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民生热点。大获好评的“金东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缘起亲情,惠于百姓,农村居家养老标准起于金东,推行于全市。政策的施行需要标准的支撑,因此,《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与管理规范》应运而生,以标准化促管理科学化,以科学化管理为惠民工程建立起长效有序发展的机制。
精益求精 探索标准化管理
11月底,许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都被一条信息刷屏,“金东农村居家养老”模式成为“2015民生示范工程”的项目之一。这不仅是金东人的骄傲,也是区委、区政府在创建宜居城市、让百姓幸福的执政理念下办的一件大实事,更是一条符合农村实际,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新路子。
截至目前,我区已建成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95家,基本实现农村养老全覆盖,惠及40000余名老人,其中7400多名老人在服务中心享受饮食、医疗、文体娱乐等服务。这些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区民政局、区质监局等单位就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所付出的无数心血。
当前,随着我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外地前来考察、参观、学习的单位部门日渐增多。如何让居家养老服务的“金东模式”管理更规范、科学,如何给前来参观学习的单位部门树立一个更好的范本,如何让前来参观的团体和个人对“金东模式”有一个更加全面、细化的了解,如何更好地将“金东模式”进一步进行推广等等问题开始不断地萦绕在几个部门相关负责人的脑海里。
制定一套能促进和保证管理水平提高的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迫在眉睫。“标准化的制定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的过程。”区质监局相关负责人曹金福向记者解释,作为一项系统的工作,如若要让其可持续发展,进行标准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标准化工作既是经验总结,更是树立规范,就我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而言,制定通行的科学管理标准,可以为它的良性运营提供指导、准则和依据,使各居家养老服务点建设过程中的各环节、要素能做到有机协调统一,使其实现可持续、稳健发展。
曹金福说,任何事情,特别是管理工作都少不了哲学的思维,反过来,在哲学思维引领下的管理工作才更有高度,才能让工作推进得更深。管理哲学,在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标准化工作的过程中无处不在,“农村居家养老标准化工作开启后,相关工作人员一方面着手我区自身经验的提炼,另一方面,也充分吸收着国内各地相关‘精华’,慢慢形成适合推行的农村居家养老标准体系。标准的制定既为我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标准和技术支撑,同时,从我们内部管理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标准,真正做到权、责、利统一。”
据了解,为了使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这一民生工程能真正惠民生,除了标准细则的制定,管理上,我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采取区、镇乡(街道)、村三级建管模式:由民政部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由各镇乡(街道)集中指导、批量建设,由各村自主操作、具体负责。同时,实行“七统一”标准:标示统一印制,立面统一规整,设备统一采购,环境统一布置,制度统一上墙,人员统一培训,工作统一推进。服务上利用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镇乡(街道)卫生院,提供“六个一”健康服务:每日提供一站式医疗保健服务,每周制定一套营养保健餐谱,每月一次慢性病随访,每季一次老年健康讲座,每半年一次集中义诊,每年一次免费健康体检。
统筹规划 推进标准化
每天中午10时半左右,塘雅镇楼下徐村81岁的王日进老人都会带着一个本子、一支笔,来到村里的居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向中心的工作人员了解当日的支出,别看他年长,身子骨依然健朗,耳聪目明。他是该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党员服务者之一,负责记录村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日伙食支出。当然,作为村中老人,他和老伴的午餐和晚餐也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统一提供。
王日进的子女都忙于事业,以前“空巢”老夫妻的吃饭一直是个难题。“经常一餐烧多了,要吃剩菜剩饭。”王日进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有了养老服务中心,他和老伴每月向中心交240元后就不用为自己的饮食操心了,“每天吃两顿,有不同菜式,容易消化又有营养,而且大家聚在一起也热闹。”
中午11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午餐时间到了,在中心用餐的老人们已陆陆续续到来,手中拿着饭碗,坐在餐桌前有说有笑。环顾该村养老服务中心,厨房里,大型的不锈钢厨具被工作人员擦得锃亮,两只大型电饭锅里热气腾腾、香喷软糯的米饭已煮好,一荤一素一汤的佐餐菜也已盛在不锈钢盆中,伴着浅浅的音乐和老人们的说笑声,颇有过节的气氛。厨房外墙上公示栏中张贴着一周的菜谱以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管理制度》,另一房间内墙上挂着电视机,几把躺椅整齐排列,这是老人们的休息室。与该房间一墙之隔的是老人们的休闲娱乐室,经常有老人在这打打牌、玩玩棋。
得知记者身份,前来领餐的一位老人开心地告诉记者,她感到很幸福,每天和村里差不多年纪的乡亲一起吃吃饭、看看电视、话话家常,日子过得十分舒心,以前从没想过,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共产党好,我们村里的党员真是为我们服务的。”她握着记者的手说道。听到老人的肯定,楼下徐村村支书黄森全很是欣慰,他告诉记者,别看他们这里地方不大,但是当中的基础设施、人员上岗、饮食搭配等却都是严格按照标准建设制定的,平常的工作也是按规范执行的。
黄森全口中的标准即我区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标准。该标准的建立,是在省、市、区三级的关心下,凝结多个相关部门的心血而成。2014年8月,我区农村居家养老标准化示范创建项目顺利通过省级立项,同时,也标志着全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正式启动。立项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省、市、区三级标准化工作组成员赴我区行政机关、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等地多番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我区农村居家养老运作和服务现状。同时,由我区质监局牵头,收集国内有关养老服务的各项标准、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服务基础标准、服务质量标准、服务管理标准、服务工作标准等内容,确保养老服务有据可依。然后本着“有标采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的原则,起草制定《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与管理规范》,明确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急、助医等基本生活需求等内容,建立照料中心日常工作管理、资金管理、文化活动、健康保障服务等标准规范。
最后,调研组把实地调研基础上获取的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涉及的基础通用、服务提供、服务保障等要素进行统筹,将已有的手册文件、规章制度进行协调,统一纳入体系,使标准化融入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各个环节过程中,确保在不同空间和时间内获得的养老服务在意义、标准、内容上达成统一,并使之成为设计、实施、评估金华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方法和推广工具。今年6月19日,在我区试点基础上制定的金华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与管理规范》(DB3307/T 76—2015)(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发布,并于7月18日正式在全市实施,对每个养老服务中心的设施设备、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方面等都分别进行了全方位的规范,同时也填补了全省在农村养老地方标准方面的空白。
标准出台 长效运行有据可依
《规范》内容涵盖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管理要求、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与要求、居家养老服务管理要求、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等等七大项内容,并附有考核细则。今后,我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管理起来将有据可循,从而满足全区老年人专业化、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规范》将居家养老服务按内容分为生活照料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精神慰藉服务、休闲文体服务等几大类,并对不同类型服务提出了细致要求。例如,对生活照料服务中的清洁卫生服务,要求工作人员要协助有需要的老人打扫室内外卫生,同时协助有需要的老年人清洁衣物,各种衣物分开清洗,清洁、折叠后归还。对安全守护服务要做到以下几点:要了解老年人家庭设施的安全状况,不定期检查水、电、取暖等设施的运行状况,同时要建立安全守护系统,公布老年人24小时安全应急服务热线,接到紧急求助电话后,白天15分钟内到达,夜晚30分钟内到达等。《规范》的这些服务内容细致贴心,为有需要的老人考虑到了方方面面。
为进一步强化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管理,《规范》要求实行签约服务制度,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必须与全部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协议。同时,《规范》要求要与服务对象建立服务回访制度和服务投诉处理机制,科学设定服务回访比例、方式及频次,听取老年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研究采纳。
12月9日,我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高分通过专家组评估验收。有专家指出,该《规范》的出台,使今后金东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有详规可依,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将更规范化和专业化,将对金东居家养老服务长效运行起着积极鞭策、监督的作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
自《规范》推行以来,对我区各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影响几何?在曹宅镇桥西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钱阿姨正在仔仔细细地擦拭着厨房的水池、操作台等地方,“今年8月份,村里给我们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开了个会,说是区里现在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出了个标准规范,以后工作要更加仔细上心。”钱阿姨告诉记者,《规范》的推出切切实实地给村里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带来了变化,有制度规范的压力,这里的工作人员工作也更谨慎、更用心了。
目前,《规范》已经在全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范围内进行推广。
责任编辑:陈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