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义新区新闻网  >  综合新闻
北航金华北斗应用研究院: 舞动“智能之翼”搭建“转化之梯”
2025-04-08 09:45:18来源: 今日金东 记者 俞鸽

  在金义新区东城片区的地下数字管网,以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矩阵正守护着城市“生命线”。作为北航金华北斗应用研究院2024年的“破局之作”,雨水管网智能化平台项目通过5G+北斗技术融合,实现了对管网流量、渗漏、淤堵等问题的实时感知与智能预警。“这套系统让城市防汛效率提升40%,运维成本降低30%,是北斗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典范。”研究院院长张井合介绍。

  据悉,北航金华北斗应用研究院位于浙大网新科技产业孵化园,于2017年3月1日正式启动运营。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金华市政府共建的科创平台,研究院始终将“硬核创新”刻入发展基因。截至2025年初,已累计斩获知识产权130项,其中“基于最小二乘和梯度下降法的北斗MEO卫星信号拟合方法”“一种基于GNSS前向散射特性的低空目标探测系统及方法”“用于共享单车的折叠电路”“一种基于LSTM的电声门图语音转换方法”“一种面向北斗与5G融合的毫米波低时延波束赋形方法”等19项发明专利,填补了行业多项技术空白。

  回望研究院在新区落地发展的7年历程,科技之花结出累累硕果,创新触角向各领域延伸。北斗电力空间应用实验室已初步成立;北斗高精度监测系统,既可作为地面增强站,也可作为监测终端,可广泛应用于水利、电力、矿山等行业;北斗神卫车辆定位系统采用业内最前沿的物联网技术打造,已应用于金东公安局分局与新区巡防大队等单位;北斗物流箱运用北斗定位跟踪、可循环物流载体、物联网技术等技术,实现特定物品寄递过程全程定位跟踪服务……

  “我们不做空中楼阁式的科研,而是要让北斗技术真正成为城市治理与产业发展的‘智慧神经元’。”张井合说,“智能化作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方向之一,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因素,我们攻坚的方向就是聚焦信息数据化,将政府和企业的基础数据做成融合的计算,为城市治理和企业管理提供智能化支撑。”据介绍,研究院前期以科研为主,在发展过程,研究院发现企业数字化软硬件基础差、数字化团队能力弱等困难尤为突出,后续逐步从单纯科研转向适应当前市场环境的产品或项目落地,在技术路线、创新方式、项目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诸多调整,并依据不同合作需求,提供最优解决方案,确保技术创新能够真正转化为产品优势。“我们既是技术供应商,更是产业赋能者。”张井合表示。通过“技术研发—场景验证—市场推广”三级跳模式,研究院已形成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数字乡村三大产品矩阵,客户覆盖20余个行业领域。2024年,随着水环境监测系统在全省多地市落地,研究院实现营收跨越式增长,走出一条“科研造血、产业反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才梯队建设是培育“科技之花”的沃土。研究院团队中,高层次人才占比近40%,柔性引进院士团队1个,博士后工作站的高端人才持续助力突破科研难题。“我们不仅要让北斗技术生根,更要让人才生态成林。”院长张井合强调。通过与北航共建联合实验室、开设“北斗+”特色课程、实施“青苗计划”,研究院已培养技术骨干30余人。如今,这种人才磁吸效应正在释放乘数效应,随着“北斗+”产业生态圈的日益完善,这颗耀眼的明珠,正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撬动起千亿级智能物联产业集群,为新区跨越赶超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金义新区的前瞻布局也为我们技术创新提供了绝佳试验场。”谈及未来发展,张井合表示,“期待新区人才引进等方面政策能加速落地,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能不断优化,让更多‘北斗创客’心无旁骛地投身创新。”

  从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到生产线的工艺革新,从城市治理的智慧升级到产业生态的聚变生长,北航金华北斗应用研究院用七年时光印证:当顶尖学府的创新基因遇见改革热土的开拓精神,必将催生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璀璨华章。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北斗技术的故事,正在续写新的篇章。

编辑:董亮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