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您当前的位置 :金东新闻网 > 金东骄傲 正文
邵钧林 影像书写历史凯歌
2014-11-26 09:38:47 来源: 《今日金东》 记者 姚瑶

  他是国家一级编剧、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艺术指导,中国视协、剧协,省作协、音协等多个协会的会员,身兼中国话剧研究会副会长、解放军电视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电视家协会副主席、剧协常务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等要职,曾获得全军最佳编剧奖……他的《DA师》、《沙场点兵》等作品,先后在中央台一套和全国200余家电视台播放,获“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金星奖”等,剧本获第三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金奖。他是我们的金东人的骄傲———邵钧林。

  带着对文学的热爱

  他走上创作之路

  1949年,邵钧林出生在我区曹宅镇曹宅村一个普通农户家庭。因母亲患心脏病无法干重活,作为长子的他毅然与父亲一起挑起生活的重担。割草喂猪、上山砍柴,这些农活对于少年的邵钧林来说,是每天的必修课。

  “大哥从小就聪明懂事,不仅帮助母亲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还把我们几个弟弟妹妹照顾得很好。”妹妹邵艳君告诉记者,邵钧林从小爱听故事,老爱搬个小板凳去听附近的老人讲故事,一听就是一下午,有时他还会自己编一些故事,带着兄弟姐妹一起演。

  因为家里经济困难,父亲一度希望邵钧林放弃学业回家帮忙,是母亲陈小玉的坚持给了邵钧林希望。他说:“母亲虽然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但是却很爱看书,对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非常先进,她告诉我不管是读书还是当兵,一定要跳出农门。”多年后,邵钧林依然清晰记得当年母亲坚定的眼神。

  1971年,当兵不到三年的邵钧林带着自己对文学的热爱,成功进入南京军区业余文化创作学习班学习写作。入选学习班对于邵钧林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因此他分外珍惜。但是很快,邵钧林就发现,班里的80名同学无一不是科班出身,更有甚者已在知名报纸上发表过作品,而自己却是一个连高中都没毕业的毛头小子。“我虽然没有经验,但我知道自己是一名战士,领导让我来攻山头,我就绝不能空手而回。”邵钧林暗暗下定决心。

  在接下来的七天七夜里,邵钧林废寝忘食,不停地翻阅资料、修改稿子。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却写出了全班第一篇小说———《雪地轮辙》。不久,这篇关于解放军汽车兵做好事的小说被刊登在《人民前线》报上,获得一致好评,两年后又被翻译成日文,编入了日本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原本只是单纯爱好文学的邵钧林因此受到极大的鼓舞,并由此踏上了文学之路,先后创作近百万字的小说,荣获诸多奖项。

 

邵钧林和演员聊天

  最真实军旅生活

  是创作之源

  1981年,邵钧林前往杭州看望和服务从前线作战归来的战士。病床上,战士们讲述了一个个战争故事,让邵钧林潸然泪下。“这些都是战士们拿血和泪演绎的,是最真实的军旅生活,不写不行啊。”随后,邵钧林一连创作了《绿色探戈》、《硝烟散去之后》、《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山泉》、《血书》等5部独幕剧和小品,反映士兵们的战后生活。

  起初,很多人不明白为何邵钧林要把作品的主角都设定为断手、断腿的士兵,更不理解他所谓的“残缺美才是真正的美”。当《绿色探戈》的演出幕布拉起,一位在战争中失去右腿的战士拄着拐杖,随着音乐在歌舞厅里跳起探戈的时候,全场观众被战士的人格力量所感动,当场就流下了眼泪。“这就是战士,即使永远失去了腿,他也不会失去对生活的热情。”邵钧林说。

  1991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邵钧林第一时间和战士们一起前往抗洪第一线。六个不眠不休的日夜里,邵钧林和战士们同吃同住,所见所闻让他有太多的感触,他告诉自己:该动笔了。就是在淮河大堤旁一个简陋帐篷里,靠着几包方便面,邵钧林用了四天四夜的时间,创作出了再现抗洪一线真实事迹的话剧《抗天歌》,并借此荣获了话剧界几乎所有的奖项。

  观众与实践是最好的老师。邵钧林并非文学专业科班出身,但他对创作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我不懂什么叫做戏剧冲突,也不懂所谓的‘人物关系就是戏’,但是从演出队到文工团,我在舞台上泡了三四十年,我熟悉舞台的每一个角落,我知道如何真正打动观众。”邵钧林说道。

  “观众的现场感受是第一位的。”这是邵钧林当年带领业余演出队下基层给士兵服务时的最大感受。1995年,邵钧林创作的《虎踞钟山》在全国掀起一片热潮。演出四百多场,邵钧林几乎每场演出都坐在观众席上观察观众的反应,并根据观众的意见修改剧本。有一回,一位观众给邵钧林提意见:刘伯承元帅是如此节俭的一个人,怎么会天亮了还点着灯呢。虽然只是一个微小的细节,但邵钧林却不敢有丝毫松懈,当即就对剧本进行了修改。

  “生活提炼了艺术,创造了艺术,而我所做只是用剧作的形式再现生活。”邵钧林以自己的方式,将自己对军队的感情和对生活的态度通过《兵心依旧》、《龙腾沧海》、《绿色协奏曲》等一系列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实现了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和可看性的完美融合。

 

参军前全家人合影

  创作婺剧回报

  家乡父老

  婺剧,俗称“金华戏”,是金衢地区流传较广的一种地方戏曲。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金华人,邵钧林对婺剧有着特殊的情感。

  “我的父亲是曹宅镇婺剧团的一名业余婺剧演员,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我们兄妹几个就坐在戏台边上看父亲唱戏。《火烧子都》、《鸳鸯带》、《潼关杀妻》、《临江会》这些传统婺剧曲目,我们看了不下一百遍。”邵钧林说,在父亲邵荣泰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对婺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长大后,离开家乡的邵钧林对金东的乡音乡情念念不忘,一直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对故乡传统文化表达些许敬意。

  1995年5月底,时任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团长的邵钧林率《虎踞钟山》剧组来金华演出。在演出间隙,邵钧林观看了浙江婺剧团演出的折子戏。当晚,邵钧林便萌发了要为家乡写戏的念头。

  1999年初,邵钧林回家探亲,途中与婺剧老前辈进行了座谈。这一次的座谈,让邵钧林收获很大,初步形成了根据传统戏曲《双阳公主》的故事素材进行改编的创作设想。经过几个月的奋战,他终于在1999年5月8日凌晨完成新剧本的第一稿,定名《昆仑女》。

  让人意外的是,邵钧林并没有重复戏曲中常见的才子佳人的戏码,而是独树一帜,结合自己多年的从军经历,讲述了一个以民族团结为重,各民族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我是一名军人,我还是喜欢写与军事题材有关的故事,而且这剧的主题也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邵钧林笑着说。

  现如今,经过多次改版的《昆仑女》已日臻完善,不仅成为浙江婺剧团最受欢迎的保留曲目,累计演出千余场,更斩获了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奖、国家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目会演大奖、金孔雀优秀编剧奖等多个大奖。

  全新视角演绎

  重大题材

  2011年6月,电视剧《开天辟地》在央视一套黄金档首播。该剧以浓墨重彩的大手笔,向观众全景式地展示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壮丽画卷。对邵钧林来说,写这样一部向建党90周年献礼的作品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虽然笔耕多年,但他近四十年的创作经验在这部演绎重大历史题材的作品面前,似乎没了用武之地。巨大的压力,让邵钧林有些喘不过气。

  邵钧林认为:“历史是有情感的,因为历史是人创造的,也是人所记载的。但我们作为后人,毕竟没有生活在那段历史里,因此,要写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作,首先就面临一个情感转化的问题。”为了真实展现从1921年共产党成立到1927秋收起义这段风云历程,让更多的观众读懂自己的民族,邵钧林花了足足一年的时间翻阅了近两百本历史资料,理清了各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细细揣摩了各种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但拍电视剧不是写专题,不是单纯地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能吸引观众的,如何实现历史的戏剧化成为最大的难点。在邵钧林看来,生活在盛世的人们面对物质世界自然而然地会更多地注重现实功利,社会责任在萎缩,个人利益在膨胀,积累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慢慢遗失了精神财富。因此,有必要在历史剧,尤其是重大题材的历史剧中注入新的思想与艺术发现,在尊重历史的同时,以人带事,以情动人,以戏说史,史中觅诗,通过人物、冲突、情感三要素的刻画,引导观众对历史进行反思与追问。

  “重大历史革命题材,并不是任何人都敢尝试的领域,邵钧林的本子是我到手最好的一个剧本,从开篇的气势到剧情的推进,全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种好剧本上进行再创作,对于我们导演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开天辟地》总导演胡玫坦言,自己本已不打算接拍电视剧,尤其是这种压力巨大的重大题材,但邵钧林的剧本却在第一时间打动了她。

  “写重大题材历史剧,就像带着镣铐跳舞,如果跳得好了,肯定比轻舞飞扬的舞蹈更好看。”正是带着这种信念,邵钧林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经常通宵熬夜写稿,终于啃下了《开天辟地》这块硬骨头,为祖国母亲和全国观众献上了一份厚礼。

  继《开天辟地》之后,邵钧林又连续创作了《井冈山》、《红色摇篮》、《领袖》、《决战北平》和《决战南京》等五部重大历史题材剧作,向观众们描绘了一幅气势如虹的历史画卷。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对于家乡曹宅,邵钧林一直挂念在心。即使工作繁忙,邵钧林仍会抽空定期回老家,看望家人、师长以及儿时的好友。老房子虽然已经破败,但邵钧林一家却从来不舍得拆,这所房子对于他们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精神寄托。

  邵钧林说:“金华这方水土养育了我,我的创作,没有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的积累是肯定不行的。我会更加努力地创作,为家乡父老献上更多精彩的影视作品。”

邵钧林与导演在话剧《小平小道》排练现场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