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义新区新闻网  >  综合新闻

  变“城市包袱”为“绿色资源”

金东渣土治理有力有效
2025-07-23 11:44:01来源: 今日金东 记者 严昭睿

  盛夏时节,走在孝顺镇华金街上,宽阔整洁的道路两侧绿意葱茏,一路通向孝顺老街。这条承载几代人记忆的老街经路面翻修、立面整治后变得规范统一,重焕生机与商机。“现在华金街干净得像城里的大马路,我们每天开店门都心情好!”沿街某商铺老板李大姐感慨道。

  眼前景象令人难以想象这里曾是渣土乱堆的“重灾区”。就在一年多前,这条道路还饱受渣土随意倾倒之苦——运输车辆呼啸而过,尘土漫天飞扬,周边商铺的玻璃窗上总积着擦不净的灰。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金东区向渣土乱象宣战的铁腕治理。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渣土产生量持续攀升,如何平衡“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成为城市治理的关键课题。我区以“精细化、智慧化、常态化”为抓手,通过源头管控、运输规范、消纳提效等举措多向发力,构建起渣土治理全链条闭环体系,让渣土从“城市包袱”变为“绿色资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擦亮生态底色。

  每天凌晨,金义东公路祥里路段临检点依旧灯火通明。一支由区渣土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交警大队、区交通运输局等组建的联合执法力量聚焦非法倾倒渣土、违规运输渣土和严重污染路面等现象,对来往渣土运输车辆开展突击检查,并通过问题线索追溯源头,强化全链条监管。

  为拧紧渣土运输“安全阀”,我区在金义东公路孝顺祥里、孝顺低田、金义快速路傅村镇后祖及03省道山头下设立4个渣土执勤卡点,并在金义中央大道安装实时监控系统,“三班倒”执勤,三管齐下打好组合拳,多领域协同共管、联合作战,通过“人防+技防”有效防止“域外渣土”输入。

  “从‘人防’到‘技防’,从‘平面巡查’到‘立体监管’,我们正推动渣土运输监管向智慧化、精准化升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除了设卡检查,执法部门还以提前介入、事先告知的主动管理方式,对金东区220个重点项目工地开展渣土清运排摸,排查走访辖区在建工地并发放《告知书》,同时向相关负责人及工地作业人员详细解读合规运输路径、建筑垃圾终端处置等全链条管理规范。

  在织密“常态化”防控网络的同时,我区还对渣土涉及的审批备案、工地源头管理、运输管理、消纳管理等流程规范进行优化完善。据区渣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我区建立健全“三聚焦、三强化”机制,从源头上规范申请渣土处置的各类企业,同时严格执行省、市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结合不同情节设定处罚裁量标准,最大程度防止权力寻租。

  “现在工地渣土外运,必须提前报备,取得区建筑垃圾清运处置核准单后才能清运。”某渣土运输车队负责人说。据了解,我区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对全区8家运输企业、256辆渣土车实行“一车一档”管理。如今,渣土车辆按照建筑垃圾清运处置核准单路线进行封闭式运输,路面抛洒现象基本消失。

  我区更将治理深度延伸至消纳端——在澧浦镇林苗一体化项目现场,80余万方工程渣土正被用于地形重塑和绿化基础填筑,成功为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浙中智谷产业园(一期)、横塘水库清淤工程等重大项目解决了渣土消纳难题。

  “以渣土填筑‘绿色地基’,曾经的‘闲置林地’正在逐步变身为‘金山银山’。”区渣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渣土资源再利用为渣土处理与生态建设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我区统筹“区内+区外”资源,今年以来新增五峰坑消纳场、里新消纳场等5个消纳场所,消纳总容量600余万立方米,同时推动“渣土资源化利用”,将建筑渣土用于低洼地回填、制砖原料等,实现“变废为宝”。

  从逐步探索到创新实践,成果丰硕。随着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渣土治理“定点值守+机动巡查”常态化开展,渣土“全链条”治理长效机制逐步建立,金东探索出一条渣土治理的新路径,以更美颜值、更佳气质、更强善治营造更优环境,书写生态与发展的共赢篇章。

编辑:董亮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