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峥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区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印记”系列报道。记者循着历史足迹,深入金东的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地等,以镜头定格岁月痕迹,以文字镌刻抗战记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让不屈的历史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奋进的力量。

95年前的一个酷热夏夜,金东区孝顺镇低田村麦磨滩上的枫杨林深处,中共浙西十三县负责人在萤火微光中秘密集结,组织召开麦磨滩会议,点燃了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这段红色历史所在地——麦磨滩,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一起追溯那段峥嵘岁月。
暗夜星火
一场改写浙西革命的秘密会议
1930年的中国革命风起云涌,中共中央发布《七十号通告》,确立“争取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行动方针。在兰溪、永康、武义、宣平等地暴动相继受挫后,中央巡视员卓兰芳与党中央上海办事处的曾志达,迅速转赴群众基础好、国民党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金东塔江山地区。低田村地处义乌和金华交界,距城区国民党驻军较远,水陆交通便捷,枫杨参天的原始森林容易藏身,加上繁华的码头便于人员疏散,正是召开秘密会议的理想之地。
那个七月的夜晚,浓浓的夜色笼罩着黑沉沉的密林,嵊县、新昌、永康等13个县党的负责人穿过丛林秘密聚集。会议报到处设在码头边的“陈正日茶馆”,因通知未送达或路程遥远等原因,实际到会的恰为13个县的负责人,故这场会议也被称为“浙西十三县党的负责人会议”。
主持会议的卓兰芳时年30岁,这位曾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奉化人,自“八七会议”后奔走各地组织农民暴动。在萤火闪烁的树林里,会议总结了兰溪、宣平等地暴动的经验教训,贯彻中央《七十号通告》精神,核心议题是配合浙西总暴动,要求各县相互支持组织农民武装暴动。会议明确以义乌县委为核心,在金东、义西地区立即组织暴动,任命义乌县委书记吴溶品为暴动总指挥,指定正日茶馆为秘密交通站,还特别强调要干扰、阻滞国民党为“围剿”中央苏区而修筑的浙赣铁路工程。据记载,吴溶品曾提出暴动准备不足的异议,但卓兰芳仍按“八七会议”精神部署了统一行动计划。
会后,吴溶品在塔江山领导各县组织暴动,各支部收集枪支弹药、制作红旗符号,编制五个暴动大队,计划八月十五夜间行动:先打垮地方警察局,再攻打义乌县缴获枪支、释放犯人,最后南下缴获佛堂等地侦缉队和警察所的枪,上山打游击。然而,因领导人被捕、叛徒出卖等因素,暴动计划最终流产,吴溶品在返回途中被捕杀害,地方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革命转入低潮。
但麦磨滩会议的历史意义远超一次军事行动的成败。它总结了早期武装斗争的经验,传播了革命火种,锻炼和储备了革命骨干,极大地动员和觉醒了下层人民群众。正是这次会议凝聚的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为日后抗日战争时期金萧支队第八大队等人民武装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浙西革命链条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
重焕光彩
从隐秘遗址到红色教育基地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中国大地历经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且属秘密会议,麦磨滩会议曾长期鲜为人知。转机出现在2015年,金华长弓清洁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偶然得知这片珍贵的红色遗址就在其位于低田村的厂区内,企业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主动承担起保护与开发的重任。
“在发现了这块革命遗址之后,我们就前往宁波奉化等地挖掘红色历史以及麦磨滩会议的有关资料,其中也得到了宁波奉化市委宣传部、兰溪浙西特委纪念馆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麦磨滩文化园讲解员段广勋说道。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筹备与建设,2017年10月,麦磨滩会议遗址成功被修复,并建成了史料展陈馆。
如今,修缮一新的麦磨滩会议遗址已成为金东区重要的红色主题教育基地和社科普及示范点。馆内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字资料和实物,生动再现了土地革命时期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诠释了革命先辈们为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与忠诚。
基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开设特色红色课程,接待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前来开展党政教育、主题团日队日活动,目前已累计接待参观学习者达12万人次,革命精神的火种在这里被一次次重新点燃,传递给新一代。
薪火相传
让红色资源在新时代“活”起来
80年过去了,抗战胜利的丰碑巍然屹立。我们回望麦磨滩会议,不仅是缅怀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更是要汲取其中蕴含的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和依靠群众的制胜法宝。
未来,麦磨滩会议遗址还将进行改造升级,不断丰富参观体验感,融入数字化展示、情景再现等现代科技手段。以红色遗址为核心,联动周边生态资源,规划建设红色文化产业园的构想正在酝酿之中,这将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观光、研学旅行、文化创意等产业深度融合,让红色资源真正“活”起来,使麦磨滩成为一张靓丽的红色文化名片。
从秘密集合的树林到庄严肃穆的纪念馆,从点燃暴动星火到赋能新时代发展,麦磨滩的变迁,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使命永续的生动写照。这片曾经见证战略抉择的土地,正以其独特的红色魅力,继续照耀着未来前进的道路。
编辑:董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