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东新闻网  >  综合新闻
金东大调研之“510问效”
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谈“消薄”
2018-06-11 09:25:48来源: 今日金东

  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迫切任务。今年以来,金东区各乡镇(街道)围绕乡村振兴要求,凝聚共识强发展,攻坚克难求突破,稳扎稳打出举措,全面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加快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现在一年过半,让我们看看各乡镇(街道)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消薄”答卷。

  ◎童作勇多湖街道党工委书记

  一是领导包干强推进。坚持“消薄”与发展同步推进,为强化领导,确保成效,对17个村做到“一村一名班子成员或工作片长”联系包干,负责协助做好政策处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薄弱村抓达标,非薄弱村抓稳步提升。二是招商前移强对接。坚持招商与前期筹备同步,一方面在全力做好项目政策处理和前期报审的同时,一并推进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目前,4个消薄项目的招商已基本谈定,其余项目均在对接。三是资源整合强兜底。成立金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多湖分公司,对新城区拆而未用、征而未用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和收取经营租金用于兜底,保障毛草山等资源小村发展集体经济,并防止非省定薄弱村的收入滑坡返薄。如上古井社区新区57幢房屋已征但未拆迁,约近20000平方米,按7.5元/月收取租金,除去村里的管理费,公司可收160余万元。四是集体签约强士气。4月4日街道召开“立军令、夺先进”誓师大会,将消薄任务以军令状的形式进行明确。并组织已达成意向的6个项目举办集体签约仪式。五是制定“铁律”助消薄。6月初,街道工作部署会议上就“消薄”工作宣布了一条“铁律”:凡是集体年收入达到20万元或者达到10万元、增长率20%以上的村庄,街道给予村支书、村主任以及联村干部招商奖励,但倘若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未摘帽的,那么三人将失去年终评优资格。

  ◎滕伯顺 东孝街道党工委书记

  一是坚持提前谋划,摸清村居底数。自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开展以来,街道专题部署各村居摸底工作,坚持实地走访调研和村居自主申报的方式,对各村居,特别是集体经济薄弱村的优势、短板、发展思路进行了全面排摸和探讨,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消薄“良方”。目前,街道决定实施集体联建项目——下于临时厂房项目。街道成立金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东孝分公司,与金华市创惠物流有限公司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共同运营该物业项目,并向下于社区征用和流转共计40多亩土地。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17亩左右,建造临时厂房用以出租方式引进汽车销售商进行经营。项目投资500万元左右,前三年保底分红分别为40、50、60万元。项目获益后,每年分配到相关薄弱村,达到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的目的。三是坚持稳步推进,突出工作实效。街道分公司与各相关单位积极沟通,合力推进项目。4月份完成相关土地的政策处理,谈妥12家汽车销售单位,并成立汽车销售协会。截至目前,下于临时厂房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接近尾声,道路硬化已完成,预计6月底投入运营。同时因地制宜,实施一村一策。黄山塘、前田等村正在加快土地流转,计划将集体土地用于出租,以壮大集体经济。

  下一步,街道在优化下于临时厂房项目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将进一步探索集体经济薄弱村消薄对策,推动增强其自主“造血”功能。

  ◎童乐中孝顺镇党委书记

  孝顺镇下辖8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有17个,占行政村总数的20.5%。为完成全面消薄的工作目标,孝顺镇聚焦激发“造血”能力这个关键点,从区域党委切入,以“区域化运作、项目化造血、作战化销号”方式,推动联村抱团、区域整合、以强带弱、全域摘帽。

  我们坚持资源整合,区域共建谋项目。镇级层面共谋划了4个主打项目,分别是“双创园”集体标准厂房建设、“水香低田·渔歌小镇”、低田工业园区夜市和老棉油仓库修复利用。“双创园”集体标准厂房建设已成立相关工作组,并完成政策处理;“水香低田·渔歌小镇”土地流转等项目稳步推进;低田工业园区夜市已投入使用;老棉油仓库修复利用预计7月底对外招租。区域层面以15个区域党委(其中13个农村区域党委、2个工业园区区域党委)为单位,充分发挥区域党委作用,有效整合区域资源,一区域精准谋划一项目,确保“区区有项目,村村能造血”。目前已谋划第一批区域党委项目8个。

  我们坚持精准发力,推动造血项目落地生根。完善推进机制,成立消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消薄项目责任清单,实行“两联”工作制度,即班子成员联区域、联项目,实现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形成“镇党委—区域党委—村党支部”三级书记共抓、共管、共建项目氛围。完善长效机制,坚持每月两次召开消薄工作推进会,要求镇班子联系领导、区域党委书记、集体经济薄弱村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通报工作进度,查找存在问题,研究部署下步工作。

  ◎陈卫强傅村镇党委书记

  2017年开展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以来,我镇应消除经济薄弱村11个,已经消除经济薄弱村6个,经济薄弱返贫村2个,2018年需要消除的经济薄弱村共有7个。

  一是盘活现有资源,支持集体经济项目发展。我镇计划总投资600万元,对镇国有资产进行安全鉴定、修复和价值评估,重新招租。5月已经对傅村冷饮店、建荣面馆、深塘坞村原傅村工具厂、傅村镇叶家村敬老院、深塘坞村原寿昌黄酒厂5处进行价值评估,并下达租金存缴单。6月份对国有资产全部鉴定完毕后进行招投标出租。同时,鼓励集体经济薄弱村单建项目发展。如祝家村、水阁村在收回和平整拆后土地的基础上,编制新的村庄建设规划,计划新建老年活动中心。二是用好帮扶政策,“因村制宜”制定发展计划。积极运用“消薄”的帮扶政策,制定每个村“消薄”项目、时间及目标,配备牵头领导以及结对企业,实施“一对一”帮扶。同时专门建立考核机制,并将结果纳入年底先进考核。三是强化资金保障,进一步创新经营机制。加大对薄弱村的扶持力度,整合现有扶持新农村建设与公益事业发展资金项目,统筹安排相关财政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并加大对村级组织运转、村级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转移支付力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依法批准的房产和建设用地,支持其办理不动产登记。

  下步鼓励国有资产与企业进行合作。以“国有资产参股、企业运作”的形式,按照保底分红、按股分红等方式,将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将集体资产和财政扶持资金等,参股农民合作社和经营稳定、发展前景较好的工商企业。

  ◎何建军源东乡党委书记

  源东乡共有集体经济薄弱村26个,2017年度已完成12个村的“消薄”工作任务,剩余村的“消薄”工作也正在推进中。该块工作主要通过“普遍导向”和“特殊导向”相结合来实现。“普通导向”就是依托各村普遍所有的山、林、水资源并通过项目招引等途径来助力“消薄”工作,例如从白路头村首推的水塘清水有偿养殖模式,还有在新梅村、邢村等多个村获得成功的依托丰富山林资源对外招租法,都可以做到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特殊导向”就是各村因地制宜采取的一些创新性的方法举措,典型代表有:

  一是我乡被市级列入“消薄十法十例”的效益农业推广法,通过促进土地规模性流转,引进效益农业项目,依托“支部+农业公司+农户”等形式,挂牌招商,在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休闲体验农业上做文章,实现产销一体化,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二是以东叶村为代表的景区收益法,主要依托村级景观、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提升旅游景区,探索通过门票、纪念品收益等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是有效利用闲置地块及资产,由乡级层面对原金东水泥厂地块实际约2000余平方米进行协议转让,将土地资源进行盘活,发展联合村级物业,增加源西洞井、大塘、分水岗等三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四是整合区级支持资金,以入股等多种形式发展异地物业,针对性的解决源东位于偏远山区物业经济发展较为薄弱的问题。下一步,源东乡将继续按照“两向”工作法,全力推动“消薄”工作按期全面完成。

  ◎方拥军曹宅镇党委书记

  曹宅镇现有集体经济薄弱村35个,为加快“消薄”工作,我镇积极探索以异地联建物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抓手,以村村抱团发展为主要形式,以盘活闲置用地,发展村级联建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曹宅镇科技孵化园37幢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目前34幢厂房已结顶,剩余3幢建设有序推进,待配套宿舍楼建好后,通过合作出租产生收益。潘村农贸市场主体已结顶,计划7月底前完成内部水电装修、电梯安装和附加工程建设,10月底前完成市场招投标,确保12月底前全面投入使用,通过商铺招租和经营性店面收入产生收益,一举帮助周边9个村“摘帽”。东前路村原砖瓦厂为闲置工矿用地,目前正在积极洽谈计划投资4000万元的企业项目,通过招标出租产生收益。杜宅工业园区20亩闲置用地,计划建造2万平方标准厂房,投资350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土地指标报转,完成项目建设初步设计方案。

  此外,曹宅镇借鉴金华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十法十例”,进一步拓宽“消薄”思路。目前,曹宅镇溪头村成功与金华江苏商会结对共建,依托金华江苏商会的商务平台,扩大蔬果种植和销售规模。下一步,我镇将继续挖掘各村资源环境优势,强化精准帮扶,全面打赢“消薄”攻坚战。

  ◎郭翔塘雅镇党委书记

  塘雅镇下辖4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有2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5.8%,大部分经济薄弱村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村庄可发展资源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塘雅镇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消薄”工作。

  一是以村级异地物业联建项目为抓手,持续推进“消薄”工作。自2016年起,18个经济薄弱村联购浙江晨康机械有限公司,通过厂房出租,每年获得租金52.2万元,通过股份分红补助到村,实现“薄弱村”抱团发展,增强村级“造血”功能。今年以来,原双星铝圈16亩老厂房,作为22个经济薄弱村的异地物业联建项目用地,通过区、镇两级的资金投入,对原厂房进行标准化改造,该厂房出租后预计租金年收益达120万元左右,22个薄弱村均可获得5万元以上收益。目前,已与双星铝圈公司签订了回购意向合同,通过标准化改造等举措争取更多的出租赢利,完成22个村“消薄”任务。

  二是以农业产业升级为契机,壮大村集体经济。我镇以万亩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为契机,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工作,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约85%,项目中涉及14个行政村通过整合村集体闲散土地,盘活村土地资源,以土地流转租金获取收益。同时深入挖掘各项目村特色产业和文化,积极发展“产业带动型”经济。

  三是以地区产业特色为依托,积极谋划特色来料加工创业园。针对含香片区,我镇拟建设来料加工创业园。以桥头陆、含香等来料加工专业村为创建重点,通过整合资源、统一设计、招标建设等举措,在经济薄弱村建造来料加工“消薄”车间厂房,租给来料加工点或企业使用,通过租金收入来增加村集体收益,以提供就业岗位来增加村民收益。

  ◎戴向阳澧浦镇党委书记

  澧浦镇集体经济薄弱村共33个,占总村数的52.38%。截至目前澧浦镇已完成消除薄弱村22个。

  今年,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澧浦镇紧抓消薄蹲点调研机会,立足产业特色,走具有特色的、可持续性的农村经济发展之路,落实好“一村一策一特色”,因村制宜推进消薄工作,坚决打赢消薄攻坚战。一是盘活闲置土地。充分依托花木城大市场,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将闲置集体土地进行流转,为花木城提供精品苗木花卉种养基地,目前下屋、上屋、湾塘等村已盘活土地170亩。二是发展集体物业。强化村内空间利用,建设农贸市场、村级物业综合楼等,通过店面、摊位招租发展集体经济,如下宅、郑店、澧浦等村。宋宅村开展村企合作,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农产品开发公司,与金华酥饼协会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建设酥饼原材料生产基地。三是做好农旅文章。发挥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结合生态廊道,串联花木城、琐园国际研学村、蒲塘古村、后余湖北等沿江绿道,区块化打造特色旅游项目。落实好天堂庵坡地村镇项目开发建设,辐射带动形成具有澧浦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经济。

  下一步,澧浦镇将紧跟大调研脚步,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压实消薄责任,种好“责任田”。同时,以区域党委结合企业帮扶模式,推动实质性项目落实。

  ◎徐军玮岭下镇党委书记

  岭下镇共有行政村34个,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数23个,已经完成消除11个,2018年计划完成剩余集体经济薄弱村12个的消除任务。

  一是一村一策一领导。由镇班子成员领衔成立消薄工作执行小组,制定符合各村实际的消薄方案。二是大力发展村级物业。岭一村工业园区东侧征用一块8亩飞地,建设标准厂房,预计每年租金35万元左右。岭下镇工业园区商业配套项目已经立项,商业用地土地指标也已经争取到位,设计方案已基本完成。另一方面,日辉路村积极利用三改一拆拆后的村庄建设用地,申请建设物流仓储用房,目前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完工后每年预计能为村集体增加20万元收入。三是以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入股各类项目。以小城镇综合整治资金入股岭四村综合市场项目,已经完成建设;入股甄功夫酒文化产业园,已经立项。四是大力发展美丽产业,做好美丽乡村+旅游这篇文章。目前岭五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村落景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王溪利用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将村集体土地出租给山山家项目,每年收益达到20万元左右。

  下步将抓好岭一村异地物业项目的实施,争取在10月份前完项目建设,同时抓紧岭下镇工业园区商业配套项目实施,争取尽快完成征用和清表,抓紧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招标。做好釜章、王溪、后溪等村A级村落景区创建,以及坡阳古街的进一步开发,加快釜章、王溪区块田园综合体建设,将美丽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傅榕江东镇党委书记

  2017年,江东镇已全面完成消薄任务,实现两年计划一年完成,24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都达到5万元以上。2018年,我们持续自我加压,不断强化村集体造血功能,力争每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一是捏指成拳,抱团发展。以区域党委为抓手,在每个区域党委都引进一个投资达200万元以上的联建项目,以此统筹各村收入。如十八里园区区域党委八村联建物业项目从2017年起已产生收益,今年扩大出租面积,增加收益,实现每年收益近100万元。又如横店集镇区域党委计划投资800万元,收购老粮站改建综合性商业大楼,八村联建抱团申报国资项目。该项目力争8月份开工建设,完工后预计每年实现收益80万元。二是聚木成林,协同共兴。国湖村依托婺州蜜梨基地特色产业,引进农产品仓储冷库项目,便于蜜梨集中存储、运输,目前,占地3000平方米的蔬果冷库主体部分已建成,预计8月份完工,本年度投入使用,2年内可为村集体带来50多万元收入。六角塘村利用环城南路、二环南路、330国道交汇节点优势,因势利导,发展物流产业,将村集体土地、厂房出租给物流公司,每年可获得收益150万元。三是造血生肌,各展神通。我们在村级组织换届期间,就通过招贤引才等方式,把那些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人选到村级组织班子中。换届后,将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一项硬任务,作为村两委干部履职实绩和辞职承诺的一项重要依据,每月开展通报排名,倒逼村干部把精力和思路用到发展村集体经济上来。同时,统筹用好区委区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每个村都配备一名区“两富两美”指导员、一名镇党政班子成员、一个机关部门和一家规上企业结对帮扶,为村里开出方子、找准路子,找到体现各自特色、符合自身实际的突破口。

  ◎何志义鞋塘办事处党委书记

  鞋塘办事处辖32个行政村,截至2016年底,集体经济薄弱村有15个,2017年消除10个村。剩余5个村,计划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上半年,我们在深入一线调研,摸清底数,全面掌握村集体的资产、负债及在建工程情况,理清可利用的闲置资金、资产和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注重因村制宜,精准施策,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细化工作方案,走有鞋塘特色的强村富民新路子。

  一是土地资源利用。如车门塘、东张店、上下王、上下季、畈二、杨村等村,利用造田改地等项目把土地统一收归村集体,土地整理后进行流转,以承包经营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二是闲置房屋的再利用。对非法一户多宅分类处置,回购房屋,由村里统一出租,租金归村集体所有。三是珍珠塘退养水面的利用。珍珠塘退养后,由村里另行发包,实行养鱼、养荷花等洁水认养。四是继续做好村企(部门)结对帮扶工作。

  下步将着力“促长效”,巩固“消薄”成果。强化项目资金整合,统筹资金集聚,实现资金利用效能最大化,增强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如原鞋塘供销社棉花仓库改造工程项目,该项目经过多次向土管、规划部门的沟通衔接,并经上级相关部门的联审,得到认可。经与金东区供销社多次沟通对接,达成的的初步方案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建成三层房屋出租,店面18间,建筑面4259平方米;出租收益反哺经济薄弱村。我们不但要千方百计,多措并举消除经济薄弱村,还要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路子,实现村强民富。

  编辑:胡赣昌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