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季度“三看三比”活动侧记
时序入秋,战意正浓。站在2025年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的交汇处,立于全域蝶变的新阶段,金义新区大地战鼓重擂、号角嘹亮,处处奔涌着决战决胜的澎湃动能。
8月28日,金东区2025年三季度“三看三比”活动拉开帷幕。区四套班子领导率镇街部门负责人、年轻干部代表奔赴一线,深入光南小学、创智大厦、孝顺马腰孔千亩方、数字经济产业园、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云水汀等项目现场,步履所至,皆是跳动的发展脉搏,目光所及,尽为奔涌的变革浪潮。
教育是民生之基,更是新区全域蝶变最温暖的一笔。光南小学内,现代化教学楼与智能教室相映成辉,蓬勃朝气扑面而来。作为我区“三年打造教育新高地”的标杆工程,该校可容纳3000名师生、设72个教学班,不仅是硬件设施的飞跃,更是金东教育跨越发展的生动见证——三年来,全区教育投入累计达32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校22所,新增学位15090个。教育,正成为这片土地上最闪亮的民生名片。
不光教育,东湄片区的蜕变同样令人惊叹。从昔日厂房林立、规划滞后的传统工业区,跃升为占地3.22平方公里的东湄科学城,这里每天都在上演蝶变的故事。站在创智大厦远眺,塔楼巍然耸立、企业纷纷入驻,裙楼招商率达100%,塔楼出租率超60%,博淳网络等12家企业已抢先落户。“站在这里远眺,我真的心潮澎湃。”塘雅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邢师军感慨,“我曾奋战过多湖,如今扎根塘雅,亲眼见证了一张张规划蓝图变成现实图景。全域蝶变,不是口号,是我们拼出来的实景!”
乡村也在振兴中绽放新颜。孝顺镇马腰孔村千亩方项目现场,2324亩土地正经历一场“重生”。项目建成后将形成连片耕地1845.16亩,与塘雅镇“万亩方”协同联动,规模效应加速显现,区域连片耕地总面积超过1.4万亩。
项目建设热潮奔涌,产业根基便愈发坚实。在新能源汽车上下游全产业链零部件产业园项目现场,机械轰鸣、塔吊林立,一座“汽车产业新城”正拔地而起,展现出磅礴的发展态势。不远处的零跑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同样一派繁忙景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业机器人灵活作业,一个个精密零部件顺利下线……高效协同的生产场景、蓬勃迸发的创新活力,令大家倍感振奋与鼓舞。
“作为招商一线人员,这次观摩让我信心倍增。”区投资促进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陈小莉说道,“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我区标志性产业。走出去,我们更有信心;请进来,我们更有力量!”
项目和产业迭代升级离不开高能级平台这个“关键引擎”。金义新区科创智造产业园依托“三大湖链”,构建“一核引领、三湖辉映”的空间格局。这里生态底色惊艳——原生态保留率超50%,绿地水域占比61.3%。龙腾半岛人才公寓已迎来首批零跑员工入住;云水汀、童梦乐园等场景一开放即“爆火”,“以生态聚人才、以平台引产业”的磁吸效应正在形成。
与它协同联动的金漪湖未来产业科技园,瞄准“世界级科创地标”定位,全力打造浙中科创大走廊策源引擎。而金义自贸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则深度融合自贸政策与数字经济特色,聚焦培育数字贸易与技术创新集群,成为新区迈向数字未来的重要支点。
“这一路看、一路比,我深切感受到新区‘争’的劲头更猛、‘盯’的韧劲更足、‘抓’的力度更狠!”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晓东说道,“区委五届八次全会绘就的‘全域蝶变’蓝图,正加速成为现实。作为经济战线的‘排头兵’,我们将以更实举措紧紧扭住项目‘牛鼻子’,强化要素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向上全力争取、向下扎根服务,真正让新区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的沃土,为打造更高能级的现代化一流新区持续赋能、贡献发改力量!”
从战略谋划到一线实践,火热的氛围也深深感染着年轻干部。区委组织部选调生黄彦迪激动地说:“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这次活动让我真正触摸到了新区发展的心跳。从图纸到工地,从政策到产业,我看到一座新城正在拔节生长、呼啸而来。‘三看三比’于我不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次深刻的扎根。我将把所见所感转化为前行之力,在这片热土上,努力成长、不负使命!”
半日行程虽紧凑,却令人心潮涌动。新项目拔节生长、新产业蓄势待发、新平台加速崛起……新区干部在火热的实践中凝聚信心,在奔跑的节奏中提振干劲。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如百花齐放,新区正以奔跑之姿、奋进之态,全力书写创新驱动、全域蝶变的时代答卷!
编辑:董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