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义新区新闻网  >  人文民俗
北麓诗社与群星闪耀的金东诗人
2022-02-23 11:18:25来源: 记者 吴瑜涛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金华县曹宅村(现金东区曹宅镇曹宅村)、仙桥村(现金东区赤松镇仙桥村)周遭一批热爱文学创作的文人,因诗歌而相聚在一起。因这些人大多居住在北山山麓一带,所以他们给这个诗歌团体取名为“北麓诗社”。

  北麓诗社成立后,诗社成员在游历走访中写下不少诗篇,有写景抒情、有咏物言志、也有怀古咏史,风流文采,照耀一时。这些诗篇后来被北麓诗社的“灵魂人物”张作楠编撰至诗社诗集《北麓诗课》中。透过《北麓诗课》,我们也可得知,北麓诗社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张作楠在《北麓诗课序》中写道,自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诗社成立,至嘉庆十八年(1813年)自己为官上任,诗社因各成员“或老、或病、或死、或宦游四方”,不再举办活动,最终“风流云散,付之一梦”。

  弹指一挥间,匆匆数百年,北麓诗社辉煌不再,渐渐成为了沉睡在古籍中的一个名字,后人对这一诗社也知之甚少。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金东区文联原主席张根芳在搜寻地方历史资料过程中,发现了北麓诗社,他苦心孤诣搜集研究,用一份份文史资料和诗作拓本,将这个见证晚清金华诗坛繁荣的社团呈现给后人。“北麓诗社成员留下的大量诗作,不仅为探究晚清金华地域文化、士人世相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样对弘扬金东人文精神,打造文化高地有着重要意义。”张根芳说。

  曹开泰诗社成员的共同师长

  翻开《北麓诗课》《宜弦堂诗抄》《铁船诗抄》等诗集,可以读见诗社成员的各具性情、各有风格。有评论家如此评价——张作楠博学,诗作最为工整;方元鹍的诗“耸峭而清刻”;陈仁言的诗“下笔滔滔,击钵可就”……而这些满腹经纶,充满才气的年轻诗人,有一个共同的师长,那就是曹开泰。

  曹开泰是北麓诗社的发起人。他的生卒年月无确切记载,但依据相关史料可知,曹开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学院李科试入县学第三名;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学院王岁试一等第一名。由此可见,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北麓诗社成立时,曹开泰已然是一名考取过功名,令人尊敬的师长了。“曹开泰在《豫立轩集序》中,有阐明他与诗社成员的关系,张作楠、陈仁言、曹位、方应麟、方应凤都是其门生,其中,曹位还是曹开泰的侄子。”张根芳说。

  翰林院编修,浦江马剑村(今属诸暨)人戴殿泗曾如此夸赞曹开泰的诗作:“曹君之诗,深于骚,进于史。骚人之清深,君所自得也”。可见曹开泰不仅诗作文采斐然,在史学上同样有着独到才识。

  曹开泰的老家,就是如今的曹宅镇曹宅村,沿着村内的老街拱坦路往西走,可见一幢质朴的古建筑,这是近年新修建的北麓书院。“现在村里大多数人都知道祖上有个著名诗人叫曹开泰,开创了北麓诗社。这个书院就是为纪念他而修建的。”曹宅村村民曹春方说,现在,这里是开展说书、道情、口技等文艺演出的地方,精彩的节目常引得周边村民前来观看。

  “以曹开泰为首的这批北麓诗社诗人,为曹宅的历史文化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曹宅也将围绕北麓书院等文化地标,开展更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曹宅镇文化站站长严新忠说。

  走在人来人往的拱坦老街,望着白墙黑瓦的北麓书院,数百年前的情形仿佛在眼前浮现:曹开泰带着一众门生,迈步走在青石板街上,吟诗诵赋、谈论古今——如今,老街依旧在,那群诗人吟诵的佳作,似乎也仍在街上回响,余音绕梁。

  张作楠博学工诗的诗社之“魂”

  张作楠的一生,简单、纯粹,六字可概括——“读书、为官、编著”。如果以北麓诗社成员的身份评判张作楠,他的诗作也备受认可。东阳诗人楼上层在《翠微山房诗集序》中以“博学工诗”四字,表达了对张作楠其人、其诗的赞许。

  “北麓诗社成员共有十四人,张作楠是其中的‘灵魂人物’。”张根芳表示,没有张作楠,就不会有《北麓诗课》《旧雨录》等北麓诗社诗集的出版。

  乾隆六十年(1795年),23岁的张作楠加入北麓诗社。在那个风华正茂的年纪里,张作楠与至交好友看遍了金华及周边各地的好风光,写下不少写景抒情的诗篇。

  嘉庆十八年(1813年),张作楠的恩师曹开泰及好友曹位、陈仁言皆已故,已赴任处州府教授的张作楠为纪念师友,开始编撰《北麓诗课》。此后,张作楠先后任江苏桃园知县、常州阳湖知县、太仓知州、徐州知府,因清廉勤政而受到百姓爱戴。其间,他在处理各方面公务的同时,写了诸多数学、天文方面的研究性作品。

  道光元年(1821年),知命之年的张作楠告老还乡。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里,张作楠编校诗稿,度过难得的清闲时光——诗作《到家》中,他这样描述挂印而去后的心情:“从今好践林泉约,坐数残更不忍眠”。

  归乡后的张作楠,为家乡做了不少事。曹宅镇龙山村的张氏宗祠里,有着楷书、行书、篆书等多种字体写就的二十副楹联,这都是张作楠精心挑选的。“张氏宗祠为张作楠主持修建,宗祠里的楹联,镌刻着张作楠对后人的殷殷教诲。”张根芳说,二十副对联讲的多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中还有两对满文楹联,一对已托人翻译出汉语,另一对至今未能释义。而在这些楹联中,“贫不卖书留教子,饥宁食粥省求人”一联,最能体现张作楠的文人风骨。

  自加入北麓诗社,到走上仕途,再到告老还乡,张作楠的心始终与诗社连在一起。在《北麓诗课序》中,他感叹,从当初的偶然聚首,到现在天各一方,“时越十年,诗成巨册,又何忍听其沉埋蠹腹”?

  这册《北麓诗课》,不仅收纳了诗社十四人的诗篇,更汇聚着张作楠对恩师与老友的怀念。

  方元鹍宦游异乡的寒门学子

  在诗社成员中,曹开泰、张作楠及方元鹍最具盛名,虽方元鹍参加北麓诗社只有两年左右的时间,但《北麓诗课》编入了他不少诗作,可见他在诗社中的地位非凡。

  金东区塘雅镇马头方村是方元鹍的家乡,近年来,随着地方文化建设,方元鹍的事迹,逐渐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方元鹍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与曹开泰、张作楠一样,他为求功名,寒窗苦读,但生如浮萍、飘零一生,仕途较为坎坷。

  方元鹍虽在17岁就中了秀才,但在之后的乡试中,他屡试不中,直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才中举人,彼时,离他中秀才已过近20年。

  中举之后,还有贡士、进士……为了完成自己的雄心壮志,方元鹍一考又是十二年。直到嘉庆六年(1801年),方元鹍终于中了进士,站在殿堂门前,他自嘲:“五十成名苦不早,壮心虽在身空老。”

  一次次的名落孙山,几十载寒门学子,做官后多年不得升迁……方元鹍把喜怒哀乐、失意落寞都写进诗里。北麓诗社的十四人中,方元鹍存世作品最为丰富,单《铁船诗钞》中便记录了千余首,市博物馆至今仍存有其诗稿手抄本。翻阅其诗篇,宦游异乡的方元鹍,在诗中写满了对家乡的眷恋, “作客廿年今白发,思乡来日又清明”“秋生忽向园林飘,引我乡心起寂寥”……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与归家授徒讲学的曹开泰、返乡编书作撰张作楠一样,方元鹍游遍万乡,最终辞官离京,打算回到这片有亲人、有挚友的土地,不再漂泊——遗憾的是,他在返程途中一病不起,最终客死异乡。

  翻开《北麓诗课》,洋洋洒洒近百篇地名诗中,数方元鹍与曹开泰的诗作最多,且二人多次以同一地名“斗诗”,从八咏楼,到南昌亭,再到严陵钓台,乐此不疲。可见在诗社成立之初时,方元鹍与曹开泰这对同窗好友常结伴游玩。不知数十年后,当方元鹍在异乡飘零时,是否会时常怀念起在北麓诗社与老友赏景斗诗、与一众青年谈笑自若的时光。

  编辑:黄云鹏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