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大早,东孝街道楼店村村民楼英吃过早饭,打扫完屋子,提着一桶衣服来到家门口的赤松溪,开始清洗一家人的衣服。整洁的古堰、清澈的河水,配上岸边漂亮的绿植,让在此洗衣淘米的村民心旷神怡。
然而两年前,这还是一条垃圾满河道、臭气冲上天的臭河、垃圾河。“两年时间,这条河变化太大了。”楼英告诉记者,“以前这条河别说洗衣淘米,就是洗个拖把都嫌脏。”一旁的村主任楼卫东也连连点头,“咱村位于赤松溪下游,是各类垃圾的聚集地,特别是横在溪上的那座古堰,脏得令人不堪入目。”
楼卫东口中的这座古堰,名为楼店堰,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古堰不大,一直以来村民的生活却离不开它。可近几年,古堰风姿不再,成了垃圾的“温床”,逐渐冷清了下来。
两年前,“五水共治”的春风吹到了楼店,全村人都行动了起来,投入到河道整治攻坚战中。“村里立马组建了一支水务员队伍,由党员、干部带头,下河清理垃圾。”楼卫东说,每逢汛期,源源不断的垃圾从上游飘来,整治量极大。楼樟根是水务员队伍的队长,据他回忆,当年的赤松溪两岸树木挂满垃圾,河里死猪、淤泥堆积,水务员们不怕脏、不怕累,无数次深入河道打捞垃圾。“到了夏天,尽管河里恶臭不止,我们也得下河,许多队员的手脚都因此红肿、溃烂。”楼樟根说,“如今河道重返‘清白之身’,我们的努力终没有白费。”
河道清爽一天,或许并不难,难就难在长治久清。于是,楼店村安排4名专职水务员,每天巡查河道,村支书和村主任每逢周一、周五,也跟着水务员巡河,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不仅如此,该村还定期清理了村内几十条小沟小渠,进行了房前屋后整治,去年9月更是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管网改造,生活污水再也不会直排入溪。
“我们发现一些人会在河道一侧倾倒渣土。”楼卫东说,“尽管没有倒进河里,但刮风下雨,会把渣土带进河道,影响水质。”说起下一步的治理计划,他也颇感为难:“由于不知道是谁倒的,清理了一批又会来下一批。”尽管有这些困难,但他表示,会和相关部门一起协商将这些难以搞定的渣土做“定点”清除。
责任编辑: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