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热闹、祥和的春节氛围,打破了每个人平静的生活。然而,有这样一支队伍——金东区美丽大姐志愿者团队,她们逆风而行、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成为防疫一线的信息员、宣传员、战斗员,她们用服务的热情和行动温暖着金东这方土地。“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区妇联特评选出15位战“疫”最美巾帼志愿者,她们用行动书写使命和担当。
◆曹瑞金(多湖街道王坦社区)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宣传压力大、社区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利用社区女子军鼓队的影响力,让王坦社区的11名妇联执委背起大鼓,拿起大镲和喇叭,用方言和普通话轮流宣传,“敲锣打鼓”将《给金东人民的一封信》送到家家户户,倡导大家新年过节“八要八不要”。她还积极组织社区美丽大姐志愿者参与卡口工作,及时做好排查登记,严守社区这道防线,有效切断了疫情蔓延的渠道。
“作为社区工作者,抗击疫情责无旁贷,在这个艰难时刻,多一份守护就多一份平安。”
◆邵露霞(东孝街道东关社区)

作为东孝街道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综合组成员,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只手机,是她的标配。白天,她要收集汇总疫情数据,上报指挥部,依托金华市疫情防控信息平台,录入上报并跟踪处理外地人员来金的数据,协助做好疫情相关数据的处理工作。夜晚,她仍然忙着接听各种咨询电话。她连续工作30多天,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我们多一分辛苦,群众生命健康多一分保障,只要能做好防控工作,再苦再累也值得。”
◆徐英(孝顺镇车客村)

自设立村口24小时卡口以来,她主动将自己的值班时间全部调成了凌晨。当执勤卡口需要手机下载APP扫码,由于自己年纪大操作困难,她便拉着女儿一起值夜班。白天为减少村民走动,她主动挑起了村里买菜的重担,给每家每户送上留有她电话号码的爱心联系卡,从采购物资统计到价目核实,再到物品发放,每项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条。
“这些都是我的责任,至于女儿,能够在特殊情况下,为村里做点事情,也是她作为当代青年人应该承担的义务。”
◆蒋美玲(傅村镇杨家村)

她主动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时间,与村两委、妇联执委一起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她坚持排查工作不漏一个、重点地区人员登记不少一个、医学观察对象监管不丢一个“三个不”,开展“地毯式”排摸,挨家挨户检查外来人员情况,登记好详细信息,全村每间房子都巡查一遍、所有居住户走访一遍,保证“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在这个艰难时刻,我们要团结起来,坚守岗位,携手抗疫,守好每一个门,就是保护我们村民的安全。”
◆施月华(源东乡雅高村)

除夕,源东乡敬老院实行全面封闭式管理,她义无反顾住到敬老院,一直坚守至今。为了让同事能安心在家过年,她一人承担起平时4人的活。一个多月以来,她日复一日地采购物资、制作三餐、监测老人健康、巡查院子,同时做好老人的心里疏导,对院内场所进行消毒防疫。她还变着法子给老人们做吃的,全面保障老人们的营养供应,让老人安心在院里吃好住好。
“作为一名党员和管理员,虽然辛苦,但是看见老人们健健康康的,感觉很值得。”
◆张美姣(曹宅镇莲塘潘村)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带领莲塘潘村宅家妇女宣传队,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向各位村民宣传预防知识和宅家的好处,从开始的口头讲解到后来利用喇叭进行宣传,从村民的不理解到理解以及到最后的支持,这些都离不开她辛勤努力的付出。她经常到外省工作回来的村民及复工人员的住所,帮他们购买蔬菜和药品,安抚医学观察人员烦躁的心情。
“我能做的事不多,能保卫一户户小家的平安,我就很开心。”
◆曹丽萍(塘雅镇砖塘新村)

年后,陆续有返村人员,为方便管理,砖塘新村建立了“砖塘新村居家观察群”,曹丽萍负责医学观察人员的生活帮扶,她是他们的“采购员”“邮递员”“传声筒”,村民有什么困难都会找她,她总是耐心细致地帮他们解决。有时甚至晚上十一点多卡口打来电话,她也会立即前往对外来人员进行风险评估,逐一耐心解释,并指导填写个人资料、查问近期活动轨迹、查看个人“健康码”。
“作为一名妇联主席,我珍惜群众对我的信任,每天穿街走巷,只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池吉梅(澧浦镇郑店村)

她是村里人人知晓的“热心肠”。郑店村郑岁作为金华市中心医院赴武汉首批医护人员,自出发后,池吉梅就带领村中美丽大姐们开展了对医护人员家属的慰问,“美丽大姐”们陪伴孩子,照料家属,还送去了自家包的饺子,点点滴滴爱心,铸就人间温情,为奋战在前线的防疫人员家庭排忧解难,成为防疫阻击战的坚强后盾。
“他们守护着万家平安,他们的小家就让我们来守护”。
◆盛凤英(澧浦镇方山村)

从整村隔离到解除隔离,每天起得最早的就是盛凤英,办公室保障、党员义务服务、环境卫生整治等等,她和她带领的妇联执委从早到晚都在忙碌。仔细记录盛凤英一天的工作轨迹,她要走完全村在家的300多户人家、居家医学观察点、小店活动室等,要向村两委汇报工作信息,促进防控工作落细落实,还要保障好办公室有条不紊的工作环境,工作繁杂却任劳任怨。
“作为妇联主席,抗击疫情贴心做好后勤保障,我责无旁贷。”
◆潘丽萍(岭下镇诗后山村)

去年3月份,她在体检中发现甲状腺异常,后确诊为甲状腺恶性肿瘤,去年5月进行了手术。术后,医生反复叮嘱一定要多休息,避免疲劳伤神。但她却是个”闲不住“的人。疫情发生以来,她带头挨家挨户宣传防疫工作,用两天时间走访了全村300多户家庭。她还参与村口卡点值守,登记排查出入人员,从源头杜绝情况不明的人员进村。
“疫情无情人有情,我会一直守好每个家庭的安全,直至疫情结束。”
◆贾美花(江东镇雅湖村)

她主动一个人承担起对企业员工集中医学观察的服务工作。她帮助外来员工办理承诺书签订和测温工作,并送上温馨提示牌和观察提醒,告知员工居家医学观察的注意事项。考虑到员工刚住进来,蔬菜肯定没有准备,她就到自己家的菜园里摘了送过去。员工需要买米买油,她一一记下帮忙采购。担心员工观察期间会无聊,她又每天为员工送去《今日金东》报纸,让他们随时了解金东区疫情的最新进展。
“我能做的就是让企业员工尽量感觉自己如同住在家里一样舒心和方便。”
◆方新娱(江东镇十八里村)

身为村里的妇联主席,又是一名预备党员,与村干部一起开展群众外出地排查、外来人员返村核查,做登记、量体温、讲政策。她主动要求晚上到村卡口协助村两委值班,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坚守12小时甚至14小时。她主动提出为村里的14户外来人员共30人提供后勤服务工作。除了对居家医学观察户每天两次上门测体温,她还尽己所能帮他们代购蔬菜、油米等急需用品,用温情关心他们。
“我和执委们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把危险留给自己,就能把安全留给群众。”
◆黄巧芳(鞋塘办事处灵峰村)

在源头管理工作上,她和村干部们一起值班,提前一天统计好第二天需要采购的蔬菜、柴米油盐、生活必需品等,第二天一大早就去菜市场采购,回到村里还要做好统计,按照各家各户所需分发物品。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她还发动村美丽大姐响应区妇联的号召发起捐款助力抗“疫”,共筹集善款1200元。
“这是不忘初心、勇于担当、为民服务在行动上的最好诠释。”
◆邵建月(赤松镇石牌村)

她作为村里的妇联主席,在疫情面前24小时值岗不退缩,自愿参加金华东高速路口扫码工作。她在女代表群组织给浙江妇女儿童基金会捐款1800元。为照顾务工人员子女,她仔细上门登记哪些需要上网课,让他们在消毒杀菌过的党群服务中心场所“停课不停学”,让他们感觉到这个不一样的寒假有了一样的温暖。
“抗击疫情,党员干部就是村子的守护者,也是咱村民口中的‘门神’。”
◆余妙君(赤松镇虎岩村)

疫情期间,村里有位老人执意要去菜市场卖菜,其媳妇劝说不成两人产生争执,余妙君得知此事后立即放下手中的饭碗,赶往老人家中。余妙君耐心地劝解双方,最终婆媳双方和解。她担心夜里执勤人员会饿,便自掏腰包请大家吃包子和粥。她也成为了一个身着红衣穿梭于村中忙碌“送货”的“女超人”。
“我是一块红色砖,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