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公布了畜牧业创新发展“八大模式”实践案例,我区“黄氏鹌鹑”案例入选。
走进曹宅镇黄氏鹌鹑养殖基地,育雏舍、产蛋舍整齐排列,灰褐色的鹌鹑正在竞相啄食。“黄氏鹌鹑”以“地瓜经济模式”为特色,以金东为总部核心,通过“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收购”模式,打造“总部+专业合作社+农户”共生链条,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实现跨区域资源整合与产业增值。
合作社负责人黄群飞介绍,过去养殖户需独自应对孵化、育种、销售全链条风险,现在合作社整合养殖、蛋品、肉食、粪便销售,与经销商建立稳定供货网络。“农户绑定合作社、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的‘双重捆绑’机制,让产业效益稳定攀升。”黄群飞说。目前,该合作社年存栏鹌鹑超3500万羽,鹌鹑蛋年产量超过8万吨,整体规模占全国市场份额20%以上,鹌鹑、鹌鹑蛋等相关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合作社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也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据了解,合作社创造就业岗位1500余个,带动合作农户年均增收超7万元。
曹宅镇杨高畈村的村民施苗娟和丈夫经营着一家鹌鹑养殖场。“虽然养殖场里养了10万羽鹌鹑,但有黄氏鹌鹑养殖合作社的支撑,管理起来非常轻松。”施苗娟介绍,“来源、销路、价格都有保障,养殖周期全程无忧。”
韩宾原先是曹宅镇黄氏鹌鹑专业合作社的司机,他通过入股,转型成为管理40万羽种鸟孵化厂的农业经理人。“在合作社,有技术、懂管理的人,不仅能领固定工资,年底还能按30%干股分红。”他坦言身份转变带来的收益远超预期。
目前,隶属于金华市黄氏鹌鹑专业合作社的金华市群飞鹌鹑种业养殖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建设。该项目将设立国家级种业实验室,配备的智能温控孵化系统将雏苗成活率提升至95%,种苗可以通过物流发往全国260多个养殖点,配套的有机肥生产线可实现粪污100%资源化利用,推动鹌鹑产业向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为全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编辑:董亮
