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东新闻网  >  经济商贸
保订单 稳市场 强信心
金东区以奔跑态势推动外贸降幅环比收窄
2020-05-26 10:50:21来源: 今日金东 记者 程梦倩 许日华 戴昊翔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特别是受当前国际疫情的严重冲击,进出口形势空前严峻。金东区勇踏坎坷、攻坚克难,千方百计稳住外贸基本盘。数据显示,今年1—3月全区完成外贸出口17.73亿元,同比下降22.57%,环比降幅收窄5.6%,预计1—4月环比降幅将进一步收窄。

   1、顺势而动危中寻机稳市场

  昨天上午9时,在金华市亚虎工具有限公司的装货区,工人们正忙着为三辆集装箱货车装货。这批货将于6小时后抵达宁波舟山港,等待海运出港。驾驶装货叉车的仓管员盛国建抹了一把汗,他说这些天装货经常要到晚上九点,“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装20个货柜”。

  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同样一派繁忙,流水线上工人们各司其职,加紧赶工。4月底以来,工人们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9点。“现在有活干了,加班大家心里反而还高兴,毕竟工资高了。”车间主任魏桥说,他是安徽人,到“亚虎”上班已有十个年头,2月份从老家回厂后,他和工友们都在纠结,“那时候国外疫情开始严重,公司订单受影响,我们都知道的,就担心没活干,没钱赚。”

  4月底随着欧美港口的开放运营,亚虎公司的外贸订单也在逐步回升。“订单量比较大,超出了我们以往任何一年。”公司总经理徐爱玲说,订单问题解决了,又有了新烦恼:眼下公司10条组装生产线都在满负荷运转,560多名员工每天加班加点都来不及,现在企业又启动了新一轮60名员工的招聘工作。

  “亚虎”外贸订单实现大逆转,核心因素就是公司根据海外市场现状,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之前是50%大件50%小件,现在是70%小件30%大件。”徐爱玲说,海外港口开放运营后,“亚虎”紧紧抓住机遇,分析当前人们依然以居家生活为主,公司一方面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同时调整产品结构,生产更多方便电商配送的产品。实践证明,做出这样的决策是非常符合市场需求的。

  为了保订单,“亚虎”也从外贸客户的实际出发,特别推出了特殊时期的价格优惠活动,考虑到疫情影响,客户的销售周期比原来拉长,相应延长他们的账期,从原来的到货45天付款,延长到90天和120天付款。

  一边让利给客户,一边大力组建本地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目前“亚虎”已在金华组成了上下游八家企业参与供应链协作联盟。“二季度,我们要把一季度落下的全部给补上来。”徐爱玲对接下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2、修炼内功紧抓机遇拓市场

  昨天,记者走进金华市卓远实业有限公司车间,只见所有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行,400多名工人每天加班加点赶制订单。“要是2个月前,这样的场景我想都不敢想。”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唐德江不禁发出感慨:柳暗花明又一村。

  “卓远”专业从事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滑板车及配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销往欧洲、北美等地区。今年2月底,该公司复工复产,当时年前积累下的订单还有不少,各生产线都在开足马力生产。“那时公司苦于人手不足,还专门在当地招聘了100多名工人,加快复工复产。”可令唐德江没想到的是,仅过了1个月的时间,情况就急转直下。

  随着国外疫情的大爆发,物流停运、市场停摆,原本的订单相继被取消,到了4月初,公司80%的订单暂停出货,工人们无法正常上岗,小部分员工被遣散,大部分员工面临没活干、没钱赚的窘境。“我们必须要给自己打气!”唐德江说,公司一方面和浙江交通技师学院合作,开展技能培训、管理培训,利用公司生产线停摆的空档期“修炼内功”。另一方面,该公司积极与客户沟通,在稳住老客户的同时,开拓新客源。

  5月初,“卓远”敏锐地察觉到,随着国外疫情影响,许多市民选择骑电动自行车出行。捕捉到这一市场动向,“卓远”及时改变营销策略,专攻“个人出行”这一细分市场,抓住了机遇。“北美市场的客户增长了50%,加之欧洲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原先‘冻结’的订单纷至沓来,目前公司订单已经排到了7月底,公司产能也已经恢复了50%。”唐德江说。

   3、稳字当头内外市场齐发力

  在浙江华丰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内,工人们正有序组装零件。傅村厂区总经理张勇钢说,现在订单已排到六七月份,企业马力全开,将失去的效益抢回来。回顾这几个月的经营情况,张勇钢感触颇深,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争分夺秒,企业靠的就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稳”。

  2月份是国内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像很多外贸企业一样,“华丰”面临着暂时的停摆,进出口规模急剧回落,出现了悬崖式下跌的状况;3月中旬以后,随着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进,外贸有所恢复;到了4月份,外贸进出口恢复更为明显,但仍然没有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张勇钢说,交期延误,订单减少都是可以预见的结果,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企业也没有保留,使出了真功夫,较为顺利地度过了这段瓶颈期。

  2月17日,复工复产的“华丰”首要面对的就是人员缺失的问题。“员工回家过年不能按时回岗,生产线运作需要800人左右,实际到岗人数才一半。”张勇钢说,为了打破困局,企业充分运用手中资源,通过网上招聘以及“老带新”的方式,及时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此外,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华丰”又对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成功接收数十名员工,缓解了企业“用工荒”。

  据傅村厂区销售经理曾东方介绍,“华丰”与国外大企业的合作模式,就像是“富士康”与“苹果”,自己主做生产代加工,跟“百得”这样的大品牌合作时间已有20多年,已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不会出现订单过多的流失。另一方面,经过数年的经营,“华丰”的合作伙伴遍布全球,目前手中订单的存量还可以维持将近两个月,在这段“空窗期”,企业正积极研发新产品,适应更广阔的市场。

  国外稳住脚跟,国内市场也花开遍地。作为国内同行排名前5名的企业,“华丰”产品以其过硬的质量深受消费者喜爱,今年以来,企业天猫专卖店的成交额已达700余万元。“因为国外居民的住房大多是木质结构,喜爱DIY,而国内则是专业人士使用企业产品,所以在设计上会有所偏重。”针对国内繁荣的机建以及房地产项目,“华丰”投入了更为“吃香”的产品,为成功占据市场份额向前飞跃了一大步。

  张勇钢说,不管是哪个行业,首先要“专”,然后追求“新”,疫情让企业直面生与死的考验,很多企业被淘汰,在这样的局面下,只有稳定下来,才有更大的几率占领未来市场。“现在既要稳定重要客户,也要挖掘新采购商,向行业内的重要客户播下种子,让他把你当成备选供应商。毕竟疫情过后,该回流到中国的订单还是会回来的,而且有可能会好更多。”张勇钢说。

  “稳”字当头,“华丰”在困局中“杀”出了一条出路,截至目前,企业销售额已达2亿多元。

  4、政企同心同心聚力渡难关

  “保订单、稳外贸”并不只是企业的独角戏。金华市亚虎工具有限公司财务部负责人盛庆萍给记者算了笔账:复工复产以来,企业得到了政府“真金白银”的支持,稳岗补贴近50万元,2月份到6月份社保补贴100多万元,加起来有200万元的补贴。

  这只是金东区打出“稳外贸”组合拳的一个缩影。今年2月份以来,金东区排除一切困难,动员一切力量,调用一切资源,集中精力稳外贸,心无旁骛抓经济。一方面组建了出口专班,加强相关政策研究解读和具体项目、指标分析,因时因势出台支持外向型企业共渡难关十条政策,实打实为企业强信心、提动能。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政府联保政策的保障力度,将单一买方的最高赔付上限由5万美元提高至8万美元,对委托信保公司调查国外买家资信的企业,给予资信调查费全额补助。截至目前,已有206家小微企业纳入联保,同比增长20%。同时,金东区组织37家企业参加浙江出口网上交易会等消费专场活动9次,为企业拓市场、稳增长保驾护航。

  浙江白马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割灌机、绿篱机等园林工具,产品以出口欧美为主。受国外疫情影响,企业出口订单受阻。为此,公司将可喷洒类的农林工具转型升级,投入生产防疫用的喷雾器。了解情况后,区税务局“三服务”税务服务团立即“一对一”为企业提供最新税收优惠政策申报辅导。“我们每月都能享受10万元的减免,除此之外,还能减免失业保险费和房产税,总计117万元,如此大的普惠性减免政策为我们企业注入‘强心剂’。”企业负责人马妙武说。

  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金东区通过全面深化“三服务”活动,充分发挥“驻企服务员”作用,深入了解企业需求,通过“事项交办单”“问题报告单”等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同时加快惠企政策兑现,加大金融保障力度,持续关注外贸新主体培育,深挖增量扩大总量,为全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手记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走访外贸企业之时,我们能够感受到企业正在寻求突破危机的方法,他们有的开辟国内市场,线上线下同时发力;有的“稳”住老客户,引来新客户,千方百计拓展客源;还有的专攻细分领域,找准疫情期间的特殊消费需求,用过硬的产品吸引更多消费者……这些体现的正是金东区企业“化危为机”的能力,因为我们深信,“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我们具有最具生命力的企业。疫情发生以来,大量企业争分夺秒复工复产,“抱团取暖”“组团式发展”,积极转型升级,最大限度扩产能、增产量、保订单、畅供应。

  ——我们要抓住新兴经济业态的风口。金东区不少企业通过“嫁接”线上平台找到了新的增长点,有的直播带货、有的开辟电商平台,这些疫情期间的“权宜之计”潜力无限,未来,“数字经济”必将成为金东区一张闪亮的金名片。

  ——我们有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应对危机,有当下之策更要有长远谋划,目前,金东区在“保订单、稳外贸”的同时,通过发放购物券、出台金融配套政策,正在激活多层次的消费市场,只因我们深知“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革故鼎新,才知前路艰难;迎难而上,方能化危为机。这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必须要打赢的战役。我们相信,只有政企合力,方能攻坚克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编辑:张静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