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您当前的位置 :金东新闻网 > 五水共治 > 外媒关注 正文
美丽金东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跨越
2014-12-11 09:53:20 来源: 金华日报 陆旭升 黄飞亚 楼芳

  “五水共治“、污水入网、农旅结合、居家养老、文化礼堂……一项项民生工程在金东遍地开花,金东人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如今金东新农村不仅让城里人羡慕嫉妒恨,而且让城里人汗颜,城里推行了多年的垃圾分类处理仍然还停留在口头上,而金东农村已全面推开。金东就像出水的芙蓉由内而外散发出美。

  近年来,金东区紧紧围绕“希望田野、美丽金东”的建设主题,按照“一轴两线六带”的规划格局和“四美三宜”的建设要求,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两美”金东建设的重要载体,突出村庄整治、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乡土文化挖掘,加快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2013年,金东区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区,同时连续6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

孝顺镇白溪慢生活休闲区

  家园篇

  花巨资建污水管网实现表里如一

  金东区委、区政府投入巨资进行污水管网建设,其目的是让全区农村表里如一地美。

  对“浙江最美乡镇”澧浦镇而言,做好污水管网建设就如同解决了集镇的“肠梗阻”。据了解,该镇污水处理厂早在2012年就投入使用,由于没有完整的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难以发挥功效。经实地调查勘探后,澧浦镇下定决心,采取“四年四步走”,铺设污水管网总长23.03公里,其中2012年完成8.5公里,2013年实施3.1公里,2014年再建6公里,2015年扫尾5.43公里。

  今年,澧浦镇投资2000万元,将澧东路、锦绣路、府前路、澧香路和镇中街延伸路一起列入污水管网建设范围。截至目前,整个工程已完成70%。“待到污水管网工程全部完工,就能真正做到雨污分流。污水处理厂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集镇面貌也会发生根本改变。”该镇集镇办主任项俊军表示。

  工业污水排放难的问题一直是曹宅镇的“心头痛”。今年以来,曹宅镇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及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一手抓集镇秩序、环境卫生,一手抓东西坦溪、镇东、镇西3个区域的污水管网建设。

  据了解,曹宅镇东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共1.2公里长,目前已完成85%,全部完工后将有效解决该园区100余亩地的企业污水排放问题。同时,镇西工业园区内的1.5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工程也在推进。

  为告别农村污水横流的现象,围绕美丽乡村风景线和最美河流创建、最差河流整治,金东区完成了《金东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2014~2016年)和《金东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编制。

  据介绍,全区按照二环以内村、集镇及周边村以截污纳管进厂处理为主,其他村以整村接户、自建终端生态处理设施为主的生活污水治理方式,开展109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

  “清三河”为一江春水增碧色

  站在源东乡新梅村桥头,只见孝顺溪水流淙淙,在群山之间宁静而富有生机。放眼望去,孝顺溪下游利用淤泥堆筑的桃花岛已初显雏形。然而在半年多前,这里还是金东区著名的“黑臭河”,河面上漂浮着各种生活垃圾,乌黑的河床散发出阵阵恶臭。

  今年以来,“五水共治”席卷全区,“清三河”作为“五水共治”首战、攻坚战,各镇乡(街道)行动迅速,全力投入到这项治污先行的“美丽任务”中。时过数月,“清三河”工作阶段性成效显现。6月底,金东区通过市治水办“清三河”验收,7月份顺利通过全省首批“清三河”县(市、区)验收。

  在“清三河”率先达标的背后,是全区上下铁腕治水的决心。全区20条主要支流的河长都由区级领导担任。孝顺溪是金东区境内河道最长、水质最差、治理难度最大的县级河道。去年10月份,由区委主要领导担任河段长,按照“源头治污、河道清淤、岸坡整治、生态修复”的思路,分段落实具体责任人和具体要求,全流域开展治理,用两个多月的时间,集中整治孝顺溪上游的源东乡畜禽养殖业,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生态田园景象正在慢慢重现。

  敢于率先向最差河流开刀,体现了政府治水的决心,提振了干部群众治水的信心和士气,带动了面上治水工作开展。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行动中,金东区共取缔1035家小电镀、小水晶等无证无照污染企业;全面关停拆除81家制沙场;退养拆除2023家禁养区范围内畜禽养殖场,拆除面积65.6万平方米,调减饲养量34万头,完成禁养区内98%整治任务;对全区68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全面实行洁水养殖。

  今年1月开始,金东区把“垃圾河”治理作为“清洁家园、美化金东”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重要内容,每月组织两次以上全区性集中整治行动,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头,重点清理河道垃圾。4月份,又组织开展“垃圾河治理大会战”,全区10万多人次参与,集中治理河道1100多公里,清理垃圾、淤泥100多万吨,拆除涉水违法建筑107处。

  督察考核倒逼执行力。全区20条主要支流设有35个交接断面,每月监测分析,对排名倒数的河长进行约谈。组建16支督察组,督察通报“清三河”工作,发现问题要求3至5天内提出方案或整改到位。今年以来,共发现问题305个,当场告知整改86个,书面交办219个,全部整改到位。

澧浦镇蒲塘村文化礼堂吸引银发老人驻足观看

  和谐篇

  去年6月18日,赤松镇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以黄大仙景区为中心,在片区划分的基础上成立以山口冯党总支为龙头,覆盖周边钟头、双门、桥里方、王宅、东塘、下新屋6个党支部的景区联合党委,初步构建了以区域性党组织为核心、广大党员为骨干、区域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区域内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这是金东区成立的第一个农村区域化党组织。

  景区党委通过整合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和优势,实现了资产、资源、资金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区域内各项事业欣欣向荣:钟头村与双门村几十年来关于山林权属划分的内战烟消云散;下新屋村杭长高铁、金温扩能改造等重大项目的征迁工作提前完成;东塘村农业综合整治项目、双门村旧村改造等工作加速推进。

  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启动以来,各乡镇(街道)结合自身地域特点组建区域党委,把原先各行政村党支部单打独斗变成了联动战斗,有效推动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土地征迁等重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新型农村社区84个。

  农村社区化管理、团队式服务的模式促进了区域内经济社会组织整合,同时也给村民带来了便利。孝顺镇车客中心社区以车客行政村为中心,服务周边片区14个村,最大服务半径达两公里。除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外,车客中心社区还设有电子信息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等服务功能及项目,基本做到村民一般日常生活需求和文体娱乐活动不出村。

  依托社区服务中心,人员得到集聚,对农村文化繁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东孝街道下于村中心社区去年成立,现有4支文艺表演队。居民表示,社区活动多了,打麻将、赌博的人就少了,村风民风越来越好,邻里之间自然更加融洽。

  总而言之,新型农村社区从解决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以区域党建为支撑,以民主自治为核心,以便民服务为基础,以公益活动为补充,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似、规模适度的基本原则,构建“多村一社区”模式,组织动员村民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社区服务活动,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服务下延、网格管理、互帮共建”的农村社区发展新路子。

  在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的同时,金东区还大力发展居家养老事业,推进文化礼堂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88家,建成文化礼堂30多家。

  金东农村正以独有的特质,实现从外到内的完美跨越。

多湖街道东湄畈蔬菜基地立体种植现代农业

    产业篇

  农旅结合让百姓受益

  春有樱桃,夏有葡萄,秋有橘子,冬有草莓,四季有绿色,金东区凭借雄厚的农业资本,描绘出一幅四季瓜果飘香、满目葱茏的美丽画卷。离开田间地头,步入百姓农家,来料加工、家政服务充分调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营造出金东大繁荣景象。

  近年来,金东以农业“两区”建设为抓手,坚持走农旅融合之路,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先后投入各类资金2.8亿元,建成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区1.4万余亩、粮食生产功能区1.19万亩。

  11月1日,记者在多湖街道东湄畈蔬菜基地看到连片的钢架大棚和玻璃阳光棚、先进的微灌设施、交织的U形水渠。大棚内,来自市区的王伟正和家人在采摘蔬菜。“这里的蔬菜都是农户精心种出来的,无公害,吃着放心。”王伟说,因为离市区近,他们带孩子过来方便,既能普及农业知识,又可增进亲子关系。据基地负责人陈明红介绍,每到周末,基地里就会迎来一拨拨市区的上班族,他们在收获农产品的同时也放松了心情。

  东湄畈蔬菜基地和江东金刚屯畈蔬菜基地,是金东区万亩城郊蔬菜基地的核心。近年来,金东区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着重推进“3330”工程,即3个万亩基地、3个AAA级休闲景区、30个生态休闲农业旅游观光点建设。结合产业实际,金东区以产业化链条托起大农业,并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业等,形成以农兴旅、以旅促农、三产互动的良好势头,先后出台《金东区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意见》、《金东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加速农业向第三产业转型。

  在孝顺镇白溪村,村民身份悄然改变,从守着一亩三分地的农民变成了老板,他们有的开起了客栈,有的卖起了土特产,还有的当起了导游,搞起了客运,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返回了家乡。

  11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白溪村,看到不少村民家门口停着小轿车,有些车还挂着外地牌照。“现在景区都是人,想找个放松心情的地方不容易,这里安静、环境好,是休闲的好地方。”来自永康的罗先生正惬意地躺在一户村民家门口的藤椅上晒太阳。

  据了解,白溪村为留住客人,以发展中老年会员作为着力点,通过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布局,引导民宿业差异化发展,增强特色竞争力,打造极具文化内涵的秀美养生之地。目前,白溪村共有民宿12户。接下来将建设接待中心和仿古长廊,预计分别在11月中旬和11月底竣工。

  金东区以农业基础为抓手,探索出了一条由农业大区向旅游强区迈进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发展道路。“金东是全域化景区,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景致。”金东区农办相关负责人说,“我们采取以点带面、串珠成链的方式,以南、北、中三条主线将各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美丽乡村及特色采摘点串联起来,打造六大特色农旅融合休闲带,即澧浦的绿色长廊带,傅村的名人故居带,源东的赏花品果带,赤松的道仙文化带,多湖、江东、塘雅的特色产业带,环积道山和浙中桃花源景区休闲运动带”。

  目前,赤松的樱桃、杨梅,江东的桑葚、蜜梨,曹宅的枇杷,源东的白桃等水果采摘游等都已颇具名气,再加上曹宅的万亩盆景园、源东的桃花源,金东的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正迎来井喷式发展。

  家政服务让妇女自主就业

  农闲时,金东农民也不闲着,来料加工、家政服务等产业照样火热。

  近日,源东乡雅高村的妇女正在村里接受家政服务培训,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一边模仿着给婴儿洗澡,一边学着护理方法和技巧。“如今大家生活条件都好了,家政从业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家政行业已成为新的‘黄金行业’。”村民陈女士说。

  今年3月,金东区农办推出家政服务“千人培训计划”,努力打造“金东家政”品牌,带动了一大批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我们打破原有任务式、应付式的培训模式,实施菜单式培训,与妇联、人劳局等部门协作配合,通过妇联摸底报名、农办审定项目科学排班、培训机构实施培训的模式,准确把握农民对培训的意愿和需求,增强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区农办相关负责人说,通过镇、村两级宣讲,鼓励全区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先由个人申报,再报村、镇、区三级相关部门审查,符合条件的学员费用全部由财政负担。

  据了解,2014年,全区计划完成金东家政和母婴护理培训各1000人。截至10月15日,全区共计开班66个班次、3425人次,已完成结业考核54个班次、2753人次,已有380人通过家政公司实现相对稳定就业,全年可带动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

  金东区充分发挥毗邻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地理区位优势,把来料加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营造社会和谐的富民工程来抓,不断出台来料加工扶持新政策,加大来料加工经纪人培训力度,拓宽来料加工发展渠道,努力增加农村老、弱、病、残等弱势人群的收入。

  今年上半年,全区508个行政村共有加工点1056个、经纪人1100人,加工者人数达37567人,带动农民增收13643.15万元。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