乌托邦式的理想生活,要在真正有话想说的时候写诗。

  新疆石河子艾青诗歌馆研究员、《绿风》诗刊执行主编彭惊宇

  在艾青的第二故乡,我们要抓创作力量。

  艾青曾生活过15年的新疆石河子被人们称为艾青的“第二故乡”。这次诗歌节,第二故乡来了客人。这次,彭惊宇随身带来一本《艾青诗选》。他告诉记者:“这本书对我的一个大影响,就是放弃了学得很好的理科,学了文学。”

  现在,这本《艾青诗选》已经珍藏了30多年,彭惊宇作为《绿风》诗刊的执行主编,正在耕耘艾青在大西北留下的热爱诗歌的传统。说到2016年首届中国(金东)·艾青诗歌节媒体采风小队拜访过后发生在石河子和艾青诗歌馆的新消息,彭惊宇告诉记者,在去年9月8日,石河子获得了“中国诗歌之城”的称号。“现在我们就是要抓创作力量,要有作品,这是纪念艾青的一个方式。在强大的创作力量之外,石河子也在培养诵读力量。今年,我们办了5场诗歌专场朗诵会。现在,石河子有上万人在经常性地参与朗诵活动,其中有专业的播音演员,也有学生和其他各行各业的人。”彭惊宇说。

  编辑:胡赣昌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