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四大体系”实现“四个转变”
近日,金东公安分局“警企亲清在线”为企服务平台接到求助,辖区某企业公司账户被异地冻结。平台中心快速响应,7天处置完毕。“原本以为账户解冻至少要半个月,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难题!210万资金到账时,整个公司都松了一口气。”金东区某企业负责人顾总在回访中激动地说。
近年来,金东公安分局创新打造“警企亲清在线”为企服务品牌,以“党建统领、公安主动;无事不扰、有事必到”为核心理念,重塑党建统领协同、企呼警应支撑、整体智治运行、安商护企法治“四大体系”,突出“四个转变”,构建起覆盖全域的为企服务新生态。
走进区社会治理中心二楼,“警企亲清在线”为企服务中心的蓝色标识格外醒目。这个集公安、工商联、律师协会等多部门力量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创新性设置“一窗四室”功能区,配套制定“十项职责”及“四项机制”,实现企业诉求“一站通办”。“以前办跨境业务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在这里提交材料,公安会联动税务、商务等部门同步办理,给我省下不少时间。”自贸区金华片区某跨境电商企业经办人小张对“一站式”服务赞不绝口。
这一创新实践正是金东公安构建党建统领协同体系的关键举措——通过融入社会治理中心、升级“365共治警务”、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将传统“单打独斗”的治理模式升级为“融合共治”新格局。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2个特色警务站、12个综合警务站及N个联络室,形成“1+2+12+N”服务网络,在外贸企业集中的综保区、重点项目密集的科技城等区域实现“一站一品”精准服务。
为精准把握企业核心诉求,金东公安分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开展“分级走访”,累计召开警企座谈会58场,建立“警企直通车”微信群77个,收集意见建议72条。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融资难”“用工荒”“防诈骗”等高频需求,从小切口入手,细化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0条举措》,包括“项目警官”驻点服务、涉企纠纷“优先调解”等具体措施。在风险防范方面,通过深度分析涉企警情趋势,针对性发布冒充消防员推销、虚假退税等预警信息70余条,成功劝阻涉企诈骗200余起,止损金额达970余万元。这种“需求侧精准画像+供给侧靶向施策+警情侧动态防护”的三维模式,让服务理念从“公安能为”真正转向“企业所需”。
“简单事项1日反馈,复杂事项3日反馈,疑难事项7日反馈。”——这组数字是金东公安“137”反馈机制的承诺。依托“安企共富”集成应用省级试点优势,金东公安打通与“基层综智平台”的数据壁垒,实现企业诉求“交互分流、闭环处置”。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响应企业咨询报案、求助反映等673件次,帮助解决问题400余个。
更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建立涉企风险源头感知模型,金东公安还对辖区3.7万余家企业完成全量排查,为10935个用工企业及建设工地配备“项目警官”,及时发现行业监管薄弱环节、企业管理制度漏洞等问题,制发“两书一单”帮助企业完善制度、堵塞漏洞。这种“快速响应+高效流转+风险预判”的整体智治运行体系,推动工作效能从“便捷服务”向“增值高效”迭代升级,让企业真切感受到公安速度与温度。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金东公安始终坚持“打击与防范并重、管理与服务同步”,构建起全方位的安商护企法治体系。在打击侵企犯罪方面,去年以来累计侦办各类涉企案件8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9名,查扣冻结涉案资金3.1亿元,在办案过程中同步指导企业完善内控机制,实现“办理一案、规范一片”。
在防范涉企风险领域,先后组织开展“法律进企业”培训1100余场,覆盖员工6万人,涉外警务联络官推行“一企一档”服务,成功协助企业引进高端外籍人才9名。针对企业高频办理的港澳商务备案业务,金东公安大力推广“一掌通办”服务,让企业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备案,目前已协助12家企业办理备案手续65人次。这种以“满意指数”为导向的绩效评估体系,让公安工作真正做到“企业满意、发展受益”。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从“分散治理”到“系统集成”,金东公安“警企亲清在线”品牌的创新实践,不仅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更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护航者”。
编辑:董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