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东新闻网  >  综合新闻
糖炒栗子:冬天不冷的理由
2018-11-14 10:20:33来源: 今日金东 记者 黄紫依 文/摄

  糖炒板栗,一到冬天,就是每个吃货的掌中宝了。

  可以想象,在即将到来的寒冬腊月,带着手套围脖穿着大棉袄,从纸袋儿里掏出一个冒着热气的糖炒栗子,热气腾腾的,个中滋味难以言喻。

  路边干果店的大炒锅纷纷支起。一袋袋板栗埋在豆大的炒砂中,伙计拿着铁铲不停翻炒,热量均匀地传导到每一颗栗子中,栗子壳慢慢变得油亮、焦脆,爆开小口。

    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炒栗子本身是不需要糖的,栗子皮厚,糖也不可能进得去,都是自带的甜味儿。

  之所以加糖,是为了炒栗子过程中糖融化带来的焦香气息,可以让你隔着30米远就能闻到糖炒板栗的味道。

  刚出锅的栗子特别好剥。沿着开口一捏,咔嚓,就裂开了,甜味“嗞”地冒出来。热的时候,栗子的内皮也容易去掉,金黄色的栗仁圆滚滚的,软糯香甜,一口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栗子是我国原产植物,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开始自己栽种栗子树了。它们喜温润、耐寒,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逐渐优化的树种早已遍及除新疆、海南等少数省以外的南北各地。

  所以,糖炒栗子这种零食,是难得的跨越年代又跨越南北的共同记忆。

  栗子常吃,却很少有人见过它们的“本来面目”。我们手中圆润稳重的栗子曾经却个个是“刺儿头”。

  栗子是壳斗科植物。每个壳斗里藏着2-3个果子。长满坚硬长刺的壳斗让森林里的动物们望而却步,也让人们不敢轻举妄动。

  但正因如此,栗子的采收才依然保留着最原始的丰收韵味。

  每年深秋,充分成熟的壳斗会干燥、爆裂,逐渐从树上掉落。秋风、秋雨过后,山上成片的栗子包和滚落的栗子都等着人们去拣。

  或者不等栗子自行掉落,用竹竿分批敲落成熟的栗子,再把它们放置在背阴冷凉通风的地方,“发汗”处理2-3天后,进行人工脱粒。

  栗子的吃法,从树下到餐桌,千百年来不断演绎,繁简不一。不变的是人们对它的迷恋。

  刚摘的鲜栗子就可以生吃,脆嫩清甜。生栗虽好,壳却难剥,尤其是内皮跟果仁难舍难分,不易去除。于是,人们把生栗子放在竹篮里,挂在通风的地方吹几天,待到果肉微微发蔫发皱,内皮就容易揭掉了。

  栗子烧鸡、板栗烧肉、栗子糕、板栗粥,这些家常饭菜一直是中国人秋冬进补的不二选择。好吃仅在其次,将滋补养生融入三餐四季,才是中国人的饮食智慧。

  板栗性温,味甘平,补肾健脾。同时,它的益气功能还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所以,寒冷的冬天,看到糖炒栗子就走不动路并不是你的错。

编辑:盛琳虹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