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武侠情怀
如一卷泛黄的书页
装载着多少人仗剑走天涯的梦
像是龙门刮起的黄沙里
封刀挂剑的侠士
牵着银鞍白马,踏着一襟晚照
寻找天际渺渺笛音……
在中国武术界,拳术占有一席之地,咏春拳、太极拳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拳种,一招一式间,斟酌着侠骨柔肠和江湖味道,传颂着中国人的热血与侠义精神。金东区傅村镇傅三村的傅国荣,将一套岳家拳打得淋漓尽致,并致力于拳法传承与发展。
国之武魂,源远流长
傅国荣今年77岁,是“金华岳家拳”第四代传人,也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华岳家拳”代表性传承人。
“金东传统武术底蕴深厚,武术拳种多,在金东地域内的武术非遗项目有大成拳、岳家拳两个省级非遗,而岳家拳得以在此流传下来也是因为一种机缘。”傅国荣如茶堂的说书先生一般,将他熟悉的故事娓娓道来。
原来,岳家拳又叫岳武穆柔术,是民族英雄岳飞根据自身所学,并结合与敌作战中的实战所创立,流传已有800多年。清末,岳家拳一代宗师张春林从湖北黄冈地区来到金华,在傅村镇杨家村偶遇了郑克荣。“郑克荣出生于塘雅镇一个小康之家,有一身南拳功夫,每天清晨都会操练。当时张春林瞧着不由笑了一声,这一笑让两人都有了切磋相较之意……”
现在听来,这一情节也颇有一番武侠小说的味道。两人抱拳起势,或沉肩坠肘,或松腰落胯,几招下来,郑克荣对张春林的拳法感到新奇佩服,于是诚意拜师张春林,全面学习岳家拳。
“当年,金华人习南拳较多,许多人不知岳家拳,因这套拳法是从湖北流传过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管它叫北拳。”傅国荣告诉记者,郑克荣学有所成之后将岳家拳传授给了傅村人朱国维,朱国维又与郑克荣之孙郑如槐一起学拳。就这样,这套刚柔并济的拳法在金东落地生根。
值得一提的是,郑如槐对祖传之拳术与医术研习至深奥,并具独到之见解。晚年全力编撰《岳武穆柔术拳谱》,把己之所学与体悟整理编辑成册,使这一名拳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去,结束了岳家拳长期以来只能口传身授之单一传授方式。
传承发展,不绝于世
“这是我一生的事业,16岁开始我就跟随同村的朱国维开始学拳,每天勤练从未放弃,至今已过了一个甲子。”傅国荣作为“金华岳家拳”第四代传人,对拳法的热爱不言而喻。
回忆年少时,拜师学拳的傅国荣和所有习武弟子一样,每日早起站桩打拳,常常是腰酸腿疼,回家后要用温水热敷,才得以缓解。“弯腰凸股身肩侧”“以气催力,脚踏中门”……傅国荣始终将师父的口诀要义牢记心间,苦练了几个星期后,拳法带给身体上的疲累感减少了,力气也明显增加了。而随着对岳家拳的深入学习,傅国荣愈感拳法之精妙,并先后拜了四位师父专学此拳。
岳家拳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让人如此着迷?傅国荣介绍,除了强身健体、克敌制胜外,岳家拳博采各种拳术精华,具有短小精悍、桩沉步稳、技击实用的特点,有四路拳法,能使用各类器械。说着,他现场演示了拳法,只见一招一式间,刚柔相济,寸劲有力。而随后又提起一木棍,一捣一劈,全身着力,舞得棍声呼啸,教人叹为观止。
操练起岳家拳的傅国荣,自信洋溢,刚健有力,全然不像年逾古稀的老者。而在他学拳的那个年代,很多家庭生怕孩子习武惹事,痴迷于拳法的傅国荣同样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在傅国荣的回忆里,有一次他在家耍起棍棒,无意间将挑起的板凳甩上屋顶,发出的巨大响声立即引来父亲的追问,而傅国荣只是笑着说,“是猫跳上房顶了。”
就这样过了四五年,父母才知道傅国荣学武之事,当时他们只是叹气:“学什么手艺都行,偏偏要学武术。”而只有傅国荣清楚,武术世界带给自己的精神满足是不可以用物质衡量的,他的情有独钟,终会有所成效。
16岁时开始习练岳家拳拳术和器械套路,25岁的傅国荣就已广收弟子,传授武艺……之后,傅国荣多次带领徒弟到全国、省、市、区参加比赛,取得过35块金牌、9块银牌、5块铜牌。
每一场比赛,每一次演出,既是对他的锤炼,也是将“金华岳家拳”向外推广的良机。这些年来,岳家拳越来越注重武术文化的传播,不仅在金华部分村镇建立了岳家拳辅导站,有的社区、小学还把岳家拳“请”进去。2018年10月,为了更好地凝聚起岳家拳的传承力量,金华市武协岳家拳研究会应运而生,汇聚了金华各地岳家拳精英,研究会地点就设在傅村镇。
而对于岳家拳的传承,傅国荣也有自己的担忧和顾虑。场地受限、资金缺乏、学拳者不多,都是他们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7月9日,第二届金东武术节开幕。这几天,傅国荣也在强化练习。“武术贵在传承,我希望能让精妙的拳法在更广阔的土地上遍地开花。”傅国荣说。
编辑:黄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