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义新区新闻网  >  综合要闻
从“以乡促城”到“以城带乡” 城乡垃圾分类进一步深化
垃圾分类金东模式践行生活新时尚
2020-07-22 10:04:37来源: 今日金东 记者 戴翠雯

  开栏的话

  为准确把握省委书记车俊对金华建设“重要窗口”的定位定向,全力展示金义新区(金东)在建设“重要窗口”中的担当作为,本报今起推出“金”字招牌系列报道,着力呈现更多具有新区辨识度的工作成果。

  垃圾分类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过问、亲自部署的“关键小事”和“民生大事”,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两山”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之一。

  金东垃圾分类工作从农村出发,不断在分类模式、分类内容、分类水平等方面取得成效,在实践中形成了垃圾分类“金东经验”。近年来,我区始终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从农村开始破题,创新了“农民可接受,财政可承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金东模式”。随后城区全域推行“两定四分”,全面铺开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全面实行“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类标准,实现城市垃圾分类100%全覆盖,源头分类率达到95%以上。

  如今,在深入分析城市与农村在居住方式、生活习惯、组织覆盖等方面的异同点基础上,我区城乡垃圾分类建立了有金东特色的全域覆盖模式,不仅走出了一条以乡促城、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垃圾分类新路子,还有力助推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市社会治理,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

  “智能监管”助力

  城区垃圾分类提质扩面

  事实上,城区垃圾分类有别于农村,存在着面广量大、人员密集、人流集中的特点,是典型的“生人社会”,依托传统的农村“熟人社会”管理模式推行难度较大。我区以“两定四分”为抓手,重点围绕解决“怎么分”“谁来分”“如何管”“可持续”等问题,探索形成了城市垃圾分类管理的新模式。

  位于东孝街道的金报·留庄小区是我区第一个实现智能化垃圾分类的小区。小区于2012年交付使用,共有住户314户,分南北两个区域。设置了2台智能垃圾袋发放机、2台智能分类太阳能可回收箱、8台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箱。

  对于小区居民而言,智慧垃圾分类模式大大方便了他们的生活。该模式利用了目前流行的物联网、二维码等技术手段,从领取垃圾袋到投放垃圾,全部智能化操作,实现垃圾投放有源可溯。居民凭借二维码智能卡,在机器上领取“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种垃圾袋,装满垃圾后直接在垃圾桶前扫一扫袋子上的二维码,机器会自动识别垃圾袋属性,打开相应垃圾箱门,投放垃圾后,箱门7秒自动关闭。

  “垃圾桶上方是智能摄像头、底部有称重装置,居民每丢一袋垃圾,系统就能自动识别垃圾类型,对分类准确度进行实时打分……”垃圾巡检员将通过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对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打分。检查数据第一时间回传到数据平台上,就会发送短信告知居民。

  像这样的小区,在金东并不少见。今年以来,我区探索智慧化管理手段,积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垃圾治理插上科技的翅膀,以数字化赋能垃圾分类全链条、全过程、全天候治理。同时,我区依托智控平台,建立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全链条信息化监管体系,将新建点位、垃圾处理终端、原农村阳光堆肥房及清运车辆全部接入智能监管平台,通过在线称重、分类识别和自动评分,形成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档案,完成源头分类率的智能化统计。目前我区已在东孝街道4个小区13个投放点完成智控平台的安装,源头分类率显著提升。

  “现在我和老伴都已经习惯把纸巾和饭菜分开丢了。”晚饭后,东孝街道下王社区居民刘大伯拎着两袋垃圾来到垃圾投放点,在垃圾分拣员的指引下,将厨余垃圾和其它可回收垃圾分别投放至对应垃圾桶。

  在这里,绝大多数居民都像刘大伯一样,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垃圾分类投放点位建设严格按照“四有六标配”(有围挡、有地砖、有棚、有电,标配水池、污水井、监控探头、夜间照明感应灯、维护工具箱、语音提示)的原则,配备了摄像头,信号接入区、街道两级智能监管平台,实现了对居民前端分类的智能化监管。投放点位周边还配备智能快递投放箱、居民休憩点,充分体现了点位的功能多样化和服务便民化。

  “两定四分”推行以来,下王社区通过楼道长、志愿者、巡检员三支队伍,实行“每月例会”,强化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指导、检查工作,每月固定开展的积分兑换,逐步培养居民分类投放意识。如今,社区居民参与率和知晓率均达到100%,源头分类准确率达到95%以上。

  “两定四分”开启

  农村垃圾分类新征程

  “崭新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建起来,就像一个景观点一样,感觉村庄颜值都提高了。”在岭下镇岭四村,新建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引起了村民的热议。

  从“两次四分”到“两定四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启了新的征程。今年以来,我区按照“城乡一体、两定四分、全域覆盖、闭环运作”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两定四分”提质扩面。在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的基础上,全力推进集镇和示范村投放点位建设,同步开展撤桶并点,推动分类模式从“两次四分”向“两定四分”转变,实现生活垃圾分类“两定四分”模式城乡融合、全域覆盖。

  按计划,今年我区将在32个集镇所在村新建240个投放点,一律按照“四有六标配”标准建设。目前已完成120个。

  垃圾分类投放点建设如火如荼,但是如何才能让定时定点投放工作真正落地呢?在江东镇南下王村党支部书记汤旭林看来:“点位选取是关键,一定要方便村民。”南下王村通过调研排摸,根据村民分布情况设置了两个垃圾分类点位,一个设置在村中心广场,一个设置在党群服务中心附近,基本能够满足村民定时定点投放分类垃圾的需要。“两个垃圾分类投放点附近有洗衣房和休息凉亭、服务中心等便民设施,村民来洗衣服或者办事的同时可以投放垃圾。”汤旭林说。

  垃圾分类工作,群众自觉是前提,长效监管是保障。我区为此开发了金东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智能管理系统,通过网格员扫码检查、短信自动提醒、后台限时督办等手段,实现区、镇、村三级对农户源头分类情况的实时、精准管理,农户源头扫码率达90%以上。与此同时,针对原阳光堆肥房因垃圾进量少而导致物料腐熟不均匀、无害化程度低等问题,探索建立垃圾生态处理站,引进机械堆肥和碳化处理技术提高成肥品质;针对原阳光堆肥房密封不好、出肥不方便和技改管路易折断等问题,进行第三代阳光堆肥房技术试点。全区目前有311座阳光堆肥房,计划技改提升32座、改用60座、拆除21座,最终规范有效使用198座。

  编辑:张静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