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123
浙江在线  >  金义新区新闻网  >  综合新闻
看金东绿水青山间 如何绽放“美丽经济”
2024-06-20 14:32:46来源: 今日金东 记者 金灿灿 方柯/文 王毅琳 朱佳虹 沈心怡 陈怡滢/摄

  遍地染新绿,处处是美景。走进金东的美丽乡村,便能看到屋前屋后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村村有特色,在感受鸟语花香的同时,也让记忆深处那抹不去的乡愁跃然眼前。

  近年来,金东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建设绿色家园,发展美丽经济,培育现代“新农人”,激荡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走出了村美、民富、产业兴的高质量发展路,描绘出乡村建设新画卷。

  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

  初夏,走进澧浦镇湾塘村,映入眼帘的是粗壮樟树掩映下的凉亭和石桌石椅,村民们围坐一起,与近处的黑瓦白墙、远处的青山蓝天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面。

  湾塘村坐落于金义东连接线西侧的群山之中,村内树木葱葱郁郁,水塘清澈见底,道路宽敞平直,在这里既能享受垂钓的宁静闲适,又能体验集市的非凡热闹,还能一探山顶露营的自然野趣,已成为周边市民近郊游首选。

  近年来,湾塘村一方面改造提升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休闲农旅项目,另一方面通过党建联建和周边村“抱团发展”,从一个难觅入口、“脏乱差”的小山村摇身成为群山环绕的一颗“明珠”,持续吸引更多业态入驻,推进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

  改头换面的湾塘村是金东无数村庄的一个缩影。“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金东持之以恒改造农村面貌,坚持推进农村“四治一创”,改变农村房屋破旧、村路狭窄、水渠淤积、旱厕遍地等“脏乱差”面貌,并率先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出台全国首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规范》,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仅仅改变村容村貌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挖掘每个村的底蕴和内涵,构建出人文美,才能使其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金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锲而不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1+4+2”规划体系,目前已成功打造了6条美丽乡村精品线,沿线村庄均打造为示范村、精品村,美丽乡村达标创建覆盖面达100%。

  金东的每一个村庄都在多年探索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以自己独特的美对外释放魅力。郑店村,以修缮提升的古建筑和经久不衰的婺剧,吸引无数游客踏足,感受自然景色和多重艺术融合之美;东叶村,以施光南故居为基础打造音乐之乡和红色旅游景点,不仅成为音乐系学子、歌唱家们的朝圣地,也成为了党员干部开展情景式学习的课堂……

  特色产业催生“美丽经济”

  在不久前的端午佳节里,岭下镇岭五村的坡阳古街热闹非凡,端午集市、趣味游戏、民乐演出应有尽有,当然还有特色美食豆腐宴,让游客们流连忘返。近年来,岭五村借助区里打造八仙积道共富带的东风,接续不断对坡阳古街进行改造升级,引入非遗潮流汇等业态,结合时令节庆推出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创设新的消费场景,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同时,还大力发展本村特色豆腐产业,全面推进豆腐文旅品牌化建设,打造传统豆腐体验馆、豆腐博物馆,建设数字化豆制品经济展销服务中心,形成集豆腐展销、观光、研学、文创、食宿等“五位一体”的特色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稳稳端起就业“饭碗”。

  在“618”购物节期间,赤松镇北山口村“e万家”共富工坊则呈现出一片火热的直播景象,有的主播对着镜头介绍佛手茶,有的主播在和直播间观众分享佛手果酱的吃法,随着讲解的深入和情绪的渲染,后台下单的人数不断攀升,主播们以及在场的其他工作人员干劲更足了。虽还没到佛手成熟的季节,村民们仍可以通过佛手精加工制品的销售充实自己的腰包。

  从传统的盆景、果实销售向精深加工、文化创意、休闲观光拓展,北山口村近年来集中发展“金佛手”特色农业,并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成立了强村公司,借助网络直播进一步拓宽佛手销路,小小佛手成了村民们的“致富果”。

  近年来,金东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挖掘农村增收潜力。通过产业带动、村企联动、合作开发等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夯实村集体经济基础,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全方位展示新时代美丽乡村新图景,走出一条以特色产业项目推动美丽经济发展的乡村共富之路。

  反哺家乡筑梦“美丽经济”

  “新农人”张园园作为金华女儿,希望归乡把最好的资源留在家乡。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张园园了解到金东八仙积道共富带项目。她发现,如今的乡村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我的丈夫一直从事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同时参与两岸农业科技产业园相关项目,我们希望这些台湾水果能为家乡赋予无限的发展潜力。”张园园坦言,“回归农业、回归农田,这是最好的时候了。”她整合自身资源化身“新农人”,在家乡迈出“兴农路”。

  凭借其丈夫多年深耕乡村规划建设的实践经验,张园园对农村发展有更为深入的认知和见解。“以往‘添柴式’的农业投入,前期虽投入不大,但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在温度随时可控的大棚中,张园园介绍着投资5000万所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亚热带水果最怕霜害,我们前期一次性投入较多,往后就不用担心天气对水果种植的影响。”张园园说,最近雨水偏多不利于植物生长,但智能大棚内所搭建的“喷滴灌”系统可以很好地调节雨水量,防止植物滋生细菌、根系腐烂。

  截至目前,产业园内1、2、3号智慧大棚已完成搭建,其中2号大棚内已完成“喷滴灌”系统搭建,摘种下了水果苗。有别于2号大棚的地栽种植,3号大棚采用了盆栽种植,大棚将在搭建完“喷滴灌”系统后投入使用。“我们打算将1号大棚用于研学观光,预计会种植20多种台湾水果。”张园园为自己的智慧农业科技产业园合理地定制了产业融合模式,预想将这里打造成集种苗研究、种植、销售、农旅、研学、文创一体化的综合型企业。“未来,预计农业一产部分,每亩有20万的收益。”张园园说。在她的努力下,美丽乡村的新风貌将被多角度地勾勒出。而她,也成为了“美丽经济”的追梦人。

  技术助力新农活,数据变成新农资。近年来,金东大地迎来一批批“新农人”。他们不仅为乡村带来了万千气象,也在成就自身梦想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编辑:董亮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