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义新区新闻网  >  美丽乡村  >  美丽乡村建设
赤松镇大源村:特色盆景串成美丽风景线
2021-05-26 09:34:21来源: 记者 戴翠雯

  5月24日上午,记者沿着北线绿道探访赤松镇大源村,穿村而过的玉湖溪清澈见底,沿途摆放的各色盆景摇曳生姿,不时有骑行的游客被景色吸引,停下来在路边长廊休憩赏景。

  大源村背靠北山,面朝横桥水库,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既是盆景栽培产业发源村之一,也是盆景长廊美丽风景线节点村。近年来,该村结合精品村打造、美丽庭院创建等工作,深入挖掘村庄盆景特色资源,在沿村庄主干道打造了一批特色庭院,串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盆景产业致富增收

  提起大源村的盆景产业起源,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那时候,大源村和万千农村一样,村民以务农为生,收入微薄。渐渐地,有村民胆子大,搞起了“创新”:大源村靠近北山,村民们“靠山吃山”,从上山捡拾水花石,培养小盆景兰花,再卖到市区集市。

  村民邵宗升算是村里最早一批正式以种植盆景为业的人之一。“那时种盆景也不赚钱,只比种田效益好点,也是想靠点手艺糊口。”种植盆景没有老师,邵宗升、叶镇坤等人一边摸索一边修剪,随时关注市场对盆景的喜好。慢慢地,修剪盆景成了一种新型职业,种植盆景也变成了一项致富增收的产业,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盆景、花卉的需求增加,对盆景技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源村党支部副书记邵荣义从事盆景种植已经26年,从最初单纯修剪枝丫到如今采用各种方式为花木造型,盆景产业随着时代变迁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他说:“铜丝造型是现在常用的手段,各种盆景的种植难易程度不同、培土种类不同,金东这边的红花檵木、罗汉松等品种,在业内颇有影响力。”

  在邵荣义看来,当地盆景种植产业在政府扶持下已经走得越来越稳,目前村里80%左右的人都从事盆景种植,人均年收入30万元左右,做得好的可达200万元。“以前我们都是用扁担挑、用独轮车推着盆景走街串巷叫卖,现在知名度高了,经常有全国各地的客商慕名来采购,不愁销路。”邵荣义说,这几年,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兴起,还有不少农户开始通过互联网销售盆景,微信朋友圈、网站、网店等也逐渐成为盆景销售的重要途径。

  特色庭院扮靓村庄

  借助如火如荼的盆景产业,大源村深挖旅游潜力,用家家户户都有的盆景妆扮村庄,打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盆景村。

  走进村里,房前屋后到处可见大大小小、千姿百态的观赏盆景。村民介绍,眼前这些盆景,根据造型和年份,在市场上便宜的卖几百元,贵的则要上万元,而且还很抢手。

  “之前可不敢想村庄环境能变得这么漂亮。”村党支书书记邵曙光说。早在几年前,大源村虽然村庄环境卫生整体不错,但细节处有待提高。种植盆景的村民习惯将盆景留在田地或者种植基地内,就算摆在院子里也被高高的围墙阻隔。

  为了提升村庄环境,大源村从美丽庭院创建着手,鼓励引导党员群众用盆景扮靓自家庭院、房屋,改善生活环境,以庭院的“小美”聚合乡村的“大美”。一个个美丽精致的农家庭院里,郁郁葱葱的罗汉松、枝繁叶茂的红花檵木、生机盎然的茶梅……各色盆景高低错落,宛如植物公园。

  在盆景种植户施建勋的庭院里,杜鹃盆景是院子里的主角,无需精致的装修,就营造出一片郁郁葱葱又不失雅致的小天地。他说,美好的东西要分享,好看的盆景摆在院子里,既成了路边的一道风景,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商机,“自从在庭院摆放盆景,经常有人来问价,小盆景三五百,大盆景五六千,收入也增加了”。

  如今,大源村主干道,就是北线绿道,沿线的庭院都已建设成为盆景特色庭院。“我们还统一为沿线的10多户农房绘上了墙画,营造更加浓厚的艺术氛围。”邵曙光说,盆景扮靓村庄只是第一步,他们还将继续对村庄进行提档升级,发挥产业优势,将盆景产业打造成大源村产业振兴的新方向。

  编辑:黄云鹏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