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末秋初,来到赤松镇北山口村,仿佛进入了佛手主题空间:佛手造型的路灯整齐排列,道路两旁的佛手盆栽挂果满枝,墙上绘着金灿灿的佛手果,连空气都裹着佛手的清香。
从养家糊口的传统种植,到年产值超1.6亿元的富民产业,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中国佛手之乡”,在乡村振兴征程上焕发出全新生命力。
凝心聚力
佛手果变身发展“金钥匙”
“雪梅,这几天天热,佛手要盯牢,多浇几次水……”10月7日上午11时,北山口村副主任叶哲莹对村民金雪梅叮嘱道,说完他便一脚跨上摩托车走了。
看看大棚里的佛手长势,交代村民做好日常打理,再去村里转一圈了解农户家里佛手售卖情况,这是叶哲莹每天必做的事。“看到大家佛手卖得好,我心里就感到特别高兴。”叶哲莹一把抹去额头的汗珠,露出憨厚的笑容。
赤松镇北山口村是佛手特色产业村,全村740户农户1800余人,有60%以上村民从事佛手种植、加工、售卖等相关产业,全村佛手种植总面积达1800余亩。
回望村里的佛手产业发展历程,叶哲莹感慨万分。“最早卖佛手就和义乌的‘鸡毛换糖’一样,大家挑着佛手走街串巷去卖。”叶哲莹说,从走街串巷到沿街兜售,北山口的佛手果绝大多数在本地市场销售,价格随着产量的“大小年”而起伏,面临散户种植、渠道单一、附加值低等问题,产业一直没发展起来。
“为了做大做强佛手产业,2021年我们村组建了强村公司和共富工坊,各级政府和部门单位对我们大力支持,给予政策帮扶和指导,佛手销售从线下走到了线上,从那时候起,我们村的佛手产业真正进入了大步发展阶段。”叶哲莹说,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村民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收取租金,平时还能在基地和工坊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如今全村佛手年产值超1.6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早些年的2万元提升到了6.5万元,村集体收入从10万元增长到300多万元,“大家腰包鼓了,对村庄发展信心更足了,日子越来越好。”
今年,村上的金华佛手农事服务中心启用,这个集农资供应、种植、展示、直播销售、实验、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将为北山口佛手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带领村民迈向更加富足美好的生活。
佛手触网
点燃产业升级“新引擎”
北山口村的佛手从传统沿街售卖,到搭乘互联网发展东风进入手机直播间,从传统的成熟黄果售卖到青果“出圈”,大大延长销售时间,这背后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她就是金华市山口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e万家共富工坊”坊主邢燕。
邢燕是土生土长的北山口人,她的父亲是当年村里最早一批种植佛手的村民。邢燕成家后,与丈夫打理家中的佛手园。2010年,同村的佛手种植能人张锦林创办了佛手文化园,将佛手种植与休闲观光相结合,邢燕在佛手文化园工作期间,积累了很多管理经验,从一名普通的佛手种植户转型成为职业经理人。2022年,她辞职回村进入强村公司,接过了佛手产业发展的接力棒。
“我从小就看着父辈挑扁担把佛手拿到路边去卖,辛苦劳累不说,还卖不起价格。”邢燕感慨,佛手价格卖不高、名气出不去、季节性销售局限大,是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
如何打开佛手销路,让村民能够真正赚到钱?邢燕带着使命一头扎进药典古籍,深挖金佛手的药用价值。根据金佛手特有的保健功能,开发出佛手养生茶、佛手蜜饯、佛手蜜炼、佛手礼道、佛手香熏等30多个特色旅游商品,解决种植户佛手次果销售难的问题,更让佛手产业焕发新生。其中,“佛手礼道”精品组合一上市便惊艳市场,连续三年斩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还将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等多项荣誉收入囊中。
2022年,电商直播悄然兴起。邢燕敏锐地捕捉到了行业的发展风口,在村文旅会客厅辟出直播间,带领电商团队做直播销售;创建了“e万家共富工坊”,推行“强村公司+种植户+电商”运营模式,抱团发展佛手产业。通过短视频拍摄、现场直播等多种形式,邢燕带领团队把佛手鲜果、佛手盆景、佛手的深加工产品在线上销售得红红火火。结合市场需求,她还探索出“佛手青果”销售、“佛手一物一拍”等方式,不仅破解佛手销售周期短的困境,更大大提高佛手的身价。“e万家共富工坊”像一块磁石,吸引了各年龄段村民。从经验丰富的“50后”种植员到懂直播的“00后”推广员,如今北山口村超过半数村民融入产业链不同环节。电商实现了佛手产业从田间到云端的跨越,而随着佛手产业链的延长,村民们全年有活干、四季有收入,共富从愿景变成了现实。
佛手产业振兴撬动了全域发展。邢燕联合周边村庄抱团打造农旅线路,每年策划佛手主题节庆活动,单届吸引游客3.6万人次,带动农旅收入超200万元。曾经的小山村如今已是浙江金3A级景区村庄,佛手主题公园、香橼馆、生态洗衣房等设施点缀村落,游客可体验佛手采摘、品尝佛手宴、购买文创产品。
如今,北山口村电商公司有30余家,从业人员上百人。不仅有很多年轻人返乡创业,还吸引了安徽、云南、江苏宿迁、浙江丽水等地人员来到这里创业。2024年,全村电商销售达1亿元,金华佛手通过“直播快车道”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东南亚地区。
“现在大家会定期坐在一起学习交流,各家存在哪些问题,怎样做到资源共享。”邢燕坦言,这几年随着网上销售,金华佛手名气越来越大,但随之而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做好差异化发展文章,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邢燕总是调侃自己是“70后”,都是老大姐了,不年轻了,但她依然希望能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希望,未来金东的佛手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欢迎国内外友人都到金东走走看看,握握佛手,摸摸火腿,吃吃酥饼,来感受金华深厚的文化底蕴,借力文旅发展,让更多人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让更多人享受到共富成果。”
青年返乡
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80后”江远舵,就是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之一,今年已是他创业的第六个年头。
“直播间的朋友们,现在我要展示的这盆青佛手盆景造型优美,挂果饱满,今天只要398元包邮到家……”在金华佛手农事服务中心后侧的大棚基地,江远舵正拿着手机进行直播,一旁的小伙伴们忙着装盆、打包。
江远舵皮肤黝黑,眼里有光。“我父亲那一辈都是佛手种植高手,但是销路一直打不开,以前我也在外面创业,后来看到村里的电商逐步发展起来,我觉得这条路可行,回家开始创业。”江远舵感慨自己遇上了好时机,能够在家乡做出一番事业。
“原来我们家的佛手种植面积只有10亩,后来扩大到了20亩,父亲主要负责佛手种植,我负责销售。”江远舵说,如今他线上线下销售全面铺开,在沿街公路租下了一个档口做展示,客商选好货品下单后,他就组织工人到田里打包发货,将佛手批发至全国各地。线上则组建了一支12人的电商团队,以直播鲜果和盆栽为主。品控、运营、拍摄、直播、包装、售后,大家分工明确。“目前鲜果每天线上200单,线下批发200斤左右。”江远舵说,去年公司年销售额突破了400万元,今年目标600万元。
在事业小有成就的同时,江远舵也在积极为村民带货,“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他说,金华佛手是大家的致富果,未来他也希望能够把金华佛手带到更远的地方,让这一特色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记者手记
北山口村的佛手共富路,是“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更是党群同心、携手奋进的缩影。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金东区持续深化乡村振兴,深耕美丽经济,各级各部门协同发力,将佛手产业打造成区域金名片。村干部与群众成立强村公司、共拓电商蓝海,走出一条特色产业振兴之路。
夕阳西下,北山口村的轮廓在晚霞中熠熠生辉,一条集种植、加工、电商、旅游于一体的共富链正蜿蜒伸展,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就在我们眼前。
编辑:董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