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东新闻网  >  阅读影评
在江南小镇邂逅黄庭坚
2020-03-12 09:09:43来源: 今日金东 吴杰

  初冬,雾霭散尽,一轮红日高高挂在空中,天色显得特别蓝白澄净。走在江南塘雅镇的古街上,我与黄庭坚老不期而遇。

  “是从九江修水远道而来吗?黄老。”“不是!”回答斩钉截铁,“我的祖辈在这里生活,我的根就在这里。”

  我有些狐疑,见他步履蹒跚,不敢造次再问下去。是在做梦吗?我开始恍惚起来。

  塘雅镇是金东四大古镇之一,有着870年建镇历史,古迹丰富,“非遗”众多。

  在东池古街,我们路遇了骑电动车的村妇女主任。她很热情,听说我们要找黄庭坚的宗谱,便放慢了骑行速度,二话不说就带我们直奔村中一黄姓老家。她告诉我们他家收有宗谱,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有关黄庭坚的蛛丝马迹。

  我们一行人一下子来了兴致。在镇干部小游的引导下,跟在妇女主任电动车后面,不出百米,弯了两个弯,就到了黄姓老人家的门口。

  一踏进门口,不知是黄老人家知道我们要来,还是他平时就经常研究宗谱家传,我一眼看见正堂的八仙桌上,叠放着四本厚厚的书。凑近一瞧,正是我们要找的宗谱,书名是《金华和谐黄氏宗谱》,用浅黄硬纸装帧,编修理事会编纂,新加坡赤道风出版社出版。

  我拿过宗谱,内里好几页都有折痕,原来是黄老人家在自己的家族页上作的记号。我与同行的曾经编修过滕氏宗谱的世群兄仔仔细细地翻查了第一卷中的多篇宗谱序言。

  据《东塘黄氏宗祠记》,“自景渊太公递衍至今,其间倜傥非常者代不乏人”,《重建荫堂序》开篇言及“吾族山谷祠曰雍肃堂并建于明,厥后规模渐次扩充……”,书中还列了一些诸如“七宝塘阳宅之图”、“文口塘之墓图”等墓葬史料,对揭开黄庭坚宗族的神秘面纱,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按理说,江西黄氏宗谱应为《金华和谐黄氏宗谱》的分支序谱,黄庭坚在江西为官,史料确有记载。但将黄庭坚的籍贯理所当然地列入江西,并盖棺定论,似有可商榷之处,有待有识之士和宗谱专家进一步考证。

  百度黄庭坚,可以查到在浦江浦阳镇东街柏树里,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三间一进的古老房屋“理和堂”,乃黄庭坚祖居之地,也是黄氏宗亲重大庆宴和聚会场所。塘雅与浦江只是隔山之遥,可见其祖辈与塘雅这座小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百度塘雅古镇,也能找到一些有关黄庭坚的佐证资料。塘雅,古称东池,明清时称塘下市,民国时称塘雅镇。浙赣铁路从村南经过,并设有火车站。以其独特地形,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塘雅建村于南宋初年,村民主姓黄。据《东池黄氏宗谱》和《东塘黄氏宗谱》载,南宋绍兴十六年,黄少亮自义乌洞门驿墈下迁居塘雅建村发族,是为金华东池黄氏始祖,为黄庭坚叔父黄昉后裔;元至正年间,黄大魁自义乌驿墈下亦迁居塘雅,是为金华东塘黄氏始祖,为黄庭坚直系后裔,两派同宗同源,共居一处,经过瓜瓞椒衍,从塘雅村发派到各地的黄姓村落多达80余个,有“塘雅黄氏,婺东巨族”之誉。

  该村亦是清代金华“黄金钱傅”四大豪门中的首富之地,金华传统道情曲目《皇凉伞》唱的就是塘雅村大地主“黄松山”的故事。我早年从古子城书摊上见过一册由原金东区文联主席张根芳主编的《金华道情·皇凉伞·双玉球》,其中就有这个以道情形式传唱的故事。

  东塘黄大宗祠雍肃堂和塘雅村东池黄大宗祠著存堂、四本堂、黄济川祖居等众多康雍乾时期的精美古建筑,可惜在太平天国时期遭受两次大劫难,毁损严重,乃今少有文物古建筑遗存之重要原因。

  如今的塘雅镇,已下大力气开发了几个文化传承项目,木版年画博物馆集年画保护、传承、研究、收藏、展览、研发、旅游于一体,馆内收有木版年画藏品两千余幅,年画刻版100多套,刻版800多块。东池街上的塘雅风情馆,其前身是清末塘雅首富黄松山建造的“上租坊”,房子呈三合院式。尤其宝贵的是留传已久的牛腿、雀替等木构件雕刻。博物馆共设9个展厅,分为金石、木缘、水云、窑火、风土、农耕、风俗、雅集、颂歌等,馆馆皆有得意之作,静静诉说着一段刀耕火种的历史。

  我想,如果能再化大力气在黄庭坚身上,挖掘宗族史料,正本清源,做好黄庭坚这篇大文章,对宣传弘扬塘雅镇的乡村文化必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善莫大焉”。

  走在塘雅镇中心的木栈回廊上,池塘岸沚清新可人有“水上天堂鸟”之誉的再力花高高竖起,美人蕉如火绽放。可以相信,黄庭坚的子孙后代正笼罩其灼灼光华之下,在新时代绵延幸福地生活着。

  编辑:张静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