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冬来临,洗浴行业的旺季也随之到来。早些年,在农村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大众浴室招牌如今渐渐难觅踪迹。日前,曹宅读者曹老伯向本报反映,集镇上今年冬天关了三家老浴室,自己想洗个澡却转了一圈没找到,“像老浴室这种设施,需求量虽然不大,但少了还真不行。”
开了十多年的老浴室关门了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曹宅初中附近的天天浴室,在路边摆放了十多年的浴室招牌已被收了起来,不过旁边的杂货店还开着门,两家店属于同一个老板。王老板告诉记者,浴室这几年生意不好,所以就决定今年冬天不营业了。路过的陶阿婆告诉记者,附近的村民现在基本只能跑到坦溪东路上的唯一一家浴室洗澡,这下子浴室就更挤了。
王老板告诉记者,开浴室要有足够的场地,一年下来可能只有冬季三四个月是生意旺季,其他时间则是淡季。而且全年需要支付一笔不菲的房屋租金,加上水费、燃料费等经营成本的上涨,导致浴室经营成本增加,如果浴室票价不变,利润空间就小了。“大众浴室的顾客主要是中低收入者,价格对他们的洗澡选择影响较大,如果票价提高,洗澡的人会少许多。”他说。
此外,老百姓近年来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热水器逐渐普及,冬天在家也能洗澡,这对平价浴室的冲击也很大。这些或许是它们日渐消失的原因。
以前去浴室是一种享受
曹老伯告诉记者,集镇上最多的时候有五六家浴室。近几年差不多每年都有关门的,但新开的也有,基本维持在四家左右。1月初,当他来到洗了十几年的浴室前,却发现浴室关门了,之后,他又被告知另外两家老牌浴室也都关门了。他站在停止营业的老浴室门前直摇头:“以前去浴室洗澡是个享受,现在纯粹是图个干净。”
曹老伯回忆起几十年前的浴室,那时候老人们把浴室叫“混堂”,就是一个大浴池,随便什么人都能在里面洗澡,不管身份地位。三四十年前的老浴室都是白天做浴室,晚上十二点以后就做旅馆,赶路的人如果兜里没什么钱,就会花五毛钱在浴室过一夜。曹老伯说,那时有点家底的本地人,清晨起来会先去茶馆吃茶,然后到了下午,他们会找几个要好的熟人去混堂泡澡。
“现在可就没有那种物美价廉的享受了。”曹老伯说,现在很多浴室都不欢迎老年人去洗澡,因为里面比较闷、地又滑,浴室经营者不愿承担老人晕倒或滑倒的风险。一位大爷在旁边补充道,如果家中冬天洗澡不方便的话,很多老人都是单独出行,“子女要上班,不少人没空陪,老乡邻也不愿意一起去洗澡,大家都担不起这个责任,所以有的老人半个月才洗一次澡。”
想洗个便宜澡不太易
去年12月底,安徽阜阳的张女士来孝顺镇打工,但她租的房子没有暖气,没有淋浴,没法洗澡,这让她犯了愁。张女士说,为了找个澡堂洗澡,她可谓是费尽周折,四处打听之后,她才得知距离她家最近的一家浴室需要她骑自行车半个小时才能到达。
据张女士透露,每天晚上,来这一家大众浴池洗澡的顾客络绎不绝。“价格还算合适,每人收费8元,条件也还凑合,周边很多打工者都来这儿洗。”张女士说。记者经采访了解到大众浴池其主要客源是居住在周围的租房客。
大众浴室有如此大的市场需求,为何数量却会越来越少?老板张强表示,洗浴行业受天气、季节等因素影响比较大,一年中只有秋、冬两季的生意还算可以。“目前水费、燃气费都高,澡堂利润小,洗浴环境和提供服务有限,很多平价浴室就是因为不挣钱而关门。”张强向笔者算了一笔账,成年人一次洗浴用水约0.4吨,按现在的水价每吨3元计算,每位客人仅水费成本就是1.2元,再加上房租、电费、燃料费和员工工资,浴资8元能挣一两元就不错了。
记者在其他乡镇走访发现,价格不高且能被大众接受的浴池的确很少,即使有,也藏身也较隐蔽,不经打听根本找不着。“想找个澡堂洗个便宜澡,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对于我们在外地打工租房子的人来说,出门就有澡堂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采访中,不少打工族说,他们希望能多有几家大众浴室,让大家的生活更加方便一些。
老浴室该如何生存
目前,市场的洗浴价格大致分为3个档次:高档洗浴中心,浴资为40元左右;中档洗浴中心的浴资为15至30元;低档的大众浴池,浴资为5至8元。
传统老浴室一年比一年少,根本原因是利润不高。东孝街道金瓯路上一家浴室老板娘王春美说,老浴室浴资便宜,本身赚钱就不多,此外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安全、卫生的关注程度加大,很多老浴室在这些方面不合格,被相关部门要求整改。“原本就不赚钱,还要花钱重新改,不少老板就直接选择关门了。”她说。
如何解决洗澡难,有人认为,澡堂与公厕一样是城市生活保障的必要设施,希望能得到政府的重视,对此统一规划,建设一定数量、价格便宜的大众浴池,满足市民、外来务工人员等洗浴需求。
有人提出,鉴于目前大众浴池的生存困境,希望政府能在水、电、场地租金、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其一定优惠和扶持,鼓励大众澡堂发展,并引导其设施、服务改进升级。
据了解,商务部早在2010年就出台了《关于规范发展沐浴业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政府以服务民生为出发点,关注并满足低收入群体的需要,积极发展大众浴池(室),切实改善大众浴池(室)的设施条件,保障广大群众便利、安全、卫生、实惠的沐浴需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将大众浴池(室)纳入鼓励类服务业目录,积极争取财政、税务等方面的支持。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农村仍有相当数量的习惯去老浴室的老年人以及缺乏沐浴用具的低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对他们来说,低价的传统浴室是不可缺少的。“需求并不多,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它能不能算作一种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是不是可以有机构出面扶持部分老浴室?比如,相关机构出一些钱在需求量大的地方建立定点浴室,帮助它们进行整改、维持在淡季的生存难题?”采访最后,曹老伯提出了他的思考。
责任编辑:陈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