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00
980*60
980*60
980*60
您当前的位置 :金东新闻网 > 居家养老 > 外媒关注 正文
让“老有善养”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2013-09-04 10:47:21 来源: 新华社 记者 谢云挺

  新华社杭州9月2日电(记者 谢云挺)浙江金华市金东区利用村庄闲置场所,因村制宜建设“日间统一照料、夜间分散居住”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找到了一条适合农村特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路子。

  把解决农村养老的重点放在“保基本”上

  金东区委书记郑余良说,金东区财力比较薄弱,要想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靠政府大投入新建、扩建相当数量的敬老院不现实。他们的思路是,把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重点放在“保基本”上,保障大多数农村老人能够得到基本的养老服务,帮助解决最需要解决的吃饭、洗衣等日常生活护理。

  今年初,金东区推出白天统一照料、晚上分散回家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运行的服务中心129家,服务农村老人2万余名。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这种养老服务中心是利用村庄现有房屋、闲置校舍、旧办公楼等修缮改建而成,较之机构养老,一次性的硬件建设投入少,加之老人夜间分散居住,大大减少了运行成本。金东区民政局局长张志连说,如果新建一家容纳50多人的敬老院,一次性建设投入需500万元左右,而500万元至少可以建成40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老年人口可扩大到800多人。

  金东区澧浦镇下宅村党支部书记王根俏说,大多数农村老人喜欢不离乡、不离家、不离亲。村里有了这样的养老服务中心,可以让这些空巢老人不脱离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不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能得到吃饭、洗衣等日常生活照顾。

  两个“由大到小”实现农村养老广覆盖

  记者了解到,金东区在布局实施农村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中,采取两个“由大到小”的推进策略。一是在规划选点上,先选择老人多的中心村和规模较大的村进行建设,再逐步推向一般的村和规模较小的村。二是在服务对象上,先保障高龄、空巢、丧偶、贫困等困难老人的养老需求,再推进满足年龄较小的一般老人。这个“基本版”的农村养老中心,具备了老年食堂、医疗保健、文化生活的三大基本服务功能。

  据介绍,每建一家居家养老中心,区里给予10万元上限的财政补助,并配套补助每家每年3万元的运行经费。目前,金东区能保障全区80周岁以上老人以及困难家庭中60周岁以上老人的中晚餐,每人每餐只收2元的低偿服务。集体实力较好的村庄,村级组织可以建设“升级版”的养老中心,建筑更漂亮,服务内容更丰富,保障人群可以放宽,但超出财政补助的部分由村里解决。

  记者注意到,尽管许多因陋就简建成的养老中心只能保障基本的养老服务,但许多农村老人表示,能在家门口吃上有政府补贴的热饭热菜就很开心了,感谢党和政府解决了他们最迫切的服务需求。有的老人还编顺口溜称赞:“统分结合来养老、吃饭聊天村口找、政府补助我享受、农村老人福气好。”

  金东区副区长王建中说,现在该区在养老选点上已向规模较小的村庄推进,对部分没有闲置场所可改建的村庄,采取由中心村统一配餐、统一配送、统一托管的服务形式,来满足老人基本需求。“到今年底,全区有望建成200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农村养老全覆盖。”

  给民间慈善力量提供释放爱心的新平台

  调查发现,在金东区只要村里建有养老服务中心,就有许多热心慈善的企业和个人主动与之对接,提供慈善帮助。

  曹宅镇上目宋村养老中心管理员宋雅芬说,村新建的养老中心平时运行费用,除了上级和村委的补助外,更多的是来自企业和个人的捐助。有捐粮油米面食物的,也有捐钱的。宋雅芬说,每笔捐助都会写在“孝心榜”上。由于捐的人多,村委决定把享受伙食补贴的老人从原限定80周岁以上放宽到75周岁以上。

  金东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羊代平说,金东区通过在村民中间建立一个个养老中心,想献爱心的民间企业和个人可以点对点的进行慈善对接和监督,让捐助人捐得放心,吸引了大批爱心人士参与捐助农村养老服务的慈善事业。孝顺镇商会企业一次捐了200多万元,该镇商会会长孙伟华说,百善孝为先,给老人养老捐钱,这是修福的事。

  据金东区民政局介绍,目前,区政府投入了1000万元资金建设农村养老服务中心,来自该区企业、商会和个人的捐款就达900多万元,减轻了政府办农村养老中心持续投入的资金压力。

  花钱少、受益广、可持续

  浙江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老年服务处处长黄元龙认为,农村与城市养老相比,城里的老人能够通过市场交换买到服务,而农村的老人不行,这就需要政府做工作。金东区的统分结合养老新模式符合农村实际,可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主要途径。

  金华市委市政府认为,金东区因村制宜建设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花钱少、受益广、影响大,其模式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目前金华市已在全市各县(市、区)推广。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说,老有所养,最难的还是吃饭问题,每人每餐2元的低偿服务需政府不少资金贴补。可以通过进一步发挥民间慈善力量的作用,吸引热心慈善企业和个人捐钱捐物,解决资金难题。

  这种方式能够让农村老人逐步实现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