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塘头造田有方:淤泥变沃土 旱地成良田
2016-07-13 10:22:31来源:
今日金东
落日余晖,夕阳西下。漫步在塘雅镇施塘头村的田间,抬眼望去,一片片绿油油的水稻苗随风摇曳,让人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这个绿意盎然的田野,在不久之后即将迎来风吹稻浪的美景。
“这里原先都是从山坡荒地中垦造出来的旱地,土地十分贫瘠,村民们都不愿意在这种庄稼。”那么旱地是如何变成水田的呢?村支书施根团神秘地笑了笑:“答案就在这些水塘里。”
原来,施塘头村有和善塘、和尚塘、黄泥塘、林塘和下塘5口塘,随着村里居住人口的不断增加,由于没有活水流通,这5口塘一度成为垃圾和生活污水的聚集地。今年3月,我区全面打响“百塘清淤千塘洁水养殖”大会战,消息一出,施塘头村的村干部们眼睛一亮,困扰村民多年的“臭水塘”终于迎来了改变。 打捞垃圾、抽取淤泥……随着清淤工作的深入,大量的塘泥没法处理,只能露天堆放或填埋。“这种处理方式,既占用空间,又对土壤、地下水和居住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联村干部郑碧波。就在他急得不行的时候,村主任施向荣给出了一个建议:“村里不是正在旱地改田吗,要不把淤泥抽到田里去?”“对啊,我咋没想到,塘泥有丰富的养分,正好可以改善土质。”郑碧波一拍大腿,决定就这么干。
村干部们拖来了好几台离心增压泵,他们先将塘水抽干,然后用水冲洗淤泥,将塘底的淤泥“吸上来”,并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旱田里。这一过程说说简单,实则经常会遇到突发状况。“今年雨水特别多,一到下雨天我们就得返工,细数下来最少得有十几次。”郑碧波说,输送淤泥成本很高,每天都要花掉1300多元钱,不仅如此,工期也较长,一直到6月底,村里的5口塘才全部完成清淤。
如今的施塘头村,水清岸美,波光荡漾,村民们不时在水塘边闲逛,或闲谈,或钓鱼,见有外村人,总会骄傲地介绍变废为宝的“淤泥佳作”。
责任编辑:杨悦
看金东新闻,关注金东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